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八篇东亚地缘解析

8、第八篇东亚地缘解析

ID:7280135

大小:2.02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2-10

8、第八篇东亚地缘解析_第1页
8、第八篇东亚地缘解析_第2页
8、第八篇东亚地缘解析_第3页
8、第八篇东亚地缘解析_第4页
8、第八篇东亚地缘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8、第八篇东亚地缘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篇东亚地缘解析(2)外东北”和“库页岛作者:鄙视抢沙发的 回复日期:2009-08-13 22:56:04  我们接下来分析东亚的情况,接下来就要涉及到中俄百年纠结的“外东北”和“库页岛”地区了。先声明,我只负责分析出中国为什么无抵抗的交出了这些土地(或说基本没有把势力伸过去)。不牵扯民族感情。  如果时间够,我会把西伯利亚一并说完。相信大家能听到一点中学历史老师所看不到的东西前面说过了,中国和日本在大部分古典时期的核心区都是在适合农业生产的“暖温带”地区(中国在第二个千年还把亚热带地区也融入了核心区)。暖温带的农耕民族只是在古典时期行将结束的时期(19世纪末)才能够通

2、过移民将“中温带”纳为核心区。  在这一时期中国消化了“东北”地区(或称“关外”),日本得到了“北海岛”(做为渔猎民族最后的势力——满族和虾夷族也被“汉”“和”两族基本同化了)。在这次扩张潮中,半岛上的民族也想分一杯羹,但他面对的是实力超过他十几倍的中国,因此最终只能在地图上留下个“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韩称“间岛”),以证明他们曾经努力过。作者:鄙视抢沙发的 回复日期:2009-08-13 23:38:10    如果说在古典时期“渔猎民族”还能在“中温带”地区形成强大的势力,以对抗“暖温带”地区的农业民族。那么在最北的温带地区——“寒温带”生存就有点挑战人的生理极限了。 

3、 并不是说所有的“寒温带”地区都不适合发展文明,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大部分就是由这一地带的民族创造的。(至于地缘方面的原因,我在讲西伯利亚的时候会说到)  但在亚洲地区,这一地带的气候实有愧于这个“温”字。因此在这一地区“寒温带”还有一个更加贴切的名称“亚寒带”也就是仅次于北极寒带地区的冷。  中国目前的版图中在黑龙江的北部,也就是“鸡冠”那里有一块地区属于这一地带。那块地方有一个著名的县叫“漠河”,县的最北边还有一个更著名的小村庄叫“北极村)。  应该说这一地区即使是“渔猎民族”也不能大规模的生存,因此只能存在一些诸如“鄂温克”人一类的小型原始部落。  如果说“外东北”地区是

4、一个7字型地形,那么他上面那一横和北库页岛都处在这一地区。  鉴于这一地区对于属于“渔猎民族”的满人来说都属于边缘地区了,因此当率先结束古典时期的欧洲人的代表——俄国人,第一次将势力延伸到亚洲的东端时。康熙能够将中俄边境划定在外兴安岭(包括库页岛地区)已是心满意足了。  这也是中国第一条具有现代法律效力的边界。至于再往北的地区(现在叫西伯利亚),别说汉族人,即使那些马上的民族也不愿多往那边看一眼,如果不是俄国人遵循彼得大帝的遗愿,固执的将疆土扩张到亚洲的东面,在东亚的文明看来,那一带根本没有划界的必要。  作者:鄙视抢沙发的 回复日期:2009-08-13 23:53:13

5、    你不能责怪“满洲”人没有战略眼光,事实上在边境的开拓上已经做的足够好了。对于北部的那些地区(从地缘方位上可称之为“北亚”),即使强悍如“蒙古帝国”也未能真正将势力拓展过去。那片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当时基本为文明地区视为无人区(请宽恕他们无视那些为生存努力奋斗的原始部落),经过俄国人300多年的努力经营,那片土地上的人口借助科技的发展,已经令人“惊喜”的达到2000多万之巨。  看中国的历史地图,有两个问题,1是喜欢把某个朝代所曾经势力到达过的地区都放在一张图上,以显示王朝的强大;2是喜欢把一些当时无人感兴趣(也可以说难以进入)的地区一并划入。这一点在画“元朝

6、”地图的时候尤为明显,西伯利亚及至北冰洋地区都在这些“学究”的帮助下,被蒙古人征服了。(我曾经见过一张把明朝地图也划到北冰洋的,对此只能无语)  附上一张蒙古帝国扩张的动态图,这是目前所能见到最客观的地图了。作者:鄙视抢沙发的 回复日期:2009-08-14 00:08:18    由于“亚寒带”地区的气候是那么的恶劣,如果说以前的“满洲”人出于地缘的关系,还会关注一下的话。对于入主中原200多年,已经习惯了农耕文化舒适生活的“满洲”贵族来说,那块地区已经对他们没有任何意义了。以至于岛上的那些原始部落已经很长时间不来进贡了,也没能理会。直到俄国提出要把外兴安岭和库页岛划走(

7、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中国方面才知道,俄日两国已经在那里争斗了一百多年了。作者:鄙视抢沙发的 回复日期:2009-08-14 00:19:05    顺便说一下,库页岛上的原始居民南部为“虾夷族”,北部为“赫哲人”。所以日本人把库页岛南部也称为“虾夷之地”,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前55年(1644年),把南部地区也给划入势力范围。不过想想中温带的“虾夷族”还是没有“赫哲人”抗冻,以至于身体里融入了“虾夷人”基因的“大和族,最终也只是满足于对库页岛南部的占领。  库页岛这个名字原来是“苦夷岛”,一听就知道是汉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