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说书的传承与保护探析

陕北说书的传承与保护探析

ID:73809408

大小:1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12-26

陕北说书的传承与保护探析_第1页
陕北说书的传承与保护探析_第2页
陕北说书的传承与保护探析_第3页
陕北说书的传承与保护探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陕北说书的传承与保护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陕北说书的传承与保护探析【摘要】文章概述了陕北说书的发展史及面临的挑战,探讨如何做好陕北说书的保护和传承:利用大众媒体和小众媒体;推进说书艺人进驻旅游景区说书活动;做好静态保护工作;推广陕北说书电影与电视剧的制作;用经济资助的方式推动陕北说书的延续;放开视野建设陕北说书文化馆会剧场。【关键词】陕北说书;文化;传承与保护;继承陕北说书是黄土高原民间非常流行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形式。通常说书艺人怀抱琵琶或三弦说古道今。但是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这一传统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面临严重的存亡挑战。说唱艺术不仅仅涉及到唱腔,而且还涉及到伴

2、奏音乐的变化,但是陕北说书在当代多元化的音乐时代环境中,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已经濒临消亡的边缘,因此对民间艺术形式的保护和发展是当务之急的任务。一、陕北说书的发展史陕北说书是一代又一代说书人流传下来的,所以陕北说书人是陕北说书继承和演绎的主要实施者。最早的陕北说书流传于今陕西西北部榆林、延安等地,其说唱形式颇受农民的喜爱,在农村有坚实的群众基础。[1]在陕北自由、豪放的文化环境中,加之不理想的地理和气候环境,是该地域居住人民的一种发泄和呐喊的文化,即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形成了陕北说书。陕北说书是流行于陕北农村的民

3、间叙事诗。据考证,陕北说书兴起于秦汉、盛行于唐宋、风靡于明清。可见在明末清初陕北说书相当的盛行。由于陕北地处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差,交通条件落后,加之自然环境恶劣,自古就有“九塞岩险第一,延绥五路之襟喉,三秦之要区,孤悬绝漠,控制诸边,古今之雄镇也”之称。由于该地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并且处于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叉区,所以经多元民族文化融合,经历历史的发展和延续,长期以往的形成多种民俗文艺活动形式。其中陕北说书是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民间艺术形式,目前已经保留其完整的说唱程序和固定的说唱仪式,对我们研究陕北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4、最初陕北说书的表演是由盲人的行乞手段演变而来,将穷苦盲人运用到陕北民歌的演唱中,后期又融入道情、信天游等的曲调,形成了演唱长篇故事的说书形式。通常陕北说书是由陕北说书艺人采用陕北方言自说、自唱的叙述历史事实、个人传记等民间趣事。到20世纪30-40年代,张竣工、韩起祥成为陕北说书发展和改革的代表人物。[2]由于延安的新书运动促进了陕北说书在书体上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后,民间艺术自由,自主发展的时期,陕北说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改革,不论在书体、书调、说书组织、配乐各个方面都有改革。由于韩起祥、张俊功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