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工作漫谈

班级管理工作漫谈

ID:7413260

大小:3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2-15

班级管理工作漫谈_第1页
班级管理工作漫谈_第2页
班级管理工作漫谈_第3页
班级管理工作漫谈_第4页
班级管理工作漫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班级管理工作漫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班级管理工作漫谈马克思说:“必须完全保持纪律,否则一切都会陷入污泥中”。铁的纪律,是任何团队组织形成强大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因此,强化纪律要求、规范学生行为对于提高学生成绩至关重要。那么如何管理、如何规范呢?我认为应从群体教育和个别教育两大方面入手。  一、强化群体规范教育  群体规范教育,就是为了告诉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会有什么后果、惩罚。群体规范一旦形成,便要求成员遵守它、服从它。教育学生遵守班规校纪,一是*强制手段,二是*影响学生心理来实现,二者缺一不可,当然在操作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一开始就压出褶儿来”。为了给以后的工作扫除障碍

2、,迅速形成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班集体,每接手一个新班级的开始工作至关重要。(1)开好第一次班会。第一次班会是在学生报到当天开,讲清纪律要求,包括一日常规、课堂常规、自习要求、出勤制度、请假制度等。比如规定自习课不得交流:说话、传纸条、打手势等都是交流方式,都容易导致自习秩序混乱,破坏学习氛围,因此必须明确处罚条例,违反者严肃处理。使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了会有什么后果,从而起到警示、约束作用。(2)言出必行,令行禁止。纪律约束条例制定后,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否则就是一纸空文。纪晓岚有句名言很有道理:刑罚之第一要义在于使受刑者深感其痛。对于违纪者必须按规定严肃处理,只有深深刺痛他

3、才能震撼他。所谓“响鼓就得重锤敲”,隔靴搔痒,无济于事。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世上有两种原本自由的人是不自由的,一是军人,二是学生。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学生亦然。  2、“无威严不足以立权威”。班级管理工作要做到事半功倍、卓有成效,必须树立教师权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搞好学科教学,赢得学生认可。教学始终是老师的生命线,教学质量不高就难以赢得学生的尊重,其权威性也将大打折扣。(2)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班级管理不怕严,怕严而不公,不公则不能服众。(3)身体力行,以身示范。我们要求学生早7:20、午2:20到班,班主任也应尽量按时到班以垂范学生、鼓舞学生。过去几年中,我每天坚

4、持按时到班,包括周六日,这样学生就不敢也不好意思迟到。迟到反映的是学生精神的懈怠,这是学习的大忌,必须严抓。(4)与学生保持距离。老师与学生在法律上、人格上是平等的,但在管理中老师是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学生在接受管理中就要服从。当然这里我并不否定教师的服务职能。  3、创建自己的班级文化。学校有校训,班级也应有班训,它是班级文化的浓缩,可有效的对学生实施心理影响。我所带班级第一学期的板报主要内容就是班训和纪律要求,目的就在于以此对学生施加心理影响,时刻警醒他们。我们的班训包括劝学、品质修养两方面内容,即:敬业、责任、服从、诚实;自信、顽强、勤奋、守纪;多读、深思、虚心、躬行。利用

5、班会解读其内涵,使学生真正领悟,在学习、品质修养方面形成好的作风。此外,利用历史教学、集体活动、时政新闻等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队协同、拼搏向上精神,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关于纪律要求我的班级始终有四条训诫,即所谓“四条高压线”:不得打架斗殴、不得干扰教与学、不得携带手机、小说、随身听、管制刀具等学习无关物品入校、不得涉足网吧、舞厅、游戏厅等不宜场所。上述四条都是严重违纪、影响恶劣,若有违反必严肃处理。以此警示我的学生自觉守纪,也有利于防止恶性事件发生。  4、勤转、多看、深思、细察,防患于未然。师生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壁垒,所以老师通过学生了解的班级情况是

6、有限的、也未必及时。因此,作为班主任必须多深入班级,善于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学生思想尚未成熟,生活经验积累也不充分,因此班中偶发事件难以避免。偶发事件当然带有突发性,要求班主任迅速作出判断并作出相应处理。偶发事件有的适合个别处理,耐心的做思想工作;有的适合通过集体活动形式解决,若以集体活动形式解决就不能就事论事,要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概括性,如“勿以恶小而为之”、“于细微处见精神”等,这样才能起到整体规范教育的作用。  我们强化群体规范教育,并非要“管死”学生,首先没有这个必要,其次你也根本管不住。目的在于通过这种强化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当习惯成自然时,我们的

7、目的就达到了,所谓不求人人都成材,但求人人都成人。  二、努力作好个别教育工作  班级工作中应贯彻一条原则,即平行原则,即班级既要教育集体,又要通过集体活动、优良的风气、正确的舆论教育个人。只有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达到教育目的。我这里的个别教育,特指对两头“冒尖”的学生即优秀生和后进生的教育。在个别教育中,目前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对于优秀生有的班主任易忽视;二是对后进生有的班主任往往因畏难而放弃,忽视和放弃都是不对的。因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