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分析报告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分析报告

ID:7122766

大小:32.8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2-05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分析报告_第1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分析报告_第2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分析报告_第3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分析报告_第4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分析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分析报告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分析报告此次质量检测的数学试卷命题内容比较全面,覆盖广泛,难易也适度,各部分分值权重合理,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及运用情况。试卷从不同的题型,不同的角度,对学生在五上阶段所学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检测,题型多样,形式灵活。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看图计算面积、解决问题即应用题等,一方面强调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另一方面,生活数学的凸显使检测跳出“机械模仿”的框框,能在数学能力、数学运用等可持续发展上对学生作出引领,较全面考察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知识的能力。整张试卷面向全体学生,命题中更多的关注课程改

2、革情况,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试卷各部分分数比例比较合理,不仅检测出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还注重检测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一、试卷的评价与分析1.考查的内容注重生活化。整张试卷上的题目很多都取材于生活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填空题第11题。李老师在教师新村小区的8号楼2单元3楼2号,住址编号是08-232,……,判断题:在18位身份证号码中的倒数第2位,双数表示男性,单数表示女性。这些都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事物。体现了数学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可以更好地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起

3、到了导向作用。2.考查的内容注重全面性、综合性。这次命题覆盖面广,知识点全,涵盖五上数学的全面内容,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注重了知识的综合运用,如:第六大题的解决问题。这样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考查的内容注重层次性。试卷共六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这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和才华得以充分展示和发挥。学生掌握较好的方面:.计算能力较强。计算部分4小题,共28分。得分率约占96%,是整张试卷中得分最高的部分,体现了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技巧。2.基础知识比较扎实。

4、填空题11小题,共22分。得分率约占94.3%,在整张试卷得分率为第二,以往数学试卷我们经常发现填空题失分是比较多的。这次填空题主要内容是概念问题较多,有循环小数、三角形面积、中位数、平均数等等。说明了学生对概念问题掌握较牢固,并能实际运用。3.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解决问题6小题,共24分,得分率约占92.8%,在整张试卷得分率为第三,这是比较难得的,因为解决问题错一题扣4分(其中第一与第五题扣6分),如掌握不好失分是比较大的。本组题目能考查出学生的分析、判断、综合、推理能力,学生能用分步或综合等方法进行解答,方法灵活多样,书写规范。失分较多的方面:1.选择能力有待加强。本次选

5、择题5题共10分,得分率仅为90%,本次试卷得分率倒数第二。2.判断能力比较薄弱。本试卷判断题5小题,共10分,得分率为87.5%。判断题只有两种答案,对或者错,似乎很容易。但很多判断题看上去似是而非,常使一些同学感到捉摸不定。如:无限小数比无限小数大。由此可见学生对这些知识理解得比较模糊。二、思考与建议(一)转变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深入学习课改理念,仍是目前推进素质教育向前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工作。只有从思想观念上彻底转变,才能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才能使教学工作真正地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教学质量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二)改进教学1.改进备课方式。(1)深入了解学生,找

6、准教学的起点。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新知的唯一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因此要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就必须找准教学的真实起点。(2)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落实新课标、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并且,教材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尽管编

7、写者遵循教材编写的基本原理,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来构建教材体系,但也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无法完全满足现实中每个学生的需要。所以教师必须客观地认识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科学地进行加工。实践证明:同样的教材内容,同样的学生基础,由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教学效果就不一样。(3)注意目标的可检测性,制定明确、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制定教学目标,要注意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