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史研究方法的探索

冶金史研究方法的探索

ID:7232150

大小:3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2-08

冶金史研究方法的探索_第1页
冶金史研究方法的探索_第2页
冶金史研究方法的探索_第3页
冶金史研究方法的探索_第4页
冶金史研究方法的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冶金史研究方法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冶金史研究方法的探索冶金是人类文明的基础。铸铜、铸铁、冶铁、炼钢的发明是华夏文明繁荣、延续和近代欧洲兴起的物质基础。冶金史是人类文明、科学技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方法与其他科学史、技术史的研究方法具有共同之处,但也有其独特性。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在其30年来的研究工作中,得到全国考古、博物馆工作者的支持和指导,以及国际同行的支持,摸索出一些方法、经验和教训,在此做一简单回顾,供同行专家、学者参考和进一步指导和支持。1文献的收集整理方法1.1古代文献古代文献是我们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记载了历史上的科学技术,对古代文献的收集整理是科学技术史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国古代文

2、献中有关冶金的记载虽然不多,但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古代冶金技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东汉“越绝书”记载了战国初期吴越著名冶师欧冶子、干将、莫耶的事绩被近代出土的“越王勾践自作用剑”的技术水平所验证。宋代洪咨夔撰写的《大冶赋》全文2671字,以“赋”的文体记载了当时饶州等地的金、银、铜的采、冶技术和铸钱工艺。其中“黄铜”法记述了有关硫化矿石开采、焙烧、冶炼、提银等全部工艺过程,是目前我国所见最早记载硫化铜矿火法冶炼冰铜和铜的文献。《大冶赋》还记载了宋代水法冶铜技术的兴起、发展、传播的过程,其中技术上对“浸铜”、“淋铜”分别作为单独的炼铜技术并立记载,使宋代其他有关水法炼铜文献中的混淆得以澄清。其中有关

3、当时各炼铜场设置及管理机构的记录,是研究冶金手工业发展史的很有价值的史料。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较系统地记载了我国古代各种工艺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有关冶金的记载涉及到各种古代金属矿产的开采、冶炼技术,特别是关于炼铁和炒钢2步并联的连续生产工艺、用生铁水灌入熟铁的“灌钢”法等工艺技术的记载,具有一定价值。但是古代文献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首先,古代文献只记载了有文字以来的历史,无文字的历史还要靠考古发掘来补充。其次,古代文献是古代读书文人的遗作,像冶金这样的工艺技术,在封建社会被视为“奇技淫巧”、“雕虫小技”,文人们一般是不屑于记载的。在封建社会里,一些

4、精艺、绝技往往是家族相传,对外保密,一般不会见诸于文字,致使失传。第三,由于各种原因,文献严重失传,如宋代张甲所著《浸铜要录》、明代溥浚的《铁冶志》等重要冶金专著,都已佚失。另外,由于文人们没有亲自从事工艺实践,也不会长期深入生产现场调查,所以记载的生产过程和工艺技术往往存在偏差。像宋应星这样热衷于工艺技术的知识分子很少,能够深入实际调查已经不易,但所著《天工开物》中对某些工艺记录的错误和疏漏仍然不少。洪咨夔写《大冶赋》,由于“赋”的体裁限制,所记仅为原则性的工艺流程,而未有重要的技术数据。加之文辞华丽古奥,引经据典,令今人阅读非常困难。因此,古文献收集整理虽然是冶金史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方法

5、,但由于存在以上种种局限性,单靠古文献是不能系统、全面了解古代冶金技术的。1.2近现代矿冶文献我国近代开始到上世纪初的地质矿产调查,多是由受了科学教育的地质、冶金工作者进行的,因此调查报告和资料较之古文献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不仅对发展我国的采矿冶金工业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今人研究古代冶金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例如关于镍白铜的产地、规模和数量,在明清时期的文献中有不少记载,但关于生产技术的描述甚为含糊。如清同治九年刻本《会理县志》中记有“煎获白铜需用青、黄二矿搭配”,虽指出冶炼白铜的原料,但未言及冶炼过程,亦不知青、黄二矿为何物。而查阅我国早期的地质资料,就会发现所记内容不仅明确而且多用专业名词,使今

6、人极易读懂。如于锡猷先生于1940年写的《西康之矿业》中对生产镍白铜的矿产有如下记载:“会理镍矿发现后,即有人用铜矿与之混合冶炼,然不知其为镍,故呼之为白铜矿。人从其带有黑色,又呼之为青矿”。他还详细记述了镍白铜的冶炼过程,为后人研究古代镍白铜的冶炼工艺提供了清晰的流程。从中不仅可知镍白铜的原料配比、冶炼设备,还知道冶炼的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以及冶炼步骤。因此,地质矿产资料的收集整理是文献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冶金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2调查研究的方法2.1矿冶遗址考察矿冶遗址保留有古代采矿冶金的大量信息,如古矿洞、矿石、采矿工具、残炉壁、炉基、炉渣、风管、坩埚、陶范等遗物,是今人研究古代冶金

7、技术的珍贵资料。与考古工作者合作对遗址的年代、性质进行考察、收集冶金遗物做进一步的分析是冶金史研究的又一重要方法。例如对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的发掘调查,发现那里展现了我国古代地下采矿的一整套技术,从井巷开掘、支护到矿石运输、提升,直到通风、照明、排水等。是研究古代采矿技术难得的资料。对河南郑州古荥镇汉代河南郡第三冶铁作坊遗址的考察,从那里发现的六块巨大“积铁”实为炼铁炉不顺行的炉缸积铁(Salamand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