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泉教学设计及反思

珍珠泉教学设计及反思

ID:6717968

大小:3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23

珍珠泉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珍珠泉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珍珠泉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珍珠泉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珍珠泉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珍珠泉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珍珠泉》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教学流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1、教师在黑板上写“泉”:同学们,你们在预习中查了这个字,它是什么意思呢?教师:对,“泉”是指“从地下流出的水”。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就描写了清澈的泉水,3、课题中还有两个字:珍珠(教师板书)。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交代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过渡:作者向我们介绍了珍珠泉的什么?请同桌分自然

2、段轮读课文,找一找答案,在轮读过程中还要注意纠正字音。二、初读课文,明确重点1、同桌轮读课文。2、全班交流:作者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教师板书:泉水、水泡。)三、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1、请同学们默读阅读提示,阅读提示要求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用笔画下来。2、指名回答。(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请同学们看黑板,珍珠泉重点向我们介绍的就是泉水和水泡,也就是说珍珠泉的特点是通过描写泉水和水泡来体现的。我们接下来要探究的就是泉水和水泡。4、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哪些段落写的是泉水

3、,哪些段落写的是水泡。四、品读第二自然段1、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看一看这段话介绍了泉水的什么特点,画出相关句子。2、学生汇报,师生交流,指导朗读。A“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1)这句话描写了泉水什么的特点?(教师板书:绿)(2)怎样读,才能让我感觉出她的绿。指名读。(3)可以重读“那样”、“染过”。指名读、齐读。B“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1)这句话描写了泉水什么的特点?(教师板书:深、清)(2

4、)谁再来试着读一读,让我感觉出泉水的深和清。(3)可以重读两个“那样”、“清得”、“潭底”。(4)泉水真是太清了,想象一下:这一潭清清的水能映出什么?(5)你能用上修辞手法来形容一下这潭水吗?(6)多美的泉水呀!让我们齐读第二自然段,读出泉水的这些特点。过渡:领略过泉水的美,我们来探讨水泡的特点。我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第二自然段相同。五、品读第三自然段1、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看一看这段话介绍了水泡的什么特点,画出相关句子。A“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

5、(1)怎么理解“一嘟噜、一嘟噜”。(2)联系生活实际,什么东西是一嘟噜、一嘟噜的。(葡萄)(3)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B“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1)这句话描写了水泡什么的特点?(教师板书:有趣)(2)同桌合作,一位同学读,一位同学表演。(3)师生合作表演,请一位同学读。(4)读好这句话,应该强调“高”、“大”“绽开”,因为这句话表现了水泡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的变化过程,还要把水泡当作活泼可爱的孩子。(5)指名读,自由读。C“水面和潭底,

6、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1)同学们要明白这是水泡本身的颜色吗?(2)发挥想象:水泡还可能有什么颜色的光?我们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颜色的多。(教师板书:五光十色)(3)品读最后一句话“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联系生活实际:其实同学们的生活经历中也创造过彩色的珍珠,就是在玩什么的游戏中?(吹泡泡)(4)齐读第三自然段。过渡:多美的珍珠泉呀!课文哪一个自然段是作者发自内心的自豪和赞美。六、品读第四自然段(1)齐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自豪感。(2

7、)作者之所以能把家乡的泉水写得如此之美,原因是什么?那就是对泉水,对家乡深深的爱。(教师板书爱泉水、爱家乡)七、做练习册1、学生读第8页第三大题。2、师生交流。3、学生书写。板书设计:泉水绿、深、清4、珍珠泉爱泉水、爱家乡水泡有趣五光十色《珍珠泉》教学反思《珍珠泉》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景美情深,情景交融。课文描写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的清泉,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珍珠泉水又绿又清,水泡美丽又趣,表达了作者吴然对家乡热爱的感情,对大自然热爱之情。这是一篇十分精美的文章,教材安排的是略读课文,因此我采用的是

8、精读积累的方式去教学,带领学生去体会那份清幽之美,活泼之美。教学时还是有些地方值得借鉴反思的。一、注重自读自悟。本课在设计上注重自读自悟,力求让学生潜心自读,先理清文章脉络,抓重点段重点句,在品词分析中所欣赏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在教案设计环节中更是注重了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读中品尝到美的愉悦,同时得到美的熏陶。二、突出重点,体会泉水的美丽和水泡的有趣。1、泉水的特点:绿、深、清。  我让学生充分的想象:  那样清,清得能倒映出(   )。水是那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