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纳”之术

“吐纳”之术

ID:69574438

大小:20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1-11-07

“吐纳”之术_第1页
“吐纳”之术_第2页
“吐纳”之术_第3页
“吐纳”之术_第4页
“吐纳”之术_第5页
“吐纳”之术_第6页
“吐纳”之术_第7页
“吐纳”之术_第8页
“吐纳”之术_第9页
“吐纳”之术_第10页
资源描述:

《“吐纳”之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者xxxx------------------------------------------日期xxxx“吐纳”之术【精品文档】“吐纳”之术  “吐纳”之术,简单讲就是呼吸术,或调气术,是通过调节自身的呼、吸,有时辅以导引、按摩等手段的中国传统养生术,又有“行气”、“服气”、“食气”、“炼气”等名称。中国古人认为,人的生命是从呼吸开始。古人通过对不同生命状态下的呼吸特点的观察,结合中国古代气的哲学、养生理论、养生实践,提炼归纳出以锻炼呼吸为主的养生方法,即“吐纳”。  “吐纳”之术起源非常

2、早,早在庄子时代,“吐纳”之术已成为彭祖养生学派的典型养生方法。《庄子?刻意》曰:“吹呵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秦汉时代,在方士的推动下,“吐纳”之术得到快速发展,方士们还把“吐纳”作为沟通天地的工具。魏晋南北朝时期,“吐纳”之术走向山林,成为道士修仙问道的一项法术。这一时期,“吐纳”之术还与纯肢体“导引”融合,与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融合。集“吐纳”、“导引”、道家、中医为一体的典型养生术就是“六字诀”的产生。隋唐时期,政府设立“导引按摩博士”,“吐纳”【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之术获得了官方地位,但附属于中医下,自此,综

3、合导引、吐纳的养生之术成为了中医治疗的方法之一。最有代表性的文献,就是《诸病源候论》的产生。宋元时期,“吐纳”之术沿着官方、民间两条道路发展。官方道路,主要是依附于中医,作为治疗疾病的技术;民间道路,主要依附于道教之士,成为道士修仙问道的一个法门。这一时期,“吐纳”之术还得到了文人的青睐,苏东坡、陆游、文天祥等都曾修炼过“吐纳”之术,且留下了一些相关诗文。明清以降,“吐纳”养生之术真正走向了民间,成为民间的修身养性之术,大批养生著作的问世可以作证。如《遵生八笺》、《老老恒言》、《颐养诠要》等养生著作,其中大部分讲述日常生活的养生。近代以来,“吐纳”之术推广到社会各个阶层,并且

4、为其命名为“气功”。  “吐纳”之气  “吐纳”之气既包含了哲学观念,又包含了生命观念。我们通过庄子的一个故事来感受一下“气”【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到底是什么?庄子生活在距今有2300年左右的战国时期,是中国道家早期的重要哲学家。庄子老婆死的时候,他不但不哭不伤心,反而叉开双腿坐在地上,用手敲打洗脸盆,大声唱歌。庄子的行为被他朋友惠施看到了,朋友就骂了他一顿,说你老婆跟你生活一起,生儿育女,陪伴你到老,人家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还鼓盆唱歌,是不是太过分了?庄子说:不是这样的,我老婆刚死的时候我也很伤心。她活着之前不是也没有生命吗?不仅没有生命,就连身体也没有。混混沌沌之间产

5、生了气,气又变化成身体,身体又变成了她的生命。现在她的生命又变回到原来茫茫荡荡天地之气,就像回家了一样,所以我才为她高兴。通过庄子的故事,可以看到,中国道家哲学把天地万物都看成是气的变化,事物的不同,只是形式上的差别而已,从本质气的层面看,万物没有区别。气是万物之本原,又是维持人生命存在的动力。既是物质,又是功能。  关于气的作用。儒家的第二个圣人孟子曾说:“气者,体之充也。”就是说,人的生命就像一个气球,如果没有气,气球就瘪了。气为什么有这样的作用?首先说人体元气。元气是什么?就是人生命最开始的气。《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因为天生元气不足,生下来就吃药,身体一直虚弱,后来加上

6、爱情不顺,20几岁就死了。元气主要受先天、后天两种因素影响,先天是父母之精,后天是饮食之精。先天是种子,后天是灌溉。林黛玉先天的元气就不足,加上后天的养护不好,所以造成了过早的死去。如果最开始的元气比较孱弱,则会造成一生身体的虚弱。【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气是生命的助力器。元气是生命的一部分,决定生命的大的方向。一般意义上的体内之气还具有促进营养物质和能量运输的功能。气具有流动的性质,在身体里面气也在不停的流动,流动的同时会带动营养物质、能量到达身体不同的部位。这个作用经常和血共同完成,所以中医常常说“气血”。这就像刮风的时候,经常会吹起很多树叶、纸片、花瓣之类的东西一样

7、,台风里面常常会有雨、树枝、鱼,甚至有人、车、房子等等,其实任何风都会带有一些东西,只是很多是我们看不见的物质。体内之气就像流动的风一样,推动着一些物质、能量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但是,并不是任何时候,气都可以顺利地把物质推送要去的地方。  生命之气的最佳状态是“中正平和”。练功、修养的目的正是为了让生命之气接近、保持这种状态。但是由于起居无常、饮食不节、妄劳多欲等原因让生命远离了“中正平和”,以致难尽天年之寿。【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从气所产生的问题来看,主要有气虚、气逆、气滞等几个方面。气虚。先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