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幕府制度.pptx

中国的幕府制度.pptx

ID:68213732

大小:548.8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22-05-02

中国的幕府制度.pptx_第1页
中国的幕府制度.pptx_第2页
中国的幕府制度.pptx_第3页
中国的幕府制度.pptx_第4页
中国的幕府制度.pptx_第5页
中国的幕府制度.pptx_第6页
中国的幕府制度.pptx_第7页
中国的幕府制度.pptx_第8页
中国的幕府制度.pptx_第9页
中国的幕府制度.pptx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中国的幕府制度.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國的幕府制度本組成員:劉國焱周榮符雙碧玉宗卓瑪陳青青目錄一、何為是幕府制度?二、關於幕府制度的起源。三、幕府制度的演變歷程。1、傳統幕府的確立與演變。2、明清幕府的發展與復蘇。3、晚淸幕府制度。4、民國幕府:新瓶裝舊酒。四、結論。一、何為是幕府制度?簡單地說幕府制度就是中國古代權臣、戎帥、疆吏、牧守引薦親信士人以入府署參與行事決策的制度。“幕府”原指古代將軍的府署(因軍隊出征,使用帳幕,故稱),亦指運籌帷幕之大將。後世將地方軍政大吏的府署稱作幕府。幕府中的僚屬稱幕僚。故幕府制度也稱幕僚制度。幕僚同編入正規官制的官吏有明

2、顯的區別。其主要功能為:置備顧問、諮議謀劃、參與決策、掌握機要、典屬文書,乃至迎接賓客、經辦庶務或代主巡行出使等,其中尤以參議決策和掌握機要為重。幕府制度在傳統社會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在現代社會中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二、關於幕府制度的起源。關於幕府制度的起源問題,歷來有不同認識,有人認為幕府可以上溯及夏商之家臣,兩周之命士;有人認為起于周之六官六軍之吏屬;有人以為戰國乃幕府之發韌階段,起源于戰國公子之養士;還有人認為漢州郡之僚屬乃最早之幕府。我們一般認為幕府制度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1、家臣制度與幕府制度的發軔。家臣制萌芽于

3、殷商,形成于西周初年,完善於春秋,衰落於春秋戰國之交。“家臣”一詞最早見於《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範獻子前來聘問,“射者三耦,公臣不足,取於家臣”。家臣制有兩個顯著特點,即擬公性和宗法性。這時的家臣制度,儘管還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幕僚制度,但其自主用人的特點與幕僚制度具有相似性。後期,非宗法性家臣大量出現更說明了這一點。2、養士之風的盛行。春秋戰國時期養士之風盛行,所養之士稱食客、門客、賓客、舍人等。主人對賓客以禮相待,賓客也常常為主人著想。士人在春秋戰國的政治鬥爭中起了重要作用,也得到了實踐鍛煉,許多賓客也因此得到了回報,在

4、自己的努力之下,在主人的提攜和推薦下,取得一定官職,得到重用。3、“幕府”名稱的出現與幕僚制的萌芽。幕僚制產生於戰爭時期,它首先存在於軍事系統內,實際上指的是軍府,府主和幕僚是上下級的關係,其屬吏則由主人自己聘用。後擴大到行政系統,演化為自主用人的幕僚制度。“幕府”一詞最早見於《史記·李牧傳》:李牧者,趙之良將也,常居代雁門,備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輸入莫府,為士卒費。《馮唐傳》:李牧·…賞賜決于外,不從中擾也。綜上所述,幕府制度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家臣制中已顯其端倪。而養士之風盛行之後,養士方式、主客關係、賓客作用等

5、無不體現了幕友制的主要特徵。“幕府”名稱的出現及其所擁有的用人自主權、財政自主權、賞罰自主權充分體現了幕僚制的基本特點。據說中國的幕府制度源于李牧李牧(?-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柏仁人(今邢臺隆堯),戰國時期的趙國軍事家,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李牧生平事蹟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先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以抵禦秦國為主,因在宜安之戰重創秦軍,得到武安君的封號。西元前229年,趙王遷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聽信讒言奪取了李牧的兵權,不久後將李牧殺害。三、幕府制度的演變歷程任何政治制度之形成總是一個

6、動態變化的過程。中國的幕府制度也不例外。它應軍事征伐之需要在戰國時期就已出現,漢代時被引進行政系統,成為整個官僚行政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被廣泛用來參與政治統治和行政管理。它的發展歷經宋元以前時期、明清時期和民國時期三個階段,傳統幕府、明清幕府、晚清幕府和民國幕府四種不同形態。1、傳統幕府的確立與演變(1)秦漢時期幕府制度正式形成。秦漢時期,由於封建官僚體制草創,很多制度、法令尚不完備,中央和地方的行政長官很難獨自完成各項任務,公卿郡守不得不開府自辟掾史,自主用人。因此《冊府元龜幕府部總序》說:漢丞相三公開府,置掾史;

7、司隸、刺史有從事史;佐京尹、守相有掾史曹屬,皆幕府之職也。自主用人制度從軍事系統廣泛擴展于行政系統,形成了秦漢時期重要的選官制度——辟署制度。同時,這種自主用人制度還以另外一種方式存在著,即幕主出資聘用幕賓,存在官僚體系之外的幕友制。辟署制度辟署也稱辟除、辟召、辟舉等,是指中央公卿和地方政府長官自己辟用幕僚掾屬的制度、其形成于秦漢、發展于魏晉、興盛于唐五代,是一種重要的官吏選拔制度。(1)辟主:A、中央公卿,主要指三公九卿和太傅、各類將軍B.、諸侯王國。C、州郡縣長官,即州刺史、郡守、縣令等。(2)辟署範圍:僅限於諸曹掾

8、史,不包括中央公府的長史、地方郡縣的郡丞、縣丞、縣尉等佐貳官,它們皆由朝廷任命。(3)辟署標準:a.較好的道德品質;b.較高的經學水準;c.熟悉法令並具有處理公務的能力。在辟舉實施的過程中,雙方一般遵循自願的原則即便辟用之後,自願原則依然存在。所辟之人如果和辟主志趣不同,或對辟主行為不滿,或其建議不被采納時,常常會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