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平差练习题及答案

测量平差练习题及答案

ID:68870899

大小:859.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2-01-01

测量平差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测量平差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测量平差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测量平差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测量平差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测量平差练习题及答案_第6页
测量平差练习题及答案_第7页
测量平差练习题及答案_第8页
测量平差练习题及答案_第9页
测量平差练习题及答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测量平差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计算题1、如图,图中已知A、B两点坐标,C、D、E为待定点,观测了所有内角,试用条件平差的方法列出全部条件方程并线性化。解:观测值个数n=12,待定点个数t=3,多余观测个数r=n-2t=6①图形条件4个:②圆周条件1个:③极条件1个:3、如图所示水准网,A、B、C三点为已知高程点,D、E为未知点,各观测高差及路线长度如下表所列。用间接平差法计算未知点D、E的高程平差值及其中误差;-.可修编.---高差观测值/m对应线路长度/km已知点高程/mh1=-1.348h2=0.691h3=1.265h4=-0.66

2、2h5=-0.088h5=0.763111111HA=23.000HB=23.564CB=23.6633、解:1)本题n=6,t=2,r=n-t=4;选D、E平差值高程为未知参数则平差值方程为:则改正数方程式为:取参数近似值-.可修编.---令C=1,则观测值的权阵:组法方程,并解法方程:求D、E平差值:2)求改正数:则单位权中误差为:则平差后D、E高程的协因数阵为:-.可修编.---根据协因数与方差的关系,则平差后D、E高程的中误差为:4、如图,在三角形ABC中,同精度观测了三个内角:,,,按间接平差法列出误差方

3、程式。解:必要观测数t=2,选取、的平差值为未知数、,并令、,则5、如图为一大地四边形,试判断各类条件数目并列出改正数条件方程式。-.可修编.---解:观测值个数n=8,待定点个数t=2,多余观测个数3个图形条件,1个极条件。6、如下图所示,为未知P点误差曲线(图中细线)图和误差椭圆图(图中粗线),A、B为已知点。1)试在误差曲线上作出平差后PA边的中误差,并说明;2)试在误差椭圆上作出平差后PA方位角的中误差,并说明;BPacb3)若点P点位误差的极大值E=5mm,极小值F=2mm,且,试计算方位角为102º的P

4、B边的中误差。解:1)在误差曲线上作出平差后PA边的中误差;连接PA并与误差曲线交点a,则Pa长度为平差后PA边的中误差2)在误差椭圆上作出平差后PA方位角的中误差;作垂直与PA方向的垂线Pc,作垂直与Pc方向的垂线cb,且与误差椭圆相切,垂足为c点,则Pc长度为平差后PA边的横向误差-.可修编.---则平差后PA方位角的中误差:3)因为则:则:所以:方位角为102º的PB边的中误差:证明题如下图所示,A,B点为已知高程点,试按条件平差法求证在单一附合水准路线中,平差后高程最弱点在水准路线中央。证明:设水准路线全长

5、为S,h1水准路线长度为T,则h2水准路线长度为S-T;设每公里中误差为单位权中误差,则h1的权为1/T,h2的权为1/(S-T);则其权阵为:平差值条件方程式为:HA+则A=(11)-.可修编.---由平差值协因数阵:则高差平差值的协因数阵为:则平差后P点的高程为:则平差后P点的权倒数(协因数)为求最弱点位,即为求最大方差,由方差与协因数之间的关系可知,也就是求最大协因数(权倒数),上式对T求导令其等零,则T=S/2则在水准路线中央的点位的方差最大,也就是最弱点位,命题得证。·已知某观测值X、Y的协因数阵如下,求

6、X、Y的相关系数ρ。(10分)-.可修编.----.可修编.----.可修编.----.可修编.----.可修编.----.可修编.---2017复试真题(例题典型图形突破)测量平差(书上例题)1.设在三角形ABC中,观测三个内角L1、L2、L3,将闭合差平均分配后得到各角之值为:P35L1=40°10′30″、L2=50°05′20″、L3=89°44′10″求它们的协方差阵为?2.如图,测的三个边长,若用条件平差,求解?若用间接平差。求解?P126-.可修编.---GPS真题1.7个点,2个已知,5个未知,利用

7、GPS测量,设计边连接观测方案---n个同步环,n个异步环,n个共线2.给一个GPS网,列条件方程,间接平差,列观测方程?-.可修编.---工程测量真题1.极坐标放样点,2个已知点,放样未知点,放样步骤、要素2.工程控制坐标转换,推导过程---施工坐标与测量坐标-.可修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