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钢高效化稳定冶炼技术

钢轨钢高效化稳定冶炼技术

ID:6835117

大小:12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27

钢轨钢高效化稳定冶炼技术_第1页
钢轨钢高效化稳定冶炼技术_第2页
钢轨钢高效化稳定冶炼技术_第3页
钢轨钢高效化稳定冶炼技术_第4页
钢轨钢高效化稳定冶炼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钢轨钢高效化稳定冶炼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钢轨钢转炉高效冶炼技术摘要:本文针对转炉冶炼钢轨钢存在冶炼时间长,炼成率低等问题,开展了全量铁水脱硫,钢轨钢转炉高效冶炼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使钢轨钢转炉冶炼时间缩短到31.92min,品种炼成率达98.42%,极大地提高了转炉冶炼钢轨钢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保证了钢轨钢高效连铸的工艺生产。关键词:钢轨钢铁水脱硫转炉高效冶炼0前言转炉冶炼钢轨钢,既要保证钢水成分和温度的控制精度,又要与高效连铸的生产节奏一致,生产出高质量铸坯,因此对转炉的高效冶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历史原因及含钒铁水的特殊性,攀钢铁水预处理工艺复杂

2、,不能实现全量铁水脱硫,对转炉冶炼影响较大。转炉供氧强度低,冶炼钢轨钢采用拉碳法终点控制,转炉造渣不合理,脱磷效果不好等致使钢轨钢炼成率只有70%左右,且冶炼时间长,冶炼周期与连铸浇注周期不匹配,影响了连铸正常的浇钢节奏,对钢轨钢的高效生产形成较大的制约。为此,开展了钢轨钢转炉高效化冶炼技术研究,优化了铁水预处理工艺流程,实现了全量铁水脱硫,钢轨钢转炉冶炼时间由44.0min缩短到31.92min,冶炼周期缩短到42.64min,钢轨钢炼成率达到98.42%,大大提升了转炉冶炼钢轨钢的生产效率,有力的保证了钢轨钢

3、高效连铸的工艺生产。1全量铁水(半钢)脱硫工艺研究1.1建立组罐脱硫—扒渣—提钒一一对应模式1.1.1组罐脱硫为了提高脱硫通过能力,稳定铁水罐装量,减少组罐频率,将组罐放在脱硫前,重量控制在110~135t,用专用罐脱硫。组罐与未组罐相比,铁水装入量增大了7.5%,脱硫罐净空高度由不到300mm提高到500mm,更能保证脱硫效果,减少脱硫喷溅。1.1.2扒渣原脱硫铁水采用地面撇渣去渣,去渣时间长,温度损失大,而且是逆流程,增加了生产调度的难度,限制了吊车、罐车的运营能力。为了解决地面撇渣存在的问题,将撇渣工艺改为

4、扒渣工艺,扒渣平台建在脱硫后、提钒炉前,铁水入提钒炉前不再组罐,扒渣后直接兑入转炉提钒,工艺流程更加稳定顺行。扒渣工艺与撇渣相比,去渣时间缩短了2min,入提钒炉温度提高了约10℃。1.1.3脱硫铁水通过能力铁水预处理采用组罐脱硫—扒渣—提钒一一对应后,铁水入提钒炉前不再组罐,混铁炉半钢组罐频率也大大减少,生产节奏紧凑,工艺流程更加顺畅,生产组织的难度大大降低,提高了铁水预处理工序的运营效率,脱硫铁水的通过能力进一步提高。1.2Ⅲ部脱硫技术消化攀钢Ⅰ、Ⅱ7部铁水脱硫经过优化措施后,提高了铁水脱硫通过能力,但要消化

5、掉所有铁水的脱硫任务,生产组织仍然比较紧张,特别是铁水产能扩大到500万吨以上后,Ⅰ、Ⅱ部脱硫站不能保证铁水全量脱硫,因此公司建成投产了Ⅲ部脱硫站,为实现铁水全脱硫创造了条件。Ⅲ部脱硫装备采用镁+石灰型复合喷吹脱硫工艺。投产初期,常常出现脱硫工艺不顺,脱硫效果极不稳定,半钢条件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了转炉炼钢的正常生产。在生产试验过程中,对Ⅲ部脱硫设备的使用进行改进和技术消化,使Ⅲ部脱硫站脱硫能力逐步达产达效,且脱硫效果满足钢材品种质量的要求。1.3脱硫综合效果脱硫后的铁水经转炉提钒、组罐或因脱硫渣扒除不尽,入转炉

6、炼钢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回硫或增硫现象。入转炉半钢(铁水)[S]含量指标体现铁水预处理的综合效果。图1-1为冶炼钢轨钢的入炉半钢(铁水)硫含量分布图。由图可见,[S]0.002~0.020%占90.57%,[S]>0.025%的只占4.23%,平均[S]含量为0.0135%。脱硫综合效果较好,为钢轨钢转炉高效冶炼提供了良好的入炉条件。N=2885图1-1入炉半钢(铁水)S含量分布1.4铁水脱硫比经过铁水预处理工艺的优化、改造,脱硫处理量大幅度提高。图1-2为2000~2005年攀钢铁水脱硫比(脱硫处理量与进炼钢厂铁

7、水总量之比)的变化。由图可见,铁水脱硫比逐年提高,至2005年脱硫比达到100%,实现了铁水全量脱硫,有力的保证了转炉炼钢入炉铁水(半钢)的稳定性。脱硫比/%时间/年图1-22000~2005年铁水脱硫比的变化2钢轨钢转炉高效冶炼技术72.1转炉终点控制技术2.1.1终点控制静态模型的建立为了适应全连铸生产,研究与之相适应的转炉高效化冶炼技术,确立了钢轨钢增碳法冶炼制度,转炉终点控制采用低拉碳工艺模式,解决了冶炼钢轨钢在工艺制度上存在的弊端。2.1.1.1终点控制静态模型终点控制静态模型简要概括为以下三个基本模型

8、。(1)温度预报模型在氧气工作压力一定的条件下,炉内熔池的温度等于供氧时间的函数,见式(2-1)。Tf=T0+t·VT(2-1)式中:Tf—熔池目标温度,℃;T0—半钢(铁水)入炉温度值,℃;t—供氧时间,min;VT—熔池升温速度,℃/min。(2)终点碳模型熔池中[C]含量的控制也可转为供氧时间的控制,见式(2-2)。Cf=C0-t·Vc(2-2)式中:Cf—终点目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