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xx-xx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学院xx-xx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ID:7219305

大小:32.8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2-07

学院xx-xx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_第1页
学院xx-xx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_第2页
学院xx-xx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_第3页
学院xx-xx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_第4页
学院xx-xx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院xx-xx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院XX-XX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学院XX-XX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XX年是学院“十三五”规划的启动之年,是落实“创新强校工程”建设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学院规范教学管理、提升内涵建设水平,迎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之年。根据职业教育政策和高职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为了适应高职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XX﹞19号)、《xx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职业

2、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XX-2018年)》(教职成﹝XX﹞9号)、《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XX-2018年)》(教职成﹝XX﹞7号)、《xx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XX-2020年)》(xx教改办﹝XX﹞11号)等文件精神,构建质量保证体系,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为指导,落实“创新强校工程”、“环保协同育人中心”、“省级品牌、特色专业”为抓手,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规范教学过程性监控,进一步推进内涵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重点工作(一)推进“创新强校工程”、“环保协同育人中心”建设工

3、作深入推进学院“创新强校工程”的建设任务和平台载体,开展“环保协同育人中心”建设工作,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围绕“创新强校工程”和“环保协同育人中心”形成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工作计划,将日常教学教研、科研工作融入到各类平台载体中去,深入研讨分析其考核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进一步明确重点建设任务和目标。做好“创新强校工程”XX-2020年申报准备工作。(二)突出品牌、特色专业,引领示范专业建设通过瞄准标杆,抓好建设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一流人才上下功夫。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协同推进品牌专业建设,从而带

4、动全校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1.加强环保类示范专业建设以省级品牌、特色专业为抓手,提高学院已认定的省级以上环保类重点专业的建设水平。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顶岗实习合作企业等协同企业,探索尝试现代学徒制试点;将分阶段见习、实习与理论教学相融合,探索其他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在已认定的省级以上环保类重点专业中,推进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改革实训项目划分和实训条件布局,优化实践课和理论课教学安排,创造有利条件提高一体化教学比重;建设具有真实工作情景的实训室,提高实训环境的职业性。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实施专业教学资

5、源建设,完善课程资源库、工程项目库、培训项目库等资源项目,建设达到省级资源库建设水平的校内环保类专业资源库。2.加强院级重点和特色专业建设推进院级已立项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建设。支持院级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建设,在网络课程建设,教研教改课题等方面予以支持,同时将网络课程建设数量和核心课程建设水平、专业课程建设规范性作为考核和验收的重要指标。3.加强专业建设管理丰富和完善专业建设管理制度体系。落实专业动态调整制度建设,初步制定专业退出标准;根据专业认证发展趋势,参照工程技术专业认证协议,拟定学院专业建设诊断大纲;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加强学生学业指导和新教师、新

6、开课教师的管理。(三)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加强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集中精力加强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全力推进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进度和课程质量。加强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管理。建设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建设管理平台,展示课程建设进展,监控课程建设质量。根据课程建设立项文件,加强课程建设中期检查,提高课程建设进度。做好项目验收准备工作,严格按照验收标准组织验收,并将课程建设过程、项目建设水平和验收结论与今后负责人申请其他教学项目挂钩,切实提高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力度。加强课程建设方法指导。继续组织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汇报交流会,促进课程建设技术方法交流学习,解

7、决常见课程建设疑难问题。邀请兄弟院校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负责人来我院,进行课程建设理念、方法技巧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加强课程建设技术支持。统筹协调信息中心教育技术支持力量、学生电视台和视频处理课程选修学生等各方资源,组织课程建设技术支持团队,为教师课程视频录制、视频后期处理、课程网站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2.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安排网络课程建设项目经费,继续支持网络课程建设项目。做好网络课程验收准备工作,强化网络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应用,考察学生访问和使用网络课程情况,师生网络课程平台的交流和互动情况。推动网络课程在移动端的建设和应用。组织课程平台

8、app使用和建设培训,提高学生对课程平台app的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