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谈课设计之二

《林海》谈课设计之二

ID:7371669

大小:3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2-12

《林海》谈课设计之二_第1页
《林海》谈课设计之二_第2页
《林海》谈课设计之二_第3页
《林海》谈课设计之二_第4页
《林海》谈课设计之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林海》谈课设计之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林海》谈课设计之二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林海》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课文通过描写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和作者的联想,表达了对大兴安岭的喜爱赞美之情。文章开头,写作者刚进入大兴安岭的感受,第一次讲到这个悦耳的名字是那样的亲切与舒服。接着分岭、林、花三个方面描写了大兴岭的景物特点——兴安岭的“岭”多而温柔,兴安岭的“林”多似海,兴安岭的“花”多而美丽。在作者的眼里,兴安岭简直成了一位善于打扮的姑娘——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作者由眼前大兴安岭的外在美很自然地联想到它的内在美,揭示出它美得并不空洞——它为祖国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木材,与建设结为一体,第二次讲到了叫

2、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最后,作者由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巧妙地从“兴安”之名联想到兴国安邦之义,第三次讲到了使人感到亲切舒服。三次“亲切舒服”,感情逐步升华。全文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作者对大兴安岭深深的爱,无不充满着作者的真情实感。作者的这种情感正是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实表现,因此,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2★精品文档★  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中,有一个重要的编写特点,那就是围绕一个读写训练重点按“组”来编,每组一般由“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四个部分组成。《林海》所在的十一

3、册第七组也不例外。在“导读”中,它明确地指出了本组的读写训练重点是学习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组3个“课例”《一夜的工作》、《林海》、《第一场雪》都是学生具体感知怎样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极好凭借,“读写例话”总结了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方式方法,“基础训练”提供了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实践机会。根据组的读写重点,教学《林海》,应着重要使学生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在体会作者情感升华的基础上,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掌握写景抒情、联想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排和课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和小学语文教材调整意见,本课例制订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体会作者

4、逐步升华的感情,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6自然段。  3.教学重难点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2★精品文档★  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和学习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式方法是教学重点,体会三次“亲切舒服”所表达的逐步升华的感情是教学难点。  4.课时安排  本课计划3课时完成,由于本课例仍然是由“预习”、“课文”、“思考练习”三个部分组成的,教学时,第一课时紧扣“预习”,整体感知课文,第二、三课时紧扣“思考练习

5、”,深入学习课文;最后回归整体,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  5.教具准备  中国地图、大兴安岭录像带,写有“预习”题和“思考练习”1、2、3题的投影片。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所采用的主要教法是“组的教学法”。优化教学过程,重在优化教法,而“组的教学法”本身就是经过优选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与新教材相伴而生、相辅相成的。为了最大限度地运用组的教学法,使《林海》的课堂教学真正能做到省时高效、减轻负担,还得要辅之以“情感教学法”,通过电教媒体、感情朗读、民主交流等手段,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组的教学”研究方案中明确指出:“高年级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关键学段,应充

6、分运用教材编排优势,着眼于‘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2★精品文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教材编排优势是什么?除了紧紧围绕读写训练重点按“组”编排外,每组之间还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这一优势就为迁移规律的运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学生学习《林海》宜采用正迁移学习法,把在其他组和本组第一个课例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用于阅读实践,从而优化课例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形成知识整体。  三、说教学程序  根据编者的意图,如何使教路、学路、文路和谐统一,同步进行呢?从组的教学实际出发,教学《林海》这一课例我作了这样的尝试

7、——紧扣“预习”、”课文”、“思考练习”这三个组成部分,抓住“亲切舒服”这条情感主线,组织课堂教学。  (一)紧扣“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林海》的“预习”包括两个内容,第一个是简介与课文有关的人、事、物、景;第二个是提出具体的预习要求。  1.紧扣“预习”的第一个内容揭示课题。  出示中国地图,这样揭题:“同学们,我们学习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在小兴安岭的西边,内蒙古高原的东部,我国还有另一处森林宝库——大兴安岭。一代文学大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