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技储粮 确保粮食安全

创新科技储粮 确保粮食安全

ID:6956895

大小:34.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31

创新科技储粮 确保粮食安全_第1页
创新科技储粮 确保粮食安全_第2页
创新科技储粮 确保粮食安全_第3页
创新科技储粮 确保粮食安全_第4页
创新科技储粮 确保粮食安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科技储粮 确保粮食安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新科技储粮确保粮食安全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保障粮食供应能力牢靠地建立在我们自己身上、把饭碗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中”。XX年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联文下发的关于印发《粮食收储供应保障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求:“科技支撑,创新驱动。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粮食行业,用信息化引领带动粮食流通现代化。实施科技兴粮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加快粮食科技支撑新突破,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大力提高粮食行业的科技含量”。国有

2、粮食仓储企业是国家实施粮食宏观调控、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掌握粮源、稳定市场、服从调控和服务大局的政治责任。而科技储粮创新是确保粮食储存安全、品质良好、降低损耗的必要手段,历来都是粮食仓储部门工作的重点。早至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以物理手段实现“四无”粮仓、七十年代以化学为主实现“四无”粮仓,到九十年代以综合手段实现“四无”粮仓,特别是2003年全面推广运用粮情测控、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和谷物冷却为代表的“四合一”储粮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储藏水平,保证了粮食品质,降低了储粮损失,确保了储粮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XX年“四合一”储粮技术升级为“

3、横向通风、负压谷冷、多介质防治、多参数粮情”四合一新技术,初步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粮食储运技术保障体系,我国科技储粮技术水平已经总体跃居国际先进水平。XX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结果表明:通过四合一储粮技术的推广运用,储备粮中的“陈化粮”大幅下降,体现储备粮新鲜程度的宜存率指标从2003年以前的70%,上升到99%。储备粮的总体质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时,成果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减少了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提高了食品卫生的基础安全水平。   一、不断推进科技储粮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储粮技术的不断创新是确保粮食储存安全的需要。

4、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食事关国计民生。确保粮食库存数量真实、安全,重要的就是依靠科技创新,依靠科学保粮手段,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因此,科技储粮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关键,是粮食仓储企业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2、储粮技术的不断创新是实现粮食品质良好的需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低温、低氧和物理防治技术为主,铺以必要的低剂量、无残留的化学药剂熏蒸,减少了药物污染,实现了绿色环保、品质安全。目前,“氮气气调储粮”等一批绿色储粮技术正引导着粮食储藏从传统储粮向“绿色、生态、智能、高效”的

5、生态储粮转型。   3、储粮技术的不断创新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以我公司为例,经过多年的储粮探索,我公司摸索出一条“膜下低剂量环流熏蒸技术”的科学保粮的路子,节约了费用,降低了成本,延缓了陈化,提高了效益,同比粮食售价高0.06-0.10元/kg,社会、经济效益明显。一是降低投药剂量,节约防治费用;二是杜绝了重复熏蒸,节约费用,减少污染;三是在科学保管条件下粮情稳,污染少,粮食陈化速度有效减缓,从而保障了正常的轮换周期和出库粮食品质,提高了经营轮换效益。   4、储粮技术的不断创新是改善仓储设施建设的需要。粮食仓储设施是粮食安全储藏和粮食流通

6、的基础,也是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早期建设的粮库,仓房陈旧,设施落后,已严重影响粮食储存安全。机械化作业水平和计算机粮情测控、环流熏蒸、机械通风、谷物冷却等“四新”储粮技术难以推广应用,这样的仓储设施条件已远远不能满足安全储粮和科学保粮的需要,难以实施科学保粮措施。如要提高科学保粮水平,首先必须加强仓储设施硬件建设。   二、当前科技储粮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我们看到以基层粮食收储库点为代表的一些地方粮食购销企业,由于重效益、轻投入,加之专业人才断层,致使科技储粮创新工作出现了一定的弱化甚至

7、退步,极大地影响到储粮安全储存,给新常态下安全储粮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1、对科技储粮认识不足。粮食市场放开后,大多数收储企业把搞活经营与科技储粮对立起来,重经营、少投入,虽然一些企业在科技储粮上给予了一些投入,但只图形式、不求效果,认为科学储粮“劳民伤财”,嫌麻烦、怕花钱。在冬季通风降温工作中,有的企业对电费支出考虑比较多,通风的时间和次数达不到要求,影响了降温效果;在推广“双低”或“三低”储粮工作中,有的企业强调人手少,工作量大,降低工作标准。   2、仓房设施设备老化严重。自1998年开始,国家陆续投资建成了一批新型储粮仓房,储粮条件得到

8、极大的改善。但是,基层粮食收储库点大部分仓房修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还有五、六十年代仿苏式仓和简易平房仓,设施陈旧简陋,只能保证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