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导学案

《窦娥冤》导学案

ID:70197449

大小:50.86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11-17

《窦娥冤》导学案_第1页
《窦娥冤》导学案_第2页
《窦娥冤》导学案_第3页
《窦娥冤》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窦娥冤》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窦娥冤》导学案1科目:语文班级:14升学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备课人:苏大丽、李华君备课时间:9.5同学姓名:学习目标:1.明白作者关汉卿及元杂剧的特点;2、诵读感知,把握本文的故事情节;3、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熟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抗击精神;预习案一、学问链接1、走近作者:元杂剧作家关汉卿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市)人,()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位居“元曲四大家”之首;生卒年不详;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等;其中《》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

2、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1838年《窦娥冤》就有英译本流传海外,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他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导,盖世界浪予班头;”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2、关于元杂剧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特点明显,体制严格,是一种、、等有

3、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且有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①结构:元杂剧一般由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少数作品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进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和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②杂剧角色分为三大类:、、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

4、角称(),女主角称();此外,男配角有次主角叫()、老年男子叫()、少年叫()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净:俗称“()”,配角有副净,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仍有(老头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确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次序都有惯例规定;科介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

5、;”白有韵白、散白,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