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思考

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思考

ID:711721

大小:3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09-02

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思考_第1页
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思考_第2页
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思考_第3页
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思考_第4页
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思考方发达国家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开始研究城市应急管理并建立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和机制。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快速化发展、生态恶化、灾害频发和社会危机和冲突的加剧,给城市应急管理带来了持续的新挑战。因此,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作为应急救援管理的重要领域,受到了特别的关注。西方发达国家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就逐步建立了一体化应急救援管理机制和管理系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应急救援管理机制和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类事件的

2、频发,城市灾害应急事件管理成为执政为民要事。所以从我国110报警服务台成立到110、119、122及120等突发事件应急救助整合以及近年来各省市应急总体预案及专项预案的出台等,标志着我国城市应急管理的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灾害应急管理模式及机制的重构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城市应急管理的快捷性、有效性和政府的公信力。一、我国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历程我国城市的应急机制建设是以1986年1月10el广州在全国率先开通了110统一报警电话额为标志,其后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110报警服务台。2002年3

3、月,南宁市投资1.7亿元建设应急联动中心大楼,成立了城市应急联动中心。该中心将110、119、122、120、防洪、防震、防控以及水、电、气等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救助整合起来,采用同一接警、同一处警的方式实现了应急联动,为城市应急管理提供了较成功的范例。2004年公安部进一步提出了将110、122、119三台合一的要求,有条件的城市甚至建立了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全市只设一个号码,统一受理市民紧急报警求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应急处理的反应速度。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的城市应急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城市是以公安机关11

4、o为依托来建设指挥平台,组织相关部门联合行动,共同开展城市应急工作。20xx年5月在我国北京召开的“中国城市经营与发展高峰会”上,城市应急与社会综合服务系统作为主要的议题之一在大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对统筹建设内地大中城市社会应急联动系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讨,会议提出并建议我国争取用三到五年在内地主要大中城市建成城市应急和社会综合服务系统,实现城市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并尽可能扩展系统覆盖范围。且认为目前我国内地已具备技术及物质基础,推动信息系统连动建设的时机已然成熟。同年5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

5、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的函,明确规定了各省市提交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组织机构与职责、预测与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宣传培训和演习等。这说明我国政府已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在政府管理职能中的地位,也标志着城市应急管理全面正式纳入到城市的常态化管理且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具体表现为,在国办函[20xx]39号文出台前后,各省和直辖市相继成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应急管理办公室、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指挥中心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总指挥部。该机构的第一责任人基本为省市主要领导负责,并有常设

6、机构,该机构负责城市应急管理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成立专项灾害应急管理指挥部,这些指挥部门则直接领导为政府对应部门的责任领导。从目前我国各省市建立的应急管理的行政架构来看,已基本完成了应急管理体制。20xx年1月26日,国务院第79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25件专项应急预案,8o件部门应急预案。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按照不同的责任主体,预案体系设

7、计为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五个层次。我国政府还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将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政府要求对发生的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不得迟报、缓报、瞒报和漏报,并要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分别完成了省级总体预案的制定工作, 许多市、区也制定了应急预案。二、我国城市灾害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虽然已初步建立应急管理的架构和基本制度,但还存在着以下方面的问题:城市应急管理模式不完善突发

8、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模式已基本构建,即应急管理领导体制及机制的框架已基本建立。但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所限,普遍形成了条块分割行政管理体制,并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单一灾害管理模式,不利于统一指挥和调度,因此造成了缺乏统一、协调及有效的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看似各司其职的灾害管理体系,在面对重大灾害及群灾齐发的复杂局面时,却无法形成统一应急力量,也不能及时有效地配置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