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鳟幼鱼小瓜虫病治疗试验

金鳟幼鱼小瓜虫病治疗试验

ID:7334903

大小:32.4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2-11

金鳟幼鱼小瓜虫病治疗试验_第1页
金鳟幼鱼小瓜虫病治疗试验_第2页
金鳟幼鱼小瓜虫病治疗试验_第3页
金鳟幼鱼小瓜虫病治疗试验_第4页
金鳟幼鱼小瓜虫病治疗试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鳟幼鱼小瓜虫病治疗试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金鳟幼鱼小瓜虫病治疗试验金鳟幼鱼小瓜虫病治疗试验 杨成辉,隋波   摘要:用1%盐+500pp瓜虫灵,再分别加入100ppm、200ppm、300ppm甲醛溶液配制三种混合药液浸泡金鳟苗3-6小时;用1%盐+500ppm瓜虫灵先浸泡1小时,再把鱼分别加入100ppm、200ppm、300ppm甲醛溶液中再浸泡3小时,用于治疗小瓜虫病。每种药水都浸泡三次,隔天一次。结果显示:用1%盐+500ppm瓜虫灵先浸泡1小时,再把鱼加入300ppm甲醛溶液中浸泡3小时治疗组的效果最好,彻底治愈;1%盐+500ppm瓜虫灵和300pp甲醛溶液

2、混合液浸泡组效果较好,只剩少量幼虫。其它治疗组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小瓜虫甲醛盐混合药液   多子小瓜虫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纤毛虫,对宿主没有严格的选择性,绝大多数淡水鱼都可以被它感染。它寄生于鱼的皮肤、鳍、鳃、口腔、鼻、眼角膜等部位。有些虫体在寄生部位可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故又称白点病。该病流行甚广,世界各地均有流行。感染此病的鱼焦躁不安,摄食减少,鳞片脱落,尤其是鳃部寄生后引起鳃部组织增生,粘液分泌过多,呼吸困难最后导致病鱼大批死亡。   治疗小瓜虫的报道中,多以贡制剂,孔雀石绿,甲醛,亚甲基蓝,辣椒和生姜合剂等来杀

3、死虫体。上述药物中,虽然贡制剂、孔雀石绿、亚甲基蓝杀虫效果较好,但已被国家列为水产禁药,不能使用;单纯使用甲醛杀体表的虫体效果又不理想;辣椒和生姜合剂以及中草药等对小瓜虫的效果又太缓慢。甲醛、盐和瓜虫灵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对小瓜虫具有一定的杀灭效果。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鱼   试验鱼为本院美国金鳟和日本金鳟杂交的F1代鱼。发病时鱼苗为四月龄,平均尾重9.0克左右。两周前用显微镜检查出鱼体上寄生有小瓜虫,被确诊为小瓜虫病。到本实验开始时,鱼体上已经有较多白点,肉眼可见。 1.2试验池及用水   本试验在本院冷水鱼试验室进行。用面积

4、为2.27m2,深度为0.5m的圆形池作为实验池。试验用水为经曝气的地下井水,水温9-10℃,PH为8.5,硬度为11度,DO为7.00-14.00%。 1.3试验方法   将鱼分成8组,每组100尾,放入8个池子中。养殖和治疗水温都为9-10℃。治疗方法为全池泼洒药水。每组鱼均治疗3次,隔一天一次。每组治疗用药情况见表1。 表1各组鱼泼洒药物种类、剂量以及治疗时间 组号 药物种类及用量 时间(h) 1   1%盐+500ppm瓜虫灵+100ppm甲醛溶液 6 2   1%盐+500ppm瓜虫灵+200ppm甲醛溶液 6 3   1

5、%盐+500ppm瓜虫灵+300ppm甲醛溶液 3 4   (1%盐+500ppm瓜虫灵)1h→100ppm甲醛溶液2h 共3 5   (1%盐+500ppm瓜虫灵)1h→200ppm甲醛溶液2h 共3 6   (1%盐+500ppm瓜虫灵)1h→300ppm甲醛溶液2h 共3 7 300ppm甲醛溶液 3 8 无药,对照。   其中4、5、6组鱼消毒顺序是:先在盐和瓜虫灵混合液中浸泡一小时,然后立即将鱼倒入装有甲醛溶液的新池中。 2.结果   治疗结束后,肉眼观察到的白点情况、每组随机镜检10尾鱼皮肤和鳃上的虫体情况见表2。

6、 表2治疗完毕后肉眼观察和镜检鱼的情况 指标 肉眼观察鱼和皮肤 镜检病鱼体表及鳃 组号 鱼活力 摄食情况 白点量 成虫量 虫活力 幼虫量 虫活力 1 强 不爱吃 未变化 有 强 有 强 2 较强 较爱吃 变少 有 弱 有 较强 3 较强 较爱吃 无 无 一 有 弱 4 强 不爱吃 未变化 有 强 有 强 5 强 较爱吃 变少 有 弱 有 弱 6 较强 较爱吃 无 无 一 无 一 7 较强 较爱吃 变少 有 弱 有 弱 8 较强 不爱吃 增多 有 强 有 强   从表2可以看出治疗三次后第6组鱼药物治疗的效果最好,第3组鱼药物治疗的

7、效果较好,其它组效果不明显。 第二次治疗后镜检所有组鱼均有小瓜虫。   第三次治疗后连续7天镜检第6组鱼,均未发现小瓜虫。 3.讨论   小瓜虫感染宿主后,一般会发育成熟才离开,但在外界渗透压改变的情况下,会使虫体过早离开鱼体[1]。而离体的小瓜虫较容易杀死。混合药液中盐的作用就是改变鱼体渗透压,使部分虫体离开鱼体,虫体在水中遇到甲醛溶液,瓜虫灵等杀虫药就会被杀死;而分步杀虫,就是先用盐水浸泡,然后再把病鱼直接倒入甲醛消毒液中。此法效果更好可能是因为鱼体在盐水突然倒入淡水时,由于渗透压的作用,药水会被瞬间渗透进鱼体,同时使位于皮肤和

8、鳃上的虫体也被药水渗透,杀死虫体。   王跃智等[2]研究发现虹鳟鱼在高盐度水体中的成活率很高,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只是当盐度达到3.7%时死亡率才急剧增加;适当速度的盐度变化对金鳟的生长生存几乎没有影响。本试验1%盐度对金鳟来说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