第一单元 情趣与理趣修改稿

第一单元 情趣与理趣修改稿

ID:6707092

大小:104.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1-23

第一单元   情趣与理趣修改稿_第1页
第一单元   情趣与理趣修改稿_第2页
第一单元   情趣与理趣修改稿_第3页
第一单元   情趣与理趣修改稿_第4页
第一单元   情趣与理趣修改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情趣与理趣修改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情趣与理趣(中外抒情散文)学习导航(保留)第一课荷塘月色每课一背诗词精华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诗文助读】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芙蓉:即荷花。【妙笔诱思】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使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妙题点拨】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画,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

2、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自主探究语言积累一、重点字词大集中1.生难字注音。(保留)2.词义详解。(保留)3.同义词辨析参差  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文中是深浅不一的意思。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风流1、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  2、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3、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文中指年轻男女不拘礼法地表露自己的爱情。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缥缈:形容隐隐

3、约约,若有若无均匀:是指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上的数量相当,多指时间或空间间隔.和谐:是指配合的适当,协调;或指和睦,融合二、背景资料全搜索(保留)三、文章结构巧图解(保留)师生互动课文发散课文精讲诠释问题1: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明确:《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装革命,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问题2: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问题3: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

4、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明确: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问题4:第四段景物描写,作者依次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的?为什么叶子写得多?明确:先写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以及阵阵传来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脉脉的流水。本段是按照驻足观察的顺序,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来写的。本段可分两层,第一层写静物,叶子像“舞女的裙”,静中写动,写出了动态美。花“袅娜”羞涩”,像人一样娇美,写出了静态美;像“明珠”“星星

5、”,则写出了荷花在想象中的光华。花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激活了读者的美好想象。第二层写动态。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给读者以不同的感觉。之所以叶子写得多,是当时当地景物的实际情况。作者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景物描写的特征,本文的特点是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第四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月光的照耀下,月光之下,荷花也是银白色的,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点。写荷花的香味,缕缕清香,微

6、风传送,像远处飘来的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问题5:阅读第五段,思考本文是如何描写月色的。明确: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问题6

7、: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明确:“泻”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来的,“泻”字有向下倾的势态。“照”和“铺”字就没有这个效果。问题7: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明确:“酬民”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