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我是花下肥泥巴心得体会

观看我是花下肥泥巴心得体会

ID:7327050

大小:32.0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2-11

观看我是花下肥泥巴心得体会_第1页
观看我是花下肥泥巴心得体会_第2页
观看我是花下肥泥巴心得体会_第3页
观看我是花下肥泥巴心得体会_第4页
观看我是花下肥泥巴心得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观看我是花下肥泥巴心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观看我是花下肥泥巴心得体会  在当代人的眼睛里,官员形象一般都是红光满面、头发溜光、衣着考究,举手投足间尽显官态。拿这样一个模子去对照XX市XX县虎城镇党委书记邓平寿,总是对不上型号:左看不是,右看不是,前后看都不是。一句话,邓平寿就是一个土拉巴几的乡村农民。   但邓平寿偏偏就是共产党的官,在老百姓心目中地位很高、很受欢迎的官。   在虎城镇,90多岁的老奶奶盼着他一起过生日,60多岁的老人再婚闹矛盾,需要他出面调解。家家嫁女收媳都希望他能够露面。。。。。。一句话,虎城的百姓已经离不开邓平寿了,在虎城人的心目中,朴素亲和的邓平寿与其说是官,不如说是德高望重的一族之长。   是什么让不具

2、官样的邓平寿竟成了全镇百姓最爱戴的“官老爷”,被XX市授予“XX直辖十年建设功臣”荣誉称号,还在XX年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是忠诚!是邓平寿凭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用自己的坚毅行动在群众心中树起了一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丰碑,塑造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的“官形象”! ——走近群众,融入群众,甘为群众一分子   在虎城镇老百姓眼中,邓平寿一点不像个当官的,他们也没有把他当成什么官。每逢虎城赶场的日子,只要邓平寿办公室的门开着,赶场的百姓,就会一溜一串地往里钻,挑担的,背筐的,叼着烟杆的,一屋笑语欢声。邓平寿下村时,黄挎包里常常背着桑剪、嫁接刀和蚕

3、药,也常常手把手地教农民修枝和嫁接。在路上,看到哪个农民挑一挑担子,他会接过来帮他挑一肩;看到哪个农民在给果树修剪枝条,他会摸出剪刀来帮他一阵。按邓平寿自己的说法,他与群众贴心就是多摆XX阵,人家做事,搭把子手。在邓平寿看来,干部不能把自己当官看,要与群众交朋友、多交心。只有这样,才能与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效能才能产生最大值。   干部与群众生活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才成其为干部,否则会为群众所不齿。像那些被村民用了一下茶杯就爆发肢体冲突,然后又将村民拘留的干部,还有什么资格继续领导群众?!这样的干部,自然会被人民群众淘汰!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乐为群众排忧难   

4、虎城镇村村都通了公路,但为了多了解情况,邓平寿下乡从不坐车,用脚走。他说,“农民的问题在地里,我坐在小车里,农民不会来找我说话办事。”邓平寿一身布衣,一双胶鞋,一个帆布挎包。包里装着笔记本、桑剪、蚕药。为的是随时都可以遇到村民,随时了解村里和村民的情况。全镇17个村的77平方公里,哪块地的秧子长得不好,哪棵桑树没刷白,谁家的茧子生病了,他都清清楚楚。   在邓平寿40多个笔记本里,记的都是村民的疾苦和解决办法。比如,XX年夏,水口村大旱。村里的养鸡大户伍能军的5000只鸡因缺水而奄奄一息。从陈家村徒步到水口村察看旱情的邓平寿得知,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下:“8月16日,水口村六组伍能军5

5、000只大鸡缺水,急需解决。”第二天,由镇里出资补助购买的三轮车往返五六趟,为养鸡场运来清水,5000只大鸡、4000多只小鸡无一死亡。   为了办实事,像修桥修路修学校,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邓平寿个人勒紧裤带,每年捐款总是5000元以上。   邓平寿常说,作为干部,心里不装着群众,不为群众干实事就不是好干部。他经常教育乡干部:“农民群众的满意,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农民群众的笑容,就是对我们乡镇干部最大的激励!”   邓平寿办公室的墙上挂着这样一幅对联:位不在高,勤政则名。官不在大,为民则灵。邓平寿给我们的启示是:干部把群众举过头顶,群众就会把干部揣在心里。 ——一身正气,两袖

6、清风,心底无私天地宽   邓平寿1998年出任虎城镇党委书记,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因为虎城镇共有有17个行政村、140个村民小组、4.1万多人口,到1997年仅有一条石板路,没有水泥路。村民们无论天晴下雨都是一双草鞋、泥巴裹腿。路不通,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当然就无从谈起。邓平寿动员农民筹资修路,一些人不乐意,告状。上级机关批复:为不增加农民负担,钱要退回。为了全镇人民的利益,邓平寿不惜得罪上级,在县委书记面前大发脾气并大哭一场:“难道中央政策就不考虑老百姓?”为了百姓,这是邓平寿参加工作以来哭的唯一一次。   在邓平寿的领导下,虎城镇硬化了农村公路48条共108公里,其中通村公路17条,

7、通组公路31条,贯通了17个村120个组,100%的建制村和85%的组通水泥路,提前三年实现全镇100%行政村通公路的目标,直接受益群众近4万人。修了那么多路,也有不少老板试图行贿,都被邓平寿很策略地退了回去。为了杜绝行贿风,所有施工路段都实行全民监工办法,即路修到哪里,就让哪里的百姓到现场监督管理,施工方无法偷工减料。这一招让基建老板彻底断绝了行贿念头。   古人云,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正是由于邓平寿彻底摒弃了私心杂念,一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