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xx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ID:7086563

大小:39.56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2-04

xx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xx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xx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xx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xx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xx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XX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XX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1.从“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诸侯出”,再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一系列的变化反映了A.从分封制到集权独断的变化B.封国制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c.中央集权制诞生是历史的必然D.战国时期中国政治的剧烈变化2.汉武帝时重用酷吏,对称霸一方、妨碍政令统一的地方豪强进行打击,下令把他们迁往关中,就近监视,以达到“内实京师,外销奸滑”“不诛而害除”的目的。汉武帝的这一措施旨在A.为地方百姓除害B.削弱封国权力c.加强中央集权D.稳定地方秩序3.表1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员俸禄发放形式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由用邑到实物的转变体现

2、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由实物到货币的变化体现了政治制度的变革c.俸禄制度的变革与赋税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D.俸禄制度的变革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4.“雅典人不认为自己是完全不受约束的,但他在仅仅屈从于他人专断意志的‘约束’与由法律这一应受尊重的规则所确认的‘约束’之间做出了严格的界分,因为后者是一种自我强制。”这一论述反映了雅典人A.反对贵族政治的不公平B.遵守正当程序制定的法律c.更加注重对自我的约束D.主张自由是法治的基础5.自从任何一个聪明的和爱国的英国人试图反抗当权的政府以来,已有几代人过去了。在所有诚实的、善于思考的头脑中,有一种随着经验的积累而与日俱增的信念,即

3、影响宪法所需的每种改进都可在宪法本身内部找到。这反映了英国人A.反抗政府的精神B.推崇法律的权威c.重视经验的积累D.尊重历史的传统6.20世纪7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联邦清洁空气法案,“根据部分优先权的规定,联邦政府把落实环保法案的责任归回各州,但对是否接受各州的行动方案,联邦政府保留最终决定权。”该规定主要体现A.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B.各州有权制定自己的法律c.州法律制定推动了联邦法律的完善D.联邦政府可以干涉各州事务7.1906发行的《<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中认为革命者只要善守国际法,承担清政府和列强订立的条约、债

4、务、义务,列强是不会干涉的。这一认识A.有力反击了立宪派的担忧B.体现了革命派对列强的幻想c.正确分析了革命的利弊D.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失败8.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A.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B.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敌c.配合了国民党徐州会战的进行D.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质通道9.1947年至1950年,美国援助希腊、土耳其两国6.57亿美元。1948年美国国会通过《援华法案》,决定援助中国国民

5、政府4.36亿美元。这两个事件A.实现了美国的战略意图B.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c.帮助受援国恢复了经济D.是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0.以一定时期内的一大强国为基轴,以绝对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优势为基础的霸权国际体制,成为了几个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史的普遍规律,这种国际体制A.工业革命后开始形成B.保持着动态中的平衡c.一直以欧洲为核心国D.不利于全球化的发展1.范仲淹《四民诗》说:“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宋人《富国策》阐述了“商人众则入税多”的观点。这说明A.宋朝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商人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c.传统的商业观念发生变化D.士农工商四民平等思想出现2.对表2解读

6、正确的是A.英国工业总产值一直居于世界首位B.18世纪中国近代工业一直居于世界前列c.中国工业化程度呈逐步降低趋势D.19世纪中国与西方工业化水平逐步拉大3.19世纪开始时,美国发明家惠特尼为政府大量制造滑膛枪,有访问者对惠特尼的这种革命性技术的基本特点作了恰当的描述:“他为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制作了一个模子。据说,这些模子被加工的非常精确,以至于任何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可以适用于其他任何滑膛枪。”惠特尼的“革命性技术”A.揭开美国工业革命的序幕B.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c.诠释了科学理论的重要性D.改进了滑膛枪的结构4.“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

7、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这段话表明1500年前后的世界A.人口迁移都是被迫的B.各地联系逐步加强c.隔绝状态完全被打破D.逐渐走向政治一体化5.鸦片战争后,“上海自设纱厂后,民间自轧自弹,反不如买机器纱之便宜,于是遂不顾布庄之挑剔,而群焉买之,……且以机器纱为细洁,而乡间几无自轧自弹之纱也。”由此可见A.上海传统纺纱业遭到破坏B.传统土布与洋纱各具特色和优势c.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D.自然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解体6.1918年,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