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家庭虐童行为

浅析家庭虐童行为

ID:6716243

大小:163.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1-23

浅析家庭虐童行为_第1页
浅析家庭虐童行为_第2页
浅析家庭虐童行为_第3页
浅析家庭虐童行为_第4页
浅析家庭虐童行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家庭虐童行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析家庭虐童行为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专业年级学校33目录一、家庭虐童行为的定义和现状…………………………………………………………………2(一)家庭虐童行为的定义和特点………………………………………………………………21.隐蔽性强………………………………………………………………………………22.社会纵容度高…………………………………………………………………………………23.惩罚力度小……………………………………………………………………………………24.持续性强…………………………………………………………………

2、……………………35.危害性大………………………………………………………………………………………3(二)家庭虐童行为的现状……………………………………………………………………3二、家庭虐童行为的原因和心理分析……………………………………………………………4(一)非亲生父母的虐童行为……………………………………………………………………4(二)亲生父母的虐童行为………………………………………………………………………51.生存压力让孩子成了父母的“出气筒”………………………………………………………52.夫妻关系恶变拿孩子进行报复………………………………………………………………53.“望子成

3、龙”导致拔苗助长……………………………………………………………………54.歧视子女造成的人性冷漠………………………………………………………………55.从家暴的受害者演变成施暴者………………………………………………………………56.“孩子是自己的”的强权意识…………………………………………………………………57.犯罪成本低导致的侥幸心理…………………………………………………………………6(三)其它家庭成员的虐童行为…………………………………………………………………6三、家庭虐童行为的法律责任……………………………………………………………………6(一)《中国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6(二)《中国人民共和国收养法》………………………………………………………………7(三)《中国人民共和国婚姻法》………………………………………………………………7(四)《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37(五)《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7三、家庭虐童行为的干预和救济…………………………………………………………………7(一)建立收养评估、培训、试养和走访机制…………………………………………………7(二)建立强制报告制度………………………………………………………………

5、…………8(三)增设虐待儿童罪,普及法制教育…………………………………………………………8(四)增强社区和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8(五)设立儿童保护部门…………………………………………………………………………9参考文献…………………………………………………………………………………………1031[摘要]:近年来,虐童案件的频发受到了公众的强烈关注和谴责。家庭虐童行为,作为虐童案中的特殊案例却很容易被忽视,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往往被当做“家事”而不了了之。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孩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只要为他好可以任意处置,外人不便干涉,这也造成了家

6、庭虐童行为的泛滥和习以为常。事实上,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关键。监护人的虐待行为将会对儿童留下永久性的创伤,这样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本着“儿童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通过完善相关法制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来对家庭虐童行为说“不”,保障儿童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关键词]:家庭虐童行为完善法制建设儿童合法权益-10-古语有曰:“虎虽凶猛,尚且不食虎崽。”虎毒不食子,何况人乎。然大千世界,无毒不有,时常见诸媒体报道的宗宗虐待子女、甚至残杀子女的惨案,似乎彻底颠覆掉“虎毒不食子”的自然定律。在少数家庭中,日日的毒打和虐待已成习惯,夜夜的哭泣成为孩子们唯一的发泄

7、。本应在父母亲的爱护下撒娇嬉闹、享受亲情幸福的孩子,变得无辜、无助、无望……     追本溯源,种种家庭虐童行为的背后存在多重因素,或是工作压力、或是无处泄愤、或是歧视子女等,这些因素叠加一起构成了诱发罪恶的因子。更深层次上,“虐、杀子女”可以上升到社会问题层面,反映在生活压力下部分弱势群体的极不正常的精神、心理状态,亟需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帮助。本文通过分析当下家庭虐童行为的原因和现状,探讨对其进行干预和救济的方法,从而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一、家庭虐童行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