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增粘技术的改进

聚酯增粘技术的改进

ID:6885934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1-29

聚酯增粘技术的改进_第1页
聚酯增粘技术的改进_第2页
资源描述:

《聚酯增粘技术的改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聚酯增粘技术的改进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是纺织行业的重要原料,PET纤维(涤纶)是产量打、应用广的合成纤维。在其他领域,PET也是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如应用以聚酯瓶为主题的软包装、工业丝、工程塑料等方面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研发来源聚酯的用途取决于其他性能,而聚酯的性能与其分子量有很大的关系。聚酯分子量增大,粘度值增高,其力学性能(如拉伸强度、绕曲模量、冲击强度、屈服强度等)越高,普通纺织用品的PET特性粘数([η])为0.6dL/g。绝大部分塑料应用要求更高粘度的聚酯,需经过增粘过程,使常规PET进一步增粘,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背景技术为获得高分子量的聚酯,一般是在常

2、规的纤维级聚酯基础上增粘。聚酯增粘工业方法主要有固相缩聚和熔融缩聚。固相缩聚由于条件温和是目前工业生产广泛应用的聚酯增粘方法,但耗时且耗能。熔融缩聚是在一般聚酯生产装置的终缩聚釜后增加一台高粘缩聚反应器,通过延长聚酯熔融缩聚反应时间来提高产品粘度。近年来,随着聚酯工业步入成熟阶段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聚酯熔融缩聚增粘技术已取得突破,不但可以生产工业丝、工程塑料等用途的高粘度聚酯,而且已可以生产瓶级高粘度聚酯,本技术不但高效、清洁,而且相对于固相缩聚,产品质量的不均匀性明显改善,分子量分布窄。聚酯的增粘的方法有固相缩聚、熔融缩聚和化学增粘3种1.固相缩聚聚酯固相缩聚主题工艺一般由4

3、个阶段组成:干燥、结晶、缩聚和冷却。整个增粘过程中同时存在着链增长和热降解2种反应。链增长反应的活化能为11.3kj/mol,热降解反应的活化能为194.8kj/mol。结晶过程中聚酯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结晶前原料聚酯切片是无定形聚合体,大分子为顺式构象;聚酯结晶后,分子由顺式构象转为反式构象,结晶过程中,一个分子的突出部分由于范德华力的作用被嵌进另一分子的凹陷部分,因此分子排列紧密,结晶后聚酯的物理性质明显改变。在固相缩聚反应之前设置干燥和结晶步骤,可以加快反应的进行。以为提高反应速率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系统反应温度,但原料聚酯片加热到230℃,就会黏在一起,阻碍缩聚反应。这种

4、现象发生在熔点温度一下(225~230℃)。经过结晶,原料聚酯片的结晶度增加,融化峰变尖锐,融化温度下线升高,粘度温度也提高,结晶度一般控制在40%,结晶度太高,缩聚副产物-乙二醇和水等很难从切片内部向外扩散。聚酯固相缩聚的适宜温度在180~250℃。在215℃时,聚酯分子量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有一折点。即在下同时间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