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去一降一补的改革

关于三去一降一补的改革

ID:6837220

大小:3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1-27

关于三去一降一补的改革_第1页
关于三去一降一补的改革_第2页
关于三去一降一补的改革_第3页
关于三去一降一补的改革_第4页
关于三去一降一补的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三去一降一补的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三去一降一补的改革 产能是首要任务,是重中之重  1、去产能仍是难啃的硬骨头  回暖行情下,部分企业将已停工、拟淘汰的生产线恢复生产,对去产能任务形成了新的压力:3月份我国日均粗钢产量达到228万吨,4月份更是达到231.4万吨,一举打破了2014年6月份230万吨的历史记录。  目标:  用五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量1亿至1.5亿吨  三到五年时间煤炭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  2、去产能工作持续推进  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  有关部委已出台7个文件,涉及财税支持、金融支持、职工安置等方面  截至5月中旬,全国

2、已有至少16个省份公布去产能时间表  3、中央明确了方法论,给出了路线图  4、专家观点  “本轮钢价上涨‘救活’了一些本可能自然淘汰的企业和产能,对去产能任务形成了新的压力。”  “当前市场供求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并未根本改观,需要引起相关方面高度关注。”  有的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提供廉价能源、放松环境监管等手段保护本地落后企业,导致低效率企业难以被逐出市场,甚至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竞争局面。对于这种非正常现象,就要用行政命令强制推进。  去库存不能找“接盘侠”  1、去库存初显成效  2、去库存任重道远 

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  “2015年末中国商品房待售总面积达7.19亿平方米。要化解这个库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化解房地产库存这个任务是比较艰巨的,要有耐心。”  要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度,扩大住房需求,同时加快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有序消化房地产库存,注重解决区域性、结构性问题,实行差别化的调控政策。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新型城镇化是房地产去库存的核心内容”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坚持购租并举  鼓励自住型住房需求,限制投资投机,

4、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才能给创业创新提供更多空间,解经济转型升级之需。  因地制宜,区别应对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  面对北上广深等房价暴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承认,市场分化日趋严重,“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情况大不一样,给我们调控带来了挑战。”  对房价涨速快、涨幅高的城市,采取相应手段,抑制不合理投机性需求  不能通过加杠杆去库存,不宜搞大力度刺激。必须遏制地方政府“炒地”、投机资本“炒房”之风  “三去一降一补”的内在联系决定了去库存不能找“接盘侠”,不能靠“打鸡血”一蹴而就。  去杠杆要积极稳妥、分类施策  1、高杠杆推高风险,防风险

5、须去杠杆  杠杆一旦使用过度,必然带来高风险。美国次贷危机乃至金融危机,就是由于美国个人住房消费和金融机构过度使用杠杆而引爆的,至今全球经济仍未走出危机阴影。  当前中国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实体经济杠杆率较高的风险需要化解。这其中既有长期以来发展过于依靠投资而投资过于依赖信贷的原因,也有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采取应急措施的因素。据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扬主持的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测算,非金融企业杠杆率2008年到2014年持续上升,处于较高水平,值得警惕。  2、采取综合措施,多方形成合力  在采取措施缓解当下压力的同时,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过于依赖成

6、本较高的银行贷款问题,就要多用资本市场、风险投资等多渠道;要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举债建设问题,就要大力发展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  3、应积极稳妥分类施策,着眼长远深化改革  上坡容易下坡难,去杠杆是个艰难、长期的过程。不仅要有坚定的决心、有力的措施,而且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防范风险。  “高杠杆不是一天加上去的,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去掉。对杠杆率较高的部门,我们应当采取积极、渐进的手段,引导杠杆率逐步下降。”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表示。  降成本卸下实体经济肩上“大山”  1、降成本打出“组合拳”  2、企业“虚胖”

7、,降成本刻不容缓  记者调研发现,目前,用工、用能、用地、物流、融资、税费等显性成本让很多企业呈现“虚胖”之态--一方面自身重量(成本)大、负担过重;另一方面基础代谢率(利润)低,气色不佳。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去年底对全国2526位企业家的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反映的最主要困难中,超过七成企业家选择“人工成本上升”,超过半数企业家选择“社保、税费负担过重”。  当前,还需警惕不少企业“吐槽”的政府“乱伸手”、评估费检验检测费过高等问题,这些“隐性成本”像是捆住企业的“绳索”,不仅抑制、束缚了企业创新升级、提供有效供给,一定程度上还可能阻碍供给侧结构

8、性改革的步伐。  专家认为,供给侧管理不是简单依靠政策刺激就能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引导企业家预期,营造公平健康的营商环境。  3、把降成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