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格结构理论简析《围城》

从人格结构理论简析《围城》

ID:68584947

大小:14.8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10-10

从人格结构理论简析《围城》_第1页
从人格结构理论简析《围城》_第2页
资源描述:

《从人格结构理论简析《围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人格结构理论简析《围城》《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曾被美籍学者夏志清教授誉为“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有关《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的情爱史,很多人把其恋爱的失败归咎于性格的弱点或者是当时的社会环境。这里,我从方鸿渐的人格出发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简单分析他的部分情爱史。首先,我们先看看弗洛伊德的“人格三部结构”说。他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所构成,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的人格动力关系中得以阐明。本我代表人与生俱来的所有生物性本能、冲动和生命力,不道德、法律和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

2、、制约。它只依照“快乐原则”行事,追求欲望的最大程度满足。自我,是本我与超我的仲裁者。最高层次的超我,是代表良心和道义方面要求的部分。它受“道德原则”的支配,通过自我去控制本我的盲目冲动,最大的特点是竭力追求完美、理想。三者在整个精神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相互作用、相互抵抗的状态,共同构成人的心理活动的最本质内容。在《围城》中,方鸿渐可以说是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的矛盾统一体,他有时受本我的诱惑,但事后又能回归理性,他有时也受超我的感化而得到暂时的灵魂升华。总体来看,三者并不存在着严格的界限。我们可以来看看方鸿渐与鲍小姐的交往,看看方鸿渐是如何在本我与自我之间挣扎斗争的。方

3、鸿渐在和鲍小姐的认识过程中,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鲍小姐“纤腰一束……长睫毛上一双欲眠似醉、含笑带梦的大眼睛,圆满的上嘴唇好像鼓著在跟爱人使性子。”还有“肥腻辛辣的引力”,恰好唤醒和迎合了方鸿渐内心深藏的性本能和性需要。对于没有结婚而自我意识已经苏醒的方鸿渐来说无疑是一种赤裸裸的诱惑。难怪鲍小姐只轻松一句话就把方鸿渐勾住了。毕竟,这时候方鸿渐的本我已经在作怪,骨子里想着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两人也就顺理成章的有了后面的剧情。于是到了当天晚上,方鸿渐就趁势抢吻了鲍小姐,而在当天晚上,力比多就完美的爆发了出来。方鸿渐在那个夜晚顺从了本我的呼唤,占有了鲍小姐的肉体,释放了他积累已

4、久的性压抑。方鸿渐在第一次完美释放力比多后,那天晚上睡了一个十分舒服的觉。然而好景不长,放荡成性的鲍小姐迅速冷淡。方鸿渐想不出为什么鲍小姐突然改变态度,只好拿斯泼朗格教授的时髦理论自我开脱:“性欲并非爱情的基础,爱情也不是性欲的升华……她不是变心,因为她没有心,只能算日子久了,肉会变味。反正自己并没吃亏,也许还占了便宜,没有什么可怨的”。这标志着代表理性和常识的“自我”重新回归到方鸿渐的体中,他意识到自己或许只是鲍小姐打发寂寞和发泄情欲的玩物。一直到鲍小姐下船扑向一个半秃顶、戴大眼镜的黑胖子怀里后,方鸿渐才终于从她如酥的肉体中清醒过来。在这里,自我有效地调节了本我与现实

5、环境的矛盾。自我可以视为本我、超我与外部世界三者的奴仆,也就是说,自我是本我与超我、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缓冲器。方鸿渐一方面承受着被鲍小姐无情抛弃的事实,另一方面又明白了自己原来是被愚弄、被欺骗、被利用的可怜虫。双重的残酷现实对方鸿渐的自我进行打击,自我只能够削弱敌对力量———本我以求得调解和相对平衡。鉴于水平有限,也就只能如此简要分析。希望不要误解了钱钟书先生笔下的伟大作品,更不会扭曲了神圣至上的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