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全身麻醉术临床医学论文

小儿全身麻醉术临床医学论文

ID:70857295

大小:18.3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12-25

小儿全身麻醉术临床医学论文_第1页
小儿全身麻醉术临床医学论文_第2页
小儿全身麻醉术临床医学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儿全身麻醉术临床医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儿全身麻醉术临床医学论文1资料与方法1.1资料全麻患儿100例,其中男性患儿为46例,女性患儿为54例。年龄在6个月至12岁之间,体重在10kg~40kg之间。手术中保温组的患儿使用保温毯保温。在手术时随机分组,保温组患儿50例,非保温组患儿50例。1.2方法选择6~12月大手术前体温正常、手术时间≥1h的100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保温组与非保温组。室温控制在22~24℃之间,在患儿全麻后开始将肛温表插入直肠直至手术结束,每隔30min测定一次直肠温度,观察并记录体温变化

2、。保温组中除覆盖大单之外加盖保温毯,保温毯温度设置在36~40℃直到手术结束,术中使用静脉液体及冲洗液均加温至37℃。非保温组均使用常温液体。2结果第3页共3页保温组麻醉开始时体温(37.24±0.25)℃,麻醉结束时为(37.61±0.11)℃,体温上升了(0.36±0.34)℃,与术前相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非保温组麻醉开始体温度(37.3±0.25)℃。麻醉

3、结束时体温为(36.77±0.45)℃,体温下降了(O.61±.34)℃。经统计学分析,P<O.05,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第3页共3页小儿在全身麻醉后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受抑,代谢下降,而散热增加,加上肌松药的应用使肌肉丧失作为产热器官的功能,因而机体较难随环境温度的变化来调节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出现体温下降[1]。"冷稀释"作用,大量输入环境温度下的液体或血液,也可导致机体温度下降,成人静脉每

4、输入1000ml环境温度下液体或每输入一个单位(200m1)血液,中心体温约降低0.25℃[2]。由此可见大量输入未加温的液体或血液可明显降低机体温度。会导致小儿全身麻醉后肌体体温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全麻期间低温会对小儿造成很多影响。例如皮肤出现花斑,皮脂硬化症,代谢功能受到影响,血小板功能异常使止血、凝血过程延长出血增多,伤口感染,心律失常等[3]。故为了解决全麻时小儿体温下降,笔者认为手术间准备手术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求室温在25℃左右,湿度以40%~50%为宜。新生儿及早产儿手术室宜将室温保持在27~2

5、9℃。病人在低于2l℃的环境中散热更快。术中掌握环境温度,监测体温,纠正脱水,充分有效供氧,补充热量,维持正常的中心温度会显著缩短住麻醉恢复室的时间,甚至会降低住院费用。呼吸器加温可将吸入的氧气经温热蒸馏水湿化,可防止体温下降,但蒸馏水不可过热[4]。如需大量输血则需在37℃水温巾适当加温。行大手术前安排好有关的人员,以便密切配合,使手术时间、创面暴露时间、麻醉时间尽量缩短。铺无菌巾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躯体暴露[5]。低温严重干扰婴幼儿的体内环境,关系到麻醉效果、手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