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饮酒诗赏析

陶渊明饮酒诗赏析

ID:7071262

大小:2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2-04

陶渊明饮酒诗赏析_第1页
陶渊明饮酒诗赏析_第2页
资源描述:

《陶渊明饮酒诗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陶渊明《饮酒》之五赏析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东晋大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陶渊明人品高洁,生性淡泊,他是真正的隐士,虽然他也曾做过几任小官,但那都是为解生活之困不得已而为之,每次出仕时间都不长。41岁那年,任彭泽令仅81天,适逢郡督邮来县视察,县吏叫他束带相迎,他决心“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家,安身立命于田园,开始了他一往不回的田园生活。此后再也没有涉足过官场,最后在贫病交迫中死去,享年63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

2、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饮酒》诗组中的第五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此诗表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它的语言浅近,结构巧妙,写景如画,意境高远,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反对“心为行役”的“物化”。诗的前四句袒露了诗人能够超然出世的原因是“心远地自偏”,后六句写隐逸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弃官归田后远离尘世,醉心田园的情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诗人将住所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

3、不到车马的喧嚣声。诗人紧接着就有了一问:“问君何能尔”?你如何能够做到这样呢?然后自问自答“心远地自偏”。“远”是玄学中最常用的概念,表面意义是远离俗世,深层意义则是指超脱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这句诗将诗人的生活志向和人生态度明言道出,一个归隐之士的高雅情志跃然纸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写诗人之所为与所见,于一俯一仰间见其高洁的情致。渊明爱菊,既是由于菊花的美丽,所谓“秋菊有佳色”,还因为“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赴篱下采菊佐酒可以健身,同时菊也是诗人高风亮节的象征,正如兰之于

4、屈原,梅之于陆游一样,都有着特殊的机缘。“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于有意无意之间的一瞥,反射出诗人超脱冥邈、神逸方外的悠闲心情。“悠然见南山”就好似在一种无意识之中,在不经意间抬头时,南山撞入了自己的眼帘。于有意无意之间的一瞥,反射出诗人超脱冥邈、神逸方外的悠闲心情。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返回巢,归隐山林。写出了诗人"悠然"所见之景,体现了诗人宁静恬淡的主观心境。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二句是对

5、全诗的总结,是全篇之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逻辑的语言却无法体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诗人在物我两忘和同构中领悟到了一种"忘言"的"真意",体会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在诗的结构上,这二句提示了全诗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这首诗既抒发了归隐生活的悠闲恬静的欣悦,又蕴含着诗人对宇宙人生超然境界的向往和憧憬。此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说理、抒情、写景交融一体。整首诗无不是景中含情,情中见理,余音绕梁,回味悠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