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说课稿

《桃花心木》说课稿

ID:70203015

大小:82.38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11-17

《桃花心木》说课稿_第1页
《桃花心木》说课稿_第2页
《桃花心木》说课稿_第3页
《桃花心木》说课稿_第4页
《桃花心木》说课稿_第5页
《桃花心木》说课稿_第6页
资源描述:

《《桃花心木》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优秀教案欢迎下载《桃花心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安民学校姚家园校区教师王美珍,我今天说课的主题是《以木为镜,励我成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桃花心木》的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学特色六个方面进行说课。教材分析:本课是本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本单元课文围绕”人生感悟“这一专题编写,意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学习抓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内涵。《桃花心木》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台湾著名

2、作家林清玄。文章写了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和道理,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这篇散文借树喻人,道理深入浅出。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文章还采用悬疑法,以作者眼中种树人的奇怪行为为线索,层层设疑,引起读者的好奇,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学情分析: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学生在《白杨》、《落花生》等文章的学习中,曾经接触过,并不陌生。但是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借物喻人,又是如何把“树”和“人”联系起来的,对于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

3、的难度。只有把学生身边的事和课文的内容联系起来,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页,共6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本篇课文,抓住“种树——育树——悟道”这一脉络,让学生感知事实、感悟道理、发表见解。教学目标: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共同发展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抓住重点句段,品味重要词句所包含的思想

4、感情;;3、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重点:抓住重点句段,品味重要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难点: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教学流程:为了突出教材重点,克服学习难点,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我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推进教学过程:1.出示问题,复习导入。2.依据导学案,合作探究学习3.出示重难句,合作探究。4.总结全文,渲染主题。5.课堂小结。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页,共6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教学过程:一.复习

5、导入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发现,学到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所以在本课时的导入部分,我采用了复习导入的方式走进课堂,并设置了这样两个问题:1.浏览课文,回忆上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其中问题二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对整篇课文的浏览概括,可使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对课文有一个整体全面的回忆了解,更利于本课时重难点的学习。(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

6、导者。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本课内容。(一)因为文章是以种树人种种奇怪行为,引起了作者“奇怪——越来越奇怪——更奇怪”的心理线索,层层设疑,引起读者的好奇,所以在导学案中,我设置了这样问题:1、种树人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2、种树人为什么这样做?3、桃花心木给了作者什么启示?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3页,共6页-----------------------

7、优秀教案欢迎下载然后,引导学生通过预习中画出的相关句子,小组内交流,把画出的句子读给小组同学听,并交流自己的想法和体会,互相提问或补充;然后小组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合适的方式进行展示。这样,学生就由好奇而读文,因读文而生疑,因生疑而释疑。这三步,让学生经历了读懂字面意思,进而引发思索产生疑问,并互相讨论解决疑问的过程,正是在这种读、思、议的过程中,学生渐渐走进课文,实现了学生、文本、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二)基于学生对阅读提纲中三个问题的思考与讨论,我出示本课中较难理解的语句:“在

8、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让学生通过对比来理解这三句话中的“不确定”各指的是什么?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胆发言,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能想到哪些“不确定”?(通过三句话中三个“不确定“的对比理解,相信学生可以明白做人要独立自主,要克服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