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ID:7288009

大小:95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2-10

必修三知识点总结_第1页
必修三知识点总结_第2页
必修三知识点总结_第3页
必修三知识点总结_第4页
必修三知识点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细胞内液(2/3)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深化:.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而血浆则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血浆蛋白一般位于血浆内,是内环境中的成分,而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它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血浆2、体液之间关系: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

2、量较少深化:人的呼吸道、消化道、泪腺、尿道等由孔道与外界相连,储存的液体也直接与外界接触,所以这些液体一般不称为体液,而称为外界溶液。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属于体液的一部分。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中的溶液是不同的,凡是能够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都认为是外界溶液。5.不同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不同细胞名称所处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胞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6.渗透压(1)定义: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2)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3、具体如下表:(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7、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内环境作为细胞与外界环境间的媒介,与体内各系统间发生密不可分的功能联系,如图:析图13物质类别转移途径相关系统穿膜层数养料(如葡萄糖)消化(外环境)→吸收(内环境)→血液循环→组织液→组织

4、细胞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进出上皮细胞(2)+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进组织细胞(1)=7层废物(如尿素)组织细胞→组织液(内环境)→血液循环→泌尿系统或皮肤→体外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出组织细胞(1)+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进出肾小管壁细胞(2)=7层O2肺泡→肺毛细血管→血液循环→毛细血管→组织液→组织细胞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进出肺泡壁细胞(2)+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进出红细胞(2)+进组织细胞(1)=9层;若被利用+进线粒体(2)=11层;CO2运输主要不经红细胞,所以相应减少2层膜CO2与O2的转移途径相反循环系统呼吸系统9.组织水肿及其成

5、因分析(1)组织水肿组织水肿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液浓度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引起的水肿现象。(2)组织水肿的原因归纳①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②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血浆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③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④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⑤肾小球肾炎,导致血浆蛋白透出而流失。特别提醒 (1)体内细胞只

6、有经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直接与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系统有四个(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循环系统),器官有一个(皮肤),具体确认五种结构可按如下方法进行:以“循环系统为参照,双向进出—呼吸系统,单向进入—消化系统;单向输出—皮肤;输出后又可存在重吸收箭头—泌尿系统。10、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1.(2)理化性质失调①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②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③体温失调——

7、发热、中暑等。第二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基础知识学习13【学点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反射:⑴概念:指在参与下,人或动物对内体外环境变化做出的。⑵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的结构基础是。2、反射弧的结构:a__________、b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和f_________。反射弧必须_________才能完成反射活动。3、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状态变为活跃的过程。4、反射的过程:感受器的兴奋沿着________向___

8、_____传导;________随之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的兴奋经过一定的________到达效应器;效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