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与“生成”不是“你死我活”

“预设”与“生成”不是“你死我活”

ID:7363675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2-12

“预设”与“生成”不是“你死我活”_第1页
“预设”与“生成”不是“你死我活”_第2页
“预设”与“生成”不是“你死我活”_第3页
“预设”与“生成”不是“你死我活”_第4页
“预设”与“生成”不是“你死我活”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设”与“生成”不是“你死我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预设”与“生成”不是“你死我活”“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生成”对应于“预设”。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只有预设而不见生成。教师期望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不要“节外生枝”,否则就努力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为止……数学课标指出,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内容的开发者。教学不应是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执行的过程,而是持续生成教学内容的过程。它应该突破“预设”的樊笼,变“预设”为“生成与建构”,引导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请看下面《圆的周长》教学片断,由于新旧理念的不同,课堂教学的生成价值不

2、同。教研公开课上,教师在让学生讨论了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后,给学生提供直径不同的圆硬纸片材料,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并这样导入:我们知道正方形周长是边长的4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5★精品文档★倍,那么圆的周长与直径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呢?这个问题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请分组测量圆片,填好实验报告单。这时,居然有很多学生小声地说:“我知道的,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我知道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学生的小声议论,使教师原先精心设计的各个精妙的教学环节与预先设计好了

3、的精心提问,一下子全泡了汤。此时,上课的这位教师有些不自然:是吗,有些同学真聪明!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测量圆的周长与直径,看看圆的周长与直径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填好实验报告单,然后汇报交流。请看另一位教师是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的。教师略带兴奋地说:“请知道圆周长与直径关系的同学举一下手。”结果全班竟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是啊,学生有书,他们已经预习了。接着教师问学生:“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从书上看来的?”“那么你知道书上的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吗?”“不知道”。这时这位教师即时肯定:“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

4、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5★精品文档★大家说得结论是正确的,你们能提前预习,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值得肯定,可是大家却不知道这个规律是怎么得出的,没经过我们自己的验证,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设计几个方案,来验证结论?”“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今天老师就请你们自己当一回老师,你能用手中的这些圆片,以及刚才讨论的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来证明你们刚才说的这个规律吗?”“能!”“好!下面就开始,可以几个人组成学习小组合作验证,看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学具最先证明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教师适时地参与学生的讨论、

5、交流、验证,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逐步概括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与方法。【反思】:面对学生已经知道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这一始料未及的问题,令全班学生和台下听课老师为之瞠目的时候,前一教师一带而过,继续按原来的教学预设组织教学,虽然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教学否定了事实,是对学生活力生成的阻碍、压抑。对同样的问题,后一教师随机应变,及时改变预设的程序,创造性地组织了以上的教学。这既是对学生发现的肯定,更是尊重学生的表现。这样的教学真正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反映了课堂教学的真实自然。【探讨】:生成对应

6、于预设,深陷在“预设”的樊笼里,框得过死,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纯粹的“生成”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5★精品文档★也属空中楼阁,矫枉过正。因此,我们应在预设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与主动建构。1.教案设计:给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课前设定越多,课上学生的自由空间也许就越小。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在设计时往往喜欢面面俱到。教师如何问,学生如何答;什么时候小结,过渡等等,环环相扣,不知不觉间给自己和学生来了个五花大绑!当课堂上学生搭不好长方体、正方体的时候,已经知道了圆周长与直

7、径关系的时候,教学情境与预设不一致的时候,不少教师就感到束手无策,不知应变。因此,我们在教案设计的时候,就不妨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2.教学流程:在生成中即时“变奏”教学过程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因此,教学中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这些意外,或许其中就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如在课堂上,面对有的小组搭不好长方体、正方体这一意外,如果教师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及时改变预设的程序----“让我们一起找找原因怎

8、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5★精品文档★样”?教学效果是否会更好?这样,我们的教案、我们的教学必将在动态生成中峰回路转,更趋完善。3.探究方案:在生成中适时“调整”新课程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但课堂上我们却常常陷入尴尬的境地。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地探究,提高40分钟的效率,我们常常主动地帮助学生设计好探究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