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参考重点整理

中医外科学参考重点整理

ID:6854499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28

中医外科学参考重点整理_第1页
中医外科学参考重点整理_第2页
中医外科学参考重点整理_第3页
中医外科学参考重点整理_第4页
中医外科学参考重点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外科学参考重点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本次重点整理集合了很多民间力量,在这表示感谢:国学、李帅、达聪、方枢、太宇、林晟。希望大家认真复习,考出理想的成绩。选择题:华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进行剖腹术的外科医生。《刘涓子鬼遗方》由南齐医学家编制第一部外科专著。牛皮鲜特点:皮损多是圆形或者多角形的扁平丘疹融合成片,剧烈瘙痒,搔抓后皮损肥厚,皮沟加深,皮脊隆起,极易形成苔藓样变。疔特点:疮形虽小,但脚跟坚硬,犹如钉丁之状,病情变化迅速,容易造成毒邪走散。有颜面部、手足部、红丝疔(发于四肢,皮肤呈红丝显露,迅速向上走串)烂疔(腐烂甚剧)

2、气瘿特点:患部肿块柔软无痛,可随喜怒而消长,俗称“大脖子病”肉瘿特点:颈前喉结一侧或者双侧结块,柔韧而圆,如肉之团,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发展缓慢。瘰疬初期:颈部一侧或双侧结块重大如豆粒,一个或数个不等,皮色不变,按之坚实,推之能动,不热不痛,多无全身症状。切开排脓方法:选择脓腔最低点或最薄弱点进刀,一般疮疡宜循经直切,避免伤血络;手指脓肿应从侧方切开;乳房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切开;面部沿自然纹理切开。前列腺增生:1.脾肾气虚:尿频,滴沥不畅,尿线细,甚或夜间遗尿或尿闭不通;神疲乏力,纳谷不香,面色无华,便溏

3、脱肛;舌淡,苔白,脉涩无力。方剂:补中益气汤2.肾阴亏虚:小便频数不爽,尿少热赤,或闭塞不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苔少或黄,脉细数。方剂:知柏地黄丸3.肾阳不足: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尿线变细,余沥不尽,尿程缩短,或点滴不爽,甚则尿闭不用;精神萎靡,面色无华,畏寒肢冷;舌质淡润,苔薄白,脉沉细。方剂:济生肾气丸脱疽临床特点:Ⅰ期(局部缺血期):患肢末端发凉、怕冷、麻木、酸痛,间歇性跛行,每行走500~1000后觉患肢小腿或足底有坠胀疼痛感而出现跛行,休息片刻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再行

4、走同样或较短距离时,患肢坠胀疼痛出现,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减弱。II期(营养障碍期):患肢发凉、怕冷、麻木、坠胀疼痛,间歇性跛行加重,并出现静息痛,夜间痛甚,难以入寐,患者常抱膝而坐。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名解:1.丹毒:丹毒是患者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其特点是病起突然,恶寒发热,局部皮肤忽然变赤,色如丹涂脂染,焮热肿胀,边界清楚,迅速扩大,数日内可逐渐痊愈,但容易复发。2.走黄:疔疮火毒炽盛,早起失治,毒势未能及时控制,走散入营,内功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危急疾病。其特点是疮

5、顶忽然凹陷,色黑无脓,肿势迅速扩散,伴见心烦作燥、神识昏愦等症。3.内陷:为疮疡证疾患过程中,因正气内虚,火毒炽盛,导致毒邪走散,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内陷入里,客于营血,内传脏腑的一种危急疾病。其特点是肿疡隆起的疮顶忽然内陷,或溃疡腐脓未净而忽然干枯无脓,或脓净红活的疮面忽变光白板亮,同时伴邪盛热极或正虚邪盛或阴阳两竭的全身证候。4.肛裂:肛管的皮肤全层纵行裂开或形成溃疡者称肛裂。临床上以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为主要特点。5.痈:指发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热痛,结块

6、范围多在6~9cm左右,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或伴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会损伤筋骨,也不易造成内陷。6.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包含阴证溃疡和阳证溃疡。7.外痔:发生于齿状线一下,是由痔外静脉丛扩大曲张或痔外静脉丛破裂或反复发炎纤维增生而成的疾病。其特点是自觉肛门坠胀、疼痛、有异物感。填空与简答:1、乳房疾病:概论:乳房位于胸前第二和第六肋骨水平之间。由乳头、乳晕、乳窍、乳络、乳囊等部分组成。与乳房有关的经络: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冲任。有“男子乳头属肝,乳房

7、属肾;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乳房疾病病因病机:实证:肝气郁结、胃热壅滞、痰瘀凝结、乳汁蓄积、外邪侵袭;虚证:肝肾不足。乳房检查:最佳时间:月经来潮的第7-10天。顺序:先触按整个乳房,然后按照一定次序触摸乳房的4个象限,即内上、外上、外下、内下象限,继而触摸乳晕部分,注意乳头有无溢液或溢血。最后触摸腋窝、锁骨下及锁骨上区域。乳痈:热毒入侵乳房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常发生于产后哺乳妇女,初产妇多见。以外吹乳痈多见,治疗以消为贵。粉刺性乳痈:多在非哺乳期、非妊娠期发病。临床特点:乳头凹陷或溢液、乳房肿块、乳

8、房部漏。鉴别诊断:炎性乳腺癌、乳晕部疖、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房部漏管。治疗以首选中医药治疗。乳癖:临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治疗要点:止痛、消块、疑有恶变,手术切除。乳衄:临床表现:乳晕区肿物:软,不黏连,活动度好;兼证:肝火偏旺,脾不统血。治疗原则:手术治疗为主(切除病变乳管)、药物治疗为辅。乳岩:临床表现:1无痛性肿块2乳头抬高、内陷,皮肤内陷(酒窝征)3皮肤水肿(橘皮征)4卫星肿块、溃烂5淋巴结转移、恶病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