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研究

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研究

ID:7440921

大小:37.2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2-15

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研究_第1页
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研究_第2页
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研究_第3页
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研究_第4页
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研究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研究内容摘要近年来,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课题研究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走访少管所在押犯、类型分析、数据核对、情况归纳等方式,就青浦区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情况、原因、特点开展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闲散青少年 违法犯罪 预防 对策建议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一)研究背景据青浦区有关部门XX年11月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区目前16-25周岁闲散青少年约有9500人(泛指不做工、不种田、以及中学未毕业辍学生)。25周岁以下本地青少年刑事案件

2、1998年101起;1999年135起,同比上升33.7%;2000年165起,同比上升22.2%。从我区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来看,一是团伙抢劫案增多,具有暴力倾向;二是违法犯罪手法从原来的小偷小摸、打架斗殴发展到智能型、流窜型、技术型作案;三是重大恶性案件(如有预谋的故意伤人)时有发生;四是违法犯罪对象趋向低龄化;五是涉及毒品及卖淫嫖娼案件明显增多。(二)概念界定农村的闲散青少年,相对城市而言,较难界定。本文将闲散青少年界定为:一年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时间不上课、不做工、不种田,总是闲逛在社会上的农村青少年,以及城镇的待业、下岗青年。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一)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家庭环境

3、恶劣众所周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一个人最可以依靠的人生港湾。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心理情绪和社会行为。譬如对“16-18周岁”年龄段的闲散青少年来讲,家庭监护条件的好坏以及教育方法的是否得当,对他们的心理、品德、爱好、理想和行为举动都有极大的影响。而有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大多是家庭结构遭到破坏,或父母离异,或父母中一个已亡,或父母有残疾和重病在身,使其无人管教,放任自流。例如,××镇胡××,父亲残疾,母亲重病在身,他从小缺乏管教,12岁就会抽烟喝酒,并教唆比他更小的学生逃学、逃夜,被学校老师称为“害群之马”。一到16周岁,该生便作为大龄生退学,从此更肆无忌惮,成为偷窃、打

4、群架和敲诈小学生钱财的“恶少”。又如,××镇李×,成家后由于嗜赌成性,妻子弃他而去,离婚后的他更不务正业,整天闲逛,经常小偷小摸,而成为当地一个不安定因素。另外还有一些家长只拼命挣钱,对子女放任不管或管教不严,有的向子女灌输不良意识,经常在子女面前谈论道德口味低下的故事,有的家长则对子女娇纵溺爱过度。2、社会交往不良闲散青少年往往受到家属、邻居、亲朋和社会上其他人有意无意的歧视,感到缺乏温暖和理解,从而容易产生到外边去寻找朋友的欲望,一旦被社会上不良分子拉拢、腐蚀,就必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例如,××镇钱××、陈××经常和有犯罪前科的张×厮混,一次在张×的教唆下,竟然结伙盗窃某五金厂的铜

5、制品及原料而成为阶下囚。3、学校教育存在缺陷学校是教育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阵地,但由于相当一部分学校尚未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所以一部分学习上有困难、成绩低下的学生得不到热情关怀和及时帮助,逐渐成为“双差生”,即行为习惯上也产生了不良倾向,并进一步妨碍了学业,因此形成了恶性循环。例如,××中学陶××,小学时成绩尚可,但升入初中后,一时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再加上父亲生病和家离学校较远等原因,成绩明显下降,并开始出现旷课。由于班主任比较年轻,又缺少爱心,对该生不但不热情帮助,反而时有讽刺挖苦的言行,使陶×产生对立情绪,最后初中尚未毕业便退学回家,闲荡在社会上。4、公

6、共娱乐场所的负面影响目前,青浦城区及各农村集镇舞厅、茶庄、卡拉ok厅、电子游戏机房、电脑网吧比比皆是。这些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大多不到位,而对闲散青少年又有较大吸引力,故不少青少年在这些地方学会抽烟、喝酒、打架、交女朋友……并由此衍生盗窃、流氓斗殴、抢劫,甚至吸毒、贩毒等各种犯罪行为,其中有的是被流氓团伙教唆、胁迫、引诱造成的。5、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面对“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重”、“家庭结构突变”、“价值观念异化”等现实问题,一部分青少年产生种种不适应,从而引发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这恰恰是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镇一位20周岁女青年由于父亲去世,母亲改嫁

7、,从而产生严重的自闭心理,继而得了忧郁症。她一方面不愿同亲戚、邻居交往,一方面又结交了一个品行不良的男朋友,并染上了毒瘾。6、社会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在有违法犯罪行为的闲散青少年中,相当一部分是有犯罪前科的。对刑满释放或劳教释放的青少年,由于社会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因此对于他们回归社会而必须“配套”解决的就业、就学、住房、婚姻等问题,往往会遇到障碍。而对于这一群体的帮教工作,虽然社会各方面已越来越关注了,但总体上流于形式的多。(二)有违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