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海防思想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晚清海防思想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ID:7067124

大小:4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2-04

晚清海防思想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_第1页
晚清海防思想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_第2页
晚清海防思想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_第3页
晚清海防思想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_第4页
晚清海防思想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晚清海防思想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晚清海防思想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戚其章【作者简介】戚其章 250002 济南 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摘要题】有清一代,迄于鸦片战争,中国朝野甚少有人关注海防问题。英国发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始将海防问题严峻地摆到了中国人的面前。当时的先进中国人因之萌发了海防思想。自兹以降,议海防者渐多,数十年间逐渐蔚为风气。关于晚清海防思想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即萌发(1840-1861)、重倡(1861-1874)、趋实(1874-1879)、深化(1879-1884)和高潮(1884-1894)。由于海

2、防问题在中国是和近代化问题密切相关的,海防思想之由理论走向实践,必然会不仅带来海防建设的近代化,而且也启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关键词】海防思想/三次海防大讨论/启动近代化进程【正文】有清一代,迄于鸦片战争,中国朝野甚少有人关注海防问题。《清史稿》称:“国初海防仅备海盗而已,自道光中海禁大开,形势一变,海防益重。”(注:《清史稿》,第138卷,第538页。)诚哉斯言!鸦片战争以前,沿海各省虽设有水师,也“仅为防守海口、缉捕海盗之用,辖境虽在海疆,官制同于内地”(注:《清史稿》,第135卷,第524页

3、。)。英国发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始将海防问题严峻地摆到了中国人的面前。当时的先进中国人因之萌发了海防思想。自兹以降,议海防者渐多,数十年间逐渐蔚为风气,推动了海防建设的发展,也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今天审视其发展历程,探讨其历史地位和价值,无疑仍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一、晚清海防思想发展之轨迹在整个晚清时期,海防思想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或断或续,时而曲折甚至迟滞,在艰难的探求中缓慢地取得进展。兹按其发展之轨迹,试分作以下五个阶段进行论述。第一阶段,从1840年到1861年,是晚清海防思想的

4、萌发时期。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林则徐和魏源。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莅任广州后,认识到“洋面水战,系英夷长技”,必须“另制坚厚战船,以资制胜。”(注:杨国桢:《林则徐书简》,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3页。)根据敌我力量的对比,他一面将“以守为战”(注:《林则徐集》,中华书局1965年版,《奏稿》中,第762页。)和“久持困敌”(注:《林则徐集》,中华书局1965年版,《奏稿》中,第883-884页。)作为海防战略的基本方针,一面主张建立一支“船炮水军”,“以为海疆久远之谋”(注:杨国桢:《林则徐书简》,福

5、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2页。)。林则徐创建“船炮水军”的计划虽在生前未能实现,却使他成为晚清倡建近代海军之第一人。魏源继承了林则徐的海防思想,而又有所发展。他提出以守为战要与走精兵之路相结合(注:戚其章:《魏源的海防论和朴素的海权思想》,《求索》1996年第2期。);主张实行内守与外攻相结合的海防战略,“内守既固,乃御外攻”(注:《魏源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下册,第865页。);并建议设厂造船,先在广东训练新式水师,“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注:《魏源集》,中华

6、书局1983年版,下册,第870页。)。按照他的构想,然后可仿粤省之例,由粤海而闽浙,而上海,“而后合新修之火轮、战舰,与新练水犀之士,集于天津,奏请大阅,以创中国千年水师未有之盛。”(注:《魏源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上册,第186页。)他还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一语来概括林则徐的海防思想,对后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林则徐的倡导下,海防运动虽在东南沿海数省一度掀起高潮,却因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而趋于式微。第二阶段,从1861年到1874年,是海防思想的重倡时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有志之

7、士莫不义愤填膺,亟思救国之策。冯桂芬特别称赞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之说(注: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光绪下酉聚丰坊校刻本,卷下,第70-72页。)。于此同时,曾国藩提出“师夷智以造炮制船”(注:齐思和等编:《第二次鸦片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册,第330-332页。),左宗棠主张“仿造轮船,以夺彼族之所恃”(注:《左文襄公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书牍》,第7卷、第25页。),李鸿章更建议“以求洋法、习洋器为自立张本”(注:《海防档》,台北,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本,《机器局

8、》,第1册,第3页。)。在他们的重倡下,“师夷长技”说逐渐得到广泛的认同,成为晚清海防思想得以重兴的思想基础和前提。重倡近代海防论的中心问题是制造轮船。从而,创建海军的问题也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丁日昌是晚清创设海军的最早设计者。他于1867年草拟了《创建轮船水师条款》,建议制造轮船30艘,分为北洋、中洋、南洋三路,派提督一员统之(注:张侠等编:《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第1-2页。)翌年,又在《条款》的基础上重拟了《海洋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