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ID:7055482

大小:51.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2-0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_第1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_第2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_第3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_第4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术界主要有两种界定。观点一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要建设和谐社会,务必明确什么是和谐社会。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术界有多种说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教授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从理论上说,是社会各个阶层和睦相处,社会各级成员各尽所能,使人民的聪明才智得到全面发挥;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的社会。简言之,和谐社会是一个稳定的系统,有效的系统。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把和谐社会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第一,和谐社会以人为中心,是以人

2、为本的社会;第二,和谐社会是透过必须的制度安排和道德约束来实现的;第三,和谐社会的实现程度在必须程度上反映着必须时期公共治理的实现。汪玉凯认为,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务必满足以上三个层次的条件。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精品文档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洪大用提出了理解和谐社会的三个角度。第一,贫富差距的利益分配角度;第二,社会公众的社会共识角度;第三,可持续发展角度,即用心的和谐社会就应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洪大用认为,社会此刻十分关注第一个角度的理解,即从利益分配角度来讲述和谐社会,但是,和谐社会更重要的在于第二和第三个角度,即建设一个和

3、谐社会务必有广泛的社会共识;务必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务必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司长张大平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过程。因为“和谐”是没有上限的,到达和谐以后还能够再和谐,这是一个过程。但是和谐社会却有底限,如果社会的不和谐突破了这个底限,社会将发生动荡。因此,理解和谐社会首先务必找到和谐社会的底限在什么地方,透过构建社会安全网等措施保证社会和谐的底限不被突破,进而在此基础上追求更和谐的社会。作家兼商人的张贤亮对和谐社会有一通绝妙的分析:“和”字拆开是“禾”和“口”,也就是说,老百姓能填饱肚子。“谐”字拆开是“言”和“皆”,也就是说,老百姓有言论自由。尽管说法不一,但

4、大家公认的是: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大多数人能够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比较正规的说法有两个: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精品文档第一个: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应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这主要是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和谐社会部分的论述归纳出来的。第二个: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属性来看,它就应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能够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一

5、个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人们能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发展的社会;一个人民群众透过自我的辛勤劳动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继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并借鉴传统和谐思想的有益成分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既是一种哲学原则,也是一种社会秩序、社会理想。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思想家把“和合”思想运用于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与设计。孔子认为,“和”的本质在于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提出“和为贵”,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肯定“和”的作用。还提出“和而不一样”,认为“和”的

6、本质在于统一和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墨子提出“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精品文档,认为发展内部和谐,上下齐心合力,就能无往而不胜。;荀子提出“和则一,一则多力”,认为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和谐相处,就能取得一致,取得一致力量就会增大;老子以“道”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阴阳二气尽管相互对立、冲撞、激荡,却始终和谐地处在“道”的统一体中。《礼记?礼运》中描摹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

7、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社会;明末清初的哲学家王夫之认为,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看,阴气和阳气各有各的形象,因而相互对立、相互斗争。但是归根到底,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并非始终对抗。因此,二者的对立与斗争,最终到达“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各种和谐社会理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从古至今已经延续了2500多年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据儒家经典记载,“小康社会”最初是指一种财产私有、生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