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俄罗斯痹证范围高发病艾灸治疗配穴规律知识发现研究

面向俄罗斯痹证范围高发病艾灸治疗配穴规律知识发现研究

ID:75333120

大小:18.79 MB

页数:120页

时间:2024-02-04

上传者:笑似︶ㄣ無奈
面向俄罗斯痹证范围高发病艾灸治疗配穴规律知识发现研究_第1页
面向俄罗斯痹证范围高发病艾灸治疗配穴规律知识发现研究_第2页
面向俄罗斯痹证范围高发病艾灸治疗配穴规律知识发现研究_第3页
面向俄罗斯痹证范围高发病艾灸治疗配穴规律知识发现研究_第4页
面向俄罗斯痹证范围高发病艾灸治疗配穴规律知识发现研究_第5页
面向俄罗斯痹证范围高发病艾灸治疗配穴规律知识发现研究_第6页
面向俄罗斯痹证范围高发病艾灸治疗配穴规律知识发现研究_第7页
面向俄罗斯痹证范围高发病艾灸治疗配穴规律知识发现研究_第8页
面向俄罗斯痹证范围高发病艾灸治疗配穴规律知识发现研究_第9页
面向俄罗斯痹证范围高发病艾灸治疗配穴规律知识发现研究_第10页
资源描述:

《面向俄罗斯痹证范围高发病艾灸治疗配穴规律知识发现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DISSERTATION论文题目面向俄罗斯痹证范围高发病艾灸治疗配穴规律知识发现研究作者姓名KharinAnton学科专业生物医学工程指导教师洪文学教授2017年12月 中图分类号:学校代码:10216UDC:密级:公开工学硕士学位论文面向俄罗斯痹证范围高发病艾灸治疗配穴规律知识发现研究硕士研究生:KharinAnton导师:洪文学教授申请学位:工学硕士工程领域:生物医学工程所在单位:电气工程学院答辩日期:2017年12月授予学位单位:燕山大学 ADissertationinBiomedicalEngineeringSTUDYONTHEKNOWLEDGEDISCOVERYOFTHERULESOFACUPOINTSAPPLIEDINMOXIBUSTIONTREATMENTOFTHEBI-SYNDROMEDECEASESWITHHIGHINCIDENCEINRUSSIAbyKharinAntonSupervisor:ProfessorHongWenxueYanshanUniversityDecember,2017 燕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面向俄罗斯痹证范围高发病艾灸治疗配穴规律知识发现研究》,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在燕山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除已注明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已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字:日期:年月日燕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面向俄罗斯痹证范围高发病艾灸治疗配穴规律知识发现研究》系本人在燕山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燕山大学所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不得以其它单位的名义发表。本人完全了解燕山大学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燕山大学,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摘要摘要在俄罗斯,随着社会经济和工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少的人注重锻炼身体。同时由于俄罗斯天气寒冷的地域特征以及人们在锻炼时采用不正确的方式,导致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在俄罗斯高发病排到第三位。俄罗斯痹证高发病的治疗与康复已经成为重要课题和研究的热点。根据中医理论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属于痹证范围。在中国对痹证范围疾病早就开始使用艾灸疗法。艾灸疗法作为中医领域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与汤药,针刺一起称为中医学三大疗法。在临床上,灸法常被用来治疗风证,寒证,湿证等多种证型,经常来治疗慢性久病。艾灸治疗有止痛,消炎的作用,具有直达病所的特点,并且该方法治疗高效、便捷且无副作用。所以,从中医文献数据中挖掘关于治疗痹证疾病的知识具有提升治疗水平的价值,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知识发现,从而提升人们对治疗痹症范围疾病的了解,干预降低俄罗斯高发病频率,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偏序结构理论是建立在形式概念分析基础上的,在人类认知事物哲学原理指导下,以大数据知识发现为研究目标,以描述属性间关系和区分对象为基本目的而构建的一套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理论。属性偏序结构图作为可以多角度反映数据属性之间关联的可视化工具,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发现事物的普遍性;作为可以挖掘事物特异性的对象偏序结构图,可挖掘数据对象属性间相似度。本文以俄罗斯痹证高发病和薛立功教授的《430种疾病针灸解表》中的痹证疾病数据为数据源,在整理数据基础上生成关于痹证范围疾病的证型,症状,穴位的形式背景。使用偏序结构理论生成偏序结构图并对不同的证型选穴,穴位归经和穴义,症状与证型关系进行了知识发现研究。得到的研究成果对于在俄罗斯应用中医艾灸疗法治疗痹证范围疾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关键词:偏序;痹证;艾灸;用穴规律;知识发现;俄罗斯高发病I AbstractAbstractAccordingtothesocial,economicdevelopmentandprogressinRussiainrecentdecades,mostpeoplehaveaninactivelifestyle.Somewilloccasionallydoexercises;however,theactivitydoesnotfollowthesafetytechnologyandoftenleadstoinjuries,withtheclimateelement,togethercausesthemusculoskeletalsystemdiseaseinRussiarankedthirdinthelistofhighincidence.Thetreatmentofmusculoskeletaldisordersisanimportantissueandrecentlyhasbecomeahottopicinmanystudies.InChina,thetreatmentofmusculoskeletaldisordershasbeenwellexploredinancienttimes.AccordingtothetheoryofTCM,musculoskeletalsystemdiseasesbelongtotherangeof“Arthralgiasyndrome”(orBi-syndrome).MoxibustiontherapyhasbeenusedinChinaintheareaofdiseasesofthissyndromeforalongtime.Moxibustionisanessentialcompon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ithherbalmedicineandacupuncture,areknownasthethreeprimarytherapies.Inclinicalpractice,Moxibustionisusedtotreatdeficiencysyndrome,severesyndrome,Yinsyndrome,andmainlyforchronicprolongedillnessanddeficiencyofYangQi,gassubsidence,andotherdiseases,aswellasdiseasepreventionandhealthcare,longevity,etc.Moxibustiontreatmenthasanalgesic,anti-inflammatoryeffect,withdirectinfluenceondiseasecharacteristics,itisasimplemethod,economicalandefficient,withnon-toxicsideeffects.Therefore,theknowledgeextractionofthetreatmentBi-syndrome(arthralgiasyndrome)fromtheChinesemedicalliteraturedatahasthehighvalueofimprovingthetreatmentlevel.Toimprovepeople'sunderstandingofthetreatmentofarthralgiadisease,reducetheoccurrencefrequencyofRussia'shighincidencedisease,andcontributetoRussiansocietyandeconomy.Thetheoryofpartialorderstructureisasetofdataminingandknowledgediscoverytheory.Whichisbasedontheanalysisoftheformalconceptandguidedbytheprincipleofhumancognitivephilosophy,withtheknowledgediscoveryfromlargedataastheresearchgoal,anditisaimedtodescribetherelationshipbetweenattributesandtheobject.Theattributepartialorderstructurediagramcanreflecttheuniversalityandspecificitybetweendataattributes.Itsmostsignificantadvantageliesintheabilitytodiscovertheuniversalityofthings,whileobject-basedstructuregraphscanreflectthesimilaritybetweendataobjectsandthespecificexpressionofdataobjects,anenormousadvantageofwhichistheabilitytodiscoverthespecificityofthings.III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ThispaperisbasedonthesyndromeofArthralgia(Bi-syndrome)datafromthe"430kindsofdiseases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table"ofProfessorXueLigongandobtainstheformalconcepttablesofsyndromes,symptoms,andacupointsintherangeofdiseasesrelatedtoArthralgiasyndrome(Bi-syndrome).Thepartialorderstructurediagramgeneratedaccordingtopartialorderstructuretheoryandtherelationshipsbetweensymptomandsyndrome,differenttypesofsyndromesandacupointshavebeenstudiedinthispaper.Keywords:Partialorder;Bi-syndrome;Moxibustion;Acupointrule;Knowledgediscovery;Russia'shighincidenceIV 目录目录摘要....................................................................................................................................IAbstract...............................................................................................................................III第1章绪论.....................................................................................................................11.1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11.2国内外研究现状....................................................................................................21.3论文主要研究内容........................................................................................................4第2章理论基础.................................................................................................................62.1前言........................................................................................................................62.2属性偏序结构图相关理论.....................................................................................62.3形式背景中属性的特征定义................................................................................82.4属性偏序结构图的构图.......................................................................................102.5本章小结..............................................................................................................13第3章痹证范围疾病选穴规律知识发现方法研究.......................................................143.1前言......................................................................................................................143.2痹证范围疾病选穴的形式背景提取..................................................................143.3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163.3.1痹证范围疾病治疗用的主穴知识发现....................................................163.3.2痹证范围疾病治疗配穴知识发现............................................................273.3.3痹证范围疾病治疗结筋点知识发现........................................................363.3.4用穴和结筋点归经知识发现....................................................................453.4本章小结..............................................................................................................50第4章病证-症状规律知识发现.....................................................................................514.1前言......................................................................................................................514.2病证与症状的形式背景提取..............................................................................514.3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524.3.1病证与主症规律知识发现........................................................................524.3.2病证与兼症规律知识发现........................................................................614.4本章小结..............................................................................................................65第5章痹证用穴穴义关联知识发现...............................................................................665.1前言.......................................................................................................................665.2用穴与穴义的形式背景提取...............................................................................66V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5.3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675.3.1治疗痹证疾病主穴穴义关联知识发现....................................................675.3.2治疗痹证疾病配穴穴义关联知识发现....................................................725.4本章小结..............................................................................................................75第6章俄罗斯痹证高发病用穴规律知识发现...............................................................766.1前言.......................................................................................................................766.2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776.2.1俄罗斯痹证高发病用穴规律知识发现....................................................786.2.2俄斯痹证高发病用穴归经知识发现........................................................806.2.3俄罗斯痹症高发病症状知识发现............................................................816.2.4俄罗斯痹证高发病用穴穴义知识发现....................................................846.3本章小结...............................................................................................................85结论.................................................................................................................................86参考文献.............................................................................................................................87附录.....................................................................................................................................9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109致谢...............................................................................................................................110作者简介...........................................................................................................................111VI 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目前在俄罗斯高发病排名第三名。肌肉骨骼系统包括以下常见疾病: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肌肉萎缩症类的疾病,痛风,红斑性狼疮,关节损伤、脱位,软骨病,滑膜炎等。据统计2015年,俄罗斯有1650万人患有肌肉骨骼系统类疾病,占全国成人的13.5%。从2000年至2015年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患者数量增加57%。以上统计数字与实际仍有所偏差,很多人虽然感到关节痛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没[1-5]去看病而没有算入统计数字中,因此实际患者数量更多。一些学者的研究使用询问方法来调查,发现俄罗斯成人有32%有四肢关节痛的症状。目前肌肉骨骼系统病人中有26%是膝关节炎疾病患者,一共429万人,从2000年至2015年增加171%,占所有成人的3.4%。膝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常见于以关节软骨损害为基本特征,以慢性疼痛和膝关节功能障碍为症状表征,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随着年龄而增加。肌肉骨骼系统病人中有2%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共28万人,15年内增加8%,占所有成人的0.24%。大部分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仍处于工作年龄,而得病以后10-15年内90%患者便会丧失劳动能力,其中1/3变成残疾人,因此类风湿关节炎严重危害人体身体健康且对社会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占所有成人的0.34%,大约有40万患者,每年增加2-3%,其中大部分是年龄处在15-30岁的人。红斑性狼疮疾病患者占所有成人的0.1%,其中大部分是年龄处在18-35岁的女性。肌肉骨骼系统病人中有7%是痛风患者。大部分[6]患者是男性40-60岁。中医学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红斑性狼疮都属于“痹证”范畴。痹证是由于人体受寒、湿等外界影响造成经络阻塞、气血不畅,导致肢体沉重、麻木等[7,8]一系列病症的表征。对于类风湿关性节炎,西医主要以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和缓解病抗风湿药来治疗,规范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并达到长期临床缓解,药物安全性亦较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长期用药毕竟存在一定药物副作用的风险。许1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多患者因恐惧药物副作用反应或经济原因而不能坚持长期服用西药维持治疗以致病情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可以用于治疗膝关节炎的方法有很多,目前主要分为两部分,即: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需要长期服用消火镇痛类药物,但长期服用消火镇痛类药物导致的消化道副作用严重威胁着生命。手术是在非手术疗法无效时采用的最后手段,并非首选治疗方法,并且手术疗法对于大多患者是很难被接受的治疗方法。强直性脊柱炎主要以非甾体抗炎药配合免疫制剂或者止痛药达到短期缓解的效果。红斑性狼疮疾病也主要是以非甾体抗炎药和抗疟药来进行治疗[9,10,11]。而中医里很早就开始对痹证疾病使用艾灸疗法。艾灸疗法作为是中医学领域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与汤药、针刺并列为中医三大疗法。在临床上,灸法的治疗范围很广,经常用于慢性久病的治疗,如阳气不足、中气下陷等病证,在保健方面,[12-16]灸法治疗也备受关注。但灸法的作用和适应症并不仅局限于此,如《医学入门》所言:“寒热虚实,皆可灸之”。艾灸治疗有止痛,消炎的作用,具有直达病所的特点,而且方法简便,经济有效,无毒副作用。[17]本课题主要把薛立功教授编著的《430种疾病针灸解表》一书作为数据来源,针对艾灸治疗痹证临床用穴的知识发现进行初步探究。把俄罗斯痹证高发病和艾灸结合到一起,拟运用中医学的痹证理论,中医学的针灸和艾灸治疗方法理论,偏序结构理论,将中医艾灸的治疗痹证疾病的选穴表现在属性偏序结构图上,并且从中发现艾灸穴位配伍规律特征。为俄罗斯治疗痹证高发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也可提高中医艾灸在俄罗斯的普及度。1.2国内外研究现状在俄罗斯对身体穴位的研究从19世纪才开始。19世纪中,俄罗斯P.A.Charukobskiy医学教授首次提出“针刺”疗法,1845年A.A.Tatarinov医生仔细地介绍了针刺治疗方法。P.L.Korinevskiy、P.Pyasetskiy、A.Y.Violina也提出针刺疗法。苏联时期,V.V.Korsakov、E.S.Vyazmenskiy教授运用了针刺疗法。1957年I.I.Rusetskiy教授、G.Vorgalik教授、E.D.Tikochinskaya教授、M.K.Usova教授出版了《针刺和艾灸治疗方法程序准则》,并开始进行临床实验。从此俄罗斯开始发展对于针刺和艾灸等中医治疗方法,其中针刺治疗方法被普遍应用。1971年苏联卫生部提出“针刺疗法培养方案和采用“,俄罗斯的针刺疗法知识又进一步发展。1978年针刺疗法更名为2 第1章绪论“反射治疗”,包括针刺为主,艾灸、针灸、电针等疗法,并出版《反射治疗培养[18,19,20]方案》。大部分研究表明反射治疗具有镇痛等作用,对很多疾病有长期治疗良[21,22]好的疗效。21世纪俄罗斯很少主要研究反射治疗,一般都用于其他疗法的配合[23,24]治疗,这些研究显示刺激穴位对疾病具有止痛、安全、方便等好处。研究者结[25]论提出疗程时间、治疗频率、间隔频率、配合其他疗法都跟疗效有密切联系。在中国早就发现人体的穴位并提出相关理论和治疗方法。中医的针灸学最早出现在《皇帝内经》,而艾灸历史源远流长,第一次是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中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非常流行。[26-32]在中国研究治疗痹证方法有很多。其中灸疗法具有最好的效果。在诸多应用艾灸治疗痹证疾病的报道中,以温针灸疗法应用最为广泛。艾灸通常可以用于治疗痹证疾病,且疗效较好,其中涉及道的方法众多,有疤痕灸、温和灸(包括悬灸、雀啄灸、艾灸盒灸)、温针灸、隔物灸,大部分情况下也采用灸法配合其他疗法一起进行治疗,诸如推拿、物理疗法、药物疗法等。德国的数学家Wille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形式概念分析(简称FCA)。FCA是概念之间关联关系的基本研究工具。其主要思想是:从形式背景(formalcontext)数据中获取形式概念,以及形式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一种以形式概念为元素的格结构:概念格(conceptlattice)。总结来说,FCA是一种从形式背景建立概念格,并进行知识发现和数据分析的数学工具,它已经被成功运用到知识发现、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软件工程、可视化、信息检索、在线分析等多个领域。[33,34]洪文学教授团队在形式概念分析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数学属性偏序原理,创新性地提出了可多层次、变尺度、多角度挖掘概念间普遍、特异性规律表达的可视化工具——偏序结构图。相比于Hasse图,偏序结构图是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变尺度地挖掘隐藏在概念之间的关联关系,且可视化效果更优。偏序结构理论已在中[35][36][37]医诊疗知识发现、英语语言学等领域得以应用。王翠英等应用形式概念分析[38]和偏序结构理论对社会关系网络进行研究;靖鲲鹏等应用偏序结构理论对本型灾[39,40,41]情多元信息可视化进行研究;屈华、郝小飞等应用偏序结构理论对《伤寒论》[42]进行研究,发现隐藏的知识;赵海斌对针灸临床配穴进行研究与知识发现;樊凤[43]杰对中药方剂配伍规律进行研究与规律提取。3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1.3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如下,图1-1清楚地表达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图1-1研究内容关系树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提出研究问题,介绍俄罗斯高发病的现状;然后对国内国外进行总结,介绍俄罗斯穴位研究现状,中国痹证疾病治疗研究现状及介绍形式概念分析和偏序结构图的研究现状和应用领域。第二章:理论基础。主要介绍偏序结构理论,提出相关的定义,最后给出一个简单的例子。第三章:痹证范围疾病选穴规律知识发现方法研究。本章里利用偏序结构图的方法对痹证疾病治疗选穴和结筋点进行研究。构建基于病证与主穴,病证与配穴,4 第1章绪论病证与结筋点形式背景并生成相应的属性及对象偏序结构图。从层次,出现频次,特征,相似性和覆盖性五种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与知识发现。最后做出用穴和结筋点归经分配分析。第四章:病证-症状规律知识发现。本章主要内容是对痹证疾病出现的主症和兼证进行分析与知识发现。做出病证-主症及病证-兼证形式背景,并生成相应的偏序结构图。分析薛立功教授一书中痹证疾病的症状与病证关系,症状与症状关系。对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第五章:痹证用穴穴义关联知识发现。本章主要对在治疗痹证疾病过程中所用的穴位的功效进行分析与知识发现。第六章:俄罗斯痹证高发病用穴规律知识发现。本章中主要针对俄罗斯痹证三种高发病进行分析与知识发现。在前章做的工作基础上做出各种形式背景,并生成相应的偏序结构图。结论:对本文整体进行总结,阐述本文做的主要工作过程和成果。5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理论基础2.1前言从中医文献里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意义的内容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数据来源的书里很多信息具有隐含关联关系。为了得到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的目标本研究将偏序结构理论作为主要理论基础。属性偏序结构(AttributePartialOrderStructure,APOS),是在形式概念分析(FormalConceptAnalysis,FCA)基础上,以大数据知识发现为研究目标,以认知心理学为导向,以属性和对象间的覆盖关系为研究对象,而构建的一套用于聚类、分类和知识[44]发现的粒计算理论。然而,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构建的形式背景中属性和对象数目急剧上升,FCA应用中概念生成的时间及内存消耗越来越大,概念格结构也变得极为复杂,导致各概念之间的关联及层次关系不清晰,很难被人理解和解读。此外,FCA中所涉及的数学理论相对高深,很难为普通用户所掌握,不利于其被更为广泛地应用。因此,基于FCA的理论和思想,燕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洪文学教授,提出了[45,46]以偏序形式结构理论为基础的偏序结构图。偏序结构图可以分为两种:属性偏序结构图(AttributePartialOrderStructureDiagram)和对象偏序结构图(ObjectPartialOrderStructureDiagram)。其中,属性偏序结构图着眼于研究形式背景中属性对对象的覆盖关系,可用于发现属性的普遍程度及关联关系,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发现事物的普遍性;而对象偏序结构图则着眼于研究形式背景中对象对属性的覆盖关系,可用于发现对象的普遍程度及关联关系,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发现事物的特异性。这两种偏序结构图,从不同的覆盖角度,为分析形式背景中属性及对象之间的关联及层次关系,奠定了基础。2.2属性偏序结构图相关理论KUMI={,,}定义2.1用三元组表示形式背景,U表征对象集合,用M表征属性集合,用符号关系I表征上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则三者构成了一个三元数组,我们称这个三元数组为一个形式背景。在形式背景中交叉表某个对象包含某个属性,比如在表2-1中,以对象o2为例,对象o1具有的属性有A1,A3。6 第2章基础理论表2-1形式背景A1A2A3A4o1XXXo2XXo3XXo4XXXo5X定义2.2对于一个形式背景KUMI={,,},其中对象集为Uuuu={,,...,},属性集12n为Mmmm={,,...,}。12k设yMÎ,gy(){|=uuUuyI"Î,(,)}Î(2-1)表示属于属性集合M的对象集合。设xUÎ,fx(){|=mmMxmI"Î,(,)}Î(2-2)表示具有对象x的属性集合。将单独属性y扩展为集合Y,满足关系YMÍ;将单一对象x延拓到对象集合X,且满足关系XUÍ,则称下列集合:gY(){|=uyYuUuy"ÎÍ,,(,)}ÎI(2-3)属性集合Y对应的对象集合,集合:fX(){|=mxXmMxmI"ÎÍ,,(,)}Î(2-4)为对象集合X对应的属性集合。定义2.3若M与N是两个集合,则它们的笛卡尔乘积MN´中的任何一个子集RMNÍ´,R表示二者之间的二元关系。如果aMbNÎÎ,具有关系R,可记作aRb。定义2.4集合M上元素具有以下几种性质:(1)自反性xRx;(2)反对称性xRy且yRx,则有xy=;(3)传递性:xRy且yRz;通常,符号“£”可表示集合上的偏序关系,当xy£且xy¹时我们记作x!y。定义2.5在形式背景KUMI={,,},倘若有AUBMÍÍ,,则以下条件成立:中fA(){=mMuAumIÎ"Î|,(,)}Î(2-5)7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gB(){=uUmBumIÎ"Î|,(,)}Î(2-6)gB()==AfAB,()倘若A与B使得同时成立则,可用(A,B)表示概念,其中A表征外延,B来表征内涵。2.3形式背景中属性的特征定义定义2.7形式背景KUMI=(,,)中,M为属性集合,若存在属性mMÎ,满足条A件,即:fm()=U(2-7)A则称属性m为当前背景的最大共有属性。其中在K中可能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多个A最大共有属性,最大共有属性也可能为空集f。定义2.8在形式背景KUMI=(,,)中,若属性mmmM,,...,Î满足如下条件:01kgm()()Ígm(2-8)i0其中,ik=1,2,...,,且k³2,则属性m为属性集合的共有属性。0定义2.9给定的形式背景KUMI=(,,),若存在如下条件:gm()1=(2-9)k即某个属性仅对应一个对象,则称m为该形式背景下的独有属性。k定义2.10在形式背景KUMI=(,,)中,假如不存在属性m满足:imMmÎ-(2-10)jifm()()Ìfm(2-11)ji则称属性m是当前形式背景下的末元属性。i定义2.11对于给定的形式背景KUMI=(,,),若属性mi和属性mk同时满足:gm()(),()()!"gm==UgmgmÆ(2-12)ikik其中,ik¹,则称mi和mk在该形式背景下为一对矛盾属性。定义2.12对于给定的形式背景KUMI=(,,),mm,,...,mMÎ是其中一些属性,若12k这些属性使得以下公式成立:k"gm(),()()(;0,ii==Ugm!gmjijijkÆ)¹£(2£-13)i=1则称属性mm,,...,m互为互斥属性。12k定义2.13对于给定的形式背景KUMI=(,,),属性mmM,Î,其中ij¹,如果能ij满足如下条件,即:gm()(),()()()()!gm¹ÆgmËgmÙgmËgm(2-14)ijijji属性mi与mj为互不包含属性。8 第2章基础理论定义2.14对于给定的形式背景KUMI=(,,),有存在两个属性mi、mj,如果满足:gm()()Ígm且ij¹(2-15)ij则称属性mi是属性mj的伴生属性。定义2.15对于一个给定的形式背景KUMI=(,,),mi是mj的伴生属性如果找不到属性mMÎ,满足如下条件:kgm()()()ÍÍgmgm(2-16)ikj那么可以将属性mi称作属性mj的最近伴生属性。定义2.16对于一个给定的形式背景KUMI=(,,),(,)M£是属性偏序集,属性mMÎ,属性mMÎ,并且满足如下条件,即:ijmm=-(2-17)jifm()()Çfm=Æ(2-18)ij则称属性m是属性m的非。ji定义2.17在形式背景KUMI=(,,)中,已知(,)M£是属性偏序集,属性{,,,......}mmmmÎM,并且满足如下条件,即:123nfm()()().......()++++=fmfmfmG(2-19)123nfm()()()......()ÇÇÇfmfmÇfm=Æ(2-20)123n则称属性m、属性m….属性m是当前的形式背景的属性补集。12n定义2.18对于一个给定的形式背景KUMI=(,,),其中(,)M£是属性偏序集,设两个属性mi,mj,若满足如下条件:fm()()Ëfm;ij同时fm()()jiËfm存在,则两个属性:属性mi、属性mj互相为互不包含属性。定义2.19在形式背景KUMI=(,,)中,若属性m是属性m的伴生属性,则应满足:ji{gGgmIÎÎ(,)ji}Í{gGgmIÎÎ(,)}(2-21)即:fm()()Ífm(2-22)ji那么就可以称两个属性:属性mi与属性mj有伴生关系。同样的,如果满足:{gGgmIÎÎ(,)ji}{gGgmI=(,)ÎÎ}(2-23)即:fm()()=fm(2-24)ji则属性m和属性m叫做属性对。ji9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定义2.20在形式背景KUMI=(,,)中,如果属性m、m,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ij即:(a)fm()()Ífmij(b)找不到属性m,使得条件同时满足:fm()()Ífm且fm()()Ífmkikkj则称属性mi为属性mj的最近伴生属性。定义2.21在形式背景KUMI=(,,)中,其中集合UU£是一个类独有属性的集合,1而gmU()£,但gmU()Ç=,其中ÆU是指U以外的任一个其它的类,则称m是1pp1U类的独有属性。12.4属性偏序结构图的构图设属性偏序结构图是一种可多层次、多角度挖掘数据内部结构关联的可视化方法,其构图原理是基于人类认知事物的哲学思想出发,就是挖掘事物之间的共性和[47]特性。图2-4中所示的是从人类学习认识的哲学角度出发的属性偏序图的构图原理,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共有两个方向的尺度坐标,其中一个是横向的表示对象的尺度坐标,另一个是纵向的表示属性尺度坐标。属性反映的是事物的特性,在属性坐标尺度中,结合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来看,离原点越近的值代表事物的宏观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普遍性,远离原点代表事物的微观性也就是事物特异性。在属性偏序图中,“最大共有属性”、“共有属性”和“独有属性”是构成属性偏序图的关键所在,下面给出具体的定义和解释为属性偏序图生成做铺垫。对于给定的一个形式背景KUMI=(,,),存在对象集合为Uuuu={,,...,},且12kk³2,属性集合为Mmmm={,,...,}且n³0,可采用以下方式生成属性偏序结构图12n[48]步骤:(1)最大共有属性顶层定理:首先计算出形式背景KUMI=(,,)下的最大共有属性m,将m置于顶层,其中可能出现多个最大共有属性。00(2)之后计算下的共有属性以及独有属性:计算所有共有属性{,,mm...,}m和11121k独有属性{cc,,...,c}以及相对应的二元关系,与m构成纵向连线,采用如下规则。11121p0若该层有序节点与m节点满足如下关系:0kp!!gm()11ii!gc()=U(2-25)ii==11连接与顶层节点连线,否则k条有向边连接到在最底层节点。其中:kpkUgm=-!!()11ii!gc()(2-26)ii==1110 第2章基础理论universality(共性)individuality(个性)object(对象)macro最大共有属性(宏观)共有属性独有属性共有属性独有属性micro(微观)共有属性独有属性attribute(属性)图2-4属性偏序结构图的构图思维(3)在二元对象属性关系节点{,,AA...,}A,计算上层共有属性下的共有属性mm12mk{mm,,...,m}和独有属性{cc,,...,c}及其对应二元关系节点组tt++1,11,2t+1,itt++1,11,2t+1,j{AA,,...,A}和{AA,,...,A},每个独有属性的二元组节点mt++1,1mt1,2mt+1,ict++1,1ct1,2ct+1,j{AA,,...,A}计算独有属性{cA,cA,...,cA}及其二元关系节点cc12cptt++1,11,2t+1,p{Ac,Ac,...,Ac}。若上层节点{,,AA...,}A与其共有属性节点tt++12t+pmm12mk{mm,,...,m}和独有属性节点{AA,,...,A}间满足:tt++1,11,2t+1,icc12cjkp!!gm()()()ti++1,!gcti1,=gmjj,(Î1:k)(2-27)ii==11进行连线,否则,将有i条有向边与最底层节点连接,kpigm=()jt-!!gm()++1,it!gs(),(1,ijÎ1:)k(2-28)ii==11(4)若没有新的属性出现则停止计算,否则重新计算步骤(3);(5)结束算法。经过分析属性偏序结构图的构图方法,采用具体实例说明构图的过程,采用表2-2所示的Bodiesofwater的形式背景进行属性偏序图的构造,方法如下:11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表2-2主页中的Bodiesofwater形式背景A1A2A3A4o1XXXo2XXo3XXo4XXXo5X(1)在表中可以直观看出来,最大共有属性m=f,最大共有属性的节点为0{f,12345678},位于第0层;(2){A,B}是在m下计算得到的共有属性,没有独有属性存在,可采用{A,1234}、0{B,5678}表示两个节点,两个节点位于第1层,分别建立与m的纵向连线;0(3){C,D}是在A下计算得到的共有属性,无独有属性存在,对应节点为{AC,12}、{AD,34},从A向两个节点引线。同理,在B下计算共有属性得{C,D},无独有属性存在,那么得到对应节点为{BC,56}、{BD,78},与B建立连线,节点位于第2层;(4){E,F}在AC下计算得到的独有属性,无共有属性存在,对应节点为{ACE,1}、{ACF,2},同样建立与节点之间的线,{E,F}是在AD下计算的独有属性,无共有属性存在,对应节点为{ADE,3}、{ADF,4},分别建立纵向连线,在BC下计算两个独有属性{E,F},无共有属性存在,对应节点为{BCE,5}、{BCF,6},同理可以建立纵向连线,此外第三层还有在BD下计算独有属性{E,F}对应的节点{BDE,7}、{BDF,8};(5)添加ACE、ACF、ADE、ADF、BCE、BCF、BDE、BDF与末尾节点之间的纵向连线后就可以得到属性偏序结构图如图2-5所示。φ,12345678A,1234B,5678AC,12BC,56AD,34BD,78ADE,3BCE,5BDE,7ACE,1ACF,2ADF,4BDF,8BCF,6ABCDEF,φ图2-5Bodiesofwater的属性偏序结构图12 第2章基础理论2.5本章小结本章从形式概念分析基本原理出发,结合数学属性偏序基本原理提出了形式背景中属性的相关概念定义,如最大共有属性、共有属性、独有属性、伴生属性等等,为下一章节对痹证范围疾病的配穴知识发现规律提供理论基础。接着给出了属性偏序结构图的基本构图方法并给出实例加以分析。可以看出,偏序结构图具有层次清晰,结构简单,连线无交叉的特点,相比于传统概念格更具有知识可视化优势。13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痹证范围疾病选穴规律知识发现方法研究3.1前言本文把薛立功教授编著的《430种疾病针灸解表》一书作为来源。薛立功教授通过分析大量的中医文献,在多年临床经验基础上,应用中医辨证理论、针灸等理论,罗列了430种常见疾病,将每种疾病证型(简称病证)的治疗取穴都用表格表现出来,方便阅览,并为本研究的形式背景的提取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如图3-1所示本章流程结构。图3-1痹证选穴知识发现流程3.2痹证范围疾病选穴的形式背景提取在薛立功教授编著的《430种疾病针灸表解》一书中,记载痹证疾病135类,272个证型。本文以该书为数据源,构建形式背景,以属性偏序图为工具,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所记载的痹证进行知识发现。(1)以痹证疾病证型(简称病证)作为对象集合,治疗痹症疾病过程中用的所有主穴作为属性集合,生成基于痹证疾病的主穴形式背景,如表3-1所示一部分,构建14 第3章痹证范围疾病选穴规律知识发现方法研究相应的属性偏序结构图,进而对治疗痹症所用主穴进行知识发现;(2)以痹证疾病证型作为对象集合,治疗痹症疾病过程中用的所有配穴作为属性集合,生成基于痹证疾病治疗用的配穴形式背景,构建相应的属性偏序结构图,进而对治疗痹症所用配穴进行知识发现;(3)以痹证疾病证型作为对象集合,治疗痹症疾病过程中用的所有结筋点作为属性集合,生成基于痹证疾病治疗用的结筋点形式背景,如表3-2所示一部分,构建相应的属性偏序结构图,进而对治疗痹症所用结筋点进行知识发现;(4)以十四归经作为对象集合,治疗痹证疾病过程中用的所有主穴/配穴作为属性集合,生成基于痹证疾病治疗用的主穴/配穴形式背景,如表3-3所示一部分,构建相应的属性偏序结构图,进而对治疗痹症所用主穴/配穴的归经进行知识发现;(5)以十四归经作为对象集合,治疗痹证疾病过程中用的所有结筋点作为属性集合,生成基于痹证疾病治疗用的结筋点形式背景,构建相应的属性偏序结构图,进而对治疗痹症所用结筋点归经进行知识发现。具体的符号见附录表1和2。表3-1病证-用穴形式背景合谷曲池太冲冲阳阳陵泉阴陵泉...a11111a21111a3a4a5111...表3-2病证-结筋点形式背景肩髃次肩髎次举肩次巨骨次冈外臑会次......i111i211111i3111i411111...15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表3-3用穴-归经形式背景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足手少阳足厥阴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胆经肝经...合谷1曲池1太冲1冲阳1阳陵泉1...3.3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3.3.1痹证范围疾病治疗用的主穴知识发现3.3.1.1基础主穴在薛立功编著的《430种疾病针灸表解》一书中薛教授选取了156个的不同穴位作为主穴对166种疾病证型进行针灸治疗。图3-2给出了病证-主穴属性偏序结构图。其中每一条支路表示一个或几种疾病,共有109条支路,每个节点表示治疗疾病所用的主穴。a)左半部分16 第3章痹证范围疾病选穴规律知识发现方法研究b)中间部分c)右半部分图3-2病证-主穴属性偏序结构图17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按照偏序结构图理论可知,在偏序图中节点出现的层次越高共性越大。从层次角度来看,图3-2所示的第一层主穴有:足三里、太溪、合谷、阳陵泉、阴陵泉、扶突、阿是穴7个穴位,这7个穴位构成群结构(又称簇集),因此,这7个穴位是治疗痹症的主要穴位。图3-2中的位于第一层除了7个主穴外还有13个穴不构成群结构,分别是:风池、风市、肩井、肾俞、血海、膝盖、臑会、环跳、昆仑、阴谷、极泉、举肩、神堂。位于偏序结构图第一层的20个主穴中,有7个穴构成簇集(图上用圈来表示),它们所包含的对象(疾病证型)数量较多,具有普遍性。图3-3主穴-病证对象偏序结构图图3-3是病证-主穴对象偏序结构图,图中以节点为病证,支路为治疗疾病所用的主穴。从图中可以清晰地发现治疗痹症常见的穴位。图中支路越长表明主穴普遍性越大,说明该穴为常用穴位。本文参考前16名,如表3-4所示:18 第3章痹证范围疾病选穴规律知识发现方法研究表3-4常见穴位排序穴名出现频次足三里59太溪52合谷46肾俞44大肠俞42命门41三阴交40风池37阳陵泉31风市30阴陵泉29阿是穴24肩井24血海22肩髎22中府22图3-2上的对象偏序图中的16位主穴有11个也出现在属性偏序图中的第一层的20个穴位中,据此可以得出以下11个穴位是薛教授治疗痹症的常用基础主穴:足三里、太溪、合谷、肾俞、风池、阳陵泉、阴陵泉、风市、阿是穴、肩井、血海。3.3.1.2独有主穴从偏序图中我们可以根据偏序理论发现一些独有属性。形式背景中如果某一个属性只属于一个对象,该属性称为独有属性。图3-3病证-主穴对象偏序结构图中支路表示属性(主穴)节点表示对象(病证)。如果某一条支路只有一个节点就说明对应的主穴是独有主穴,如图3-5所示。19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图3-4部分治疗痹证疾病用穴独有主穴通过分析,从图3-3病证-主穴对象偏序图我们可以发现,治疗痹证疾病用穴有以下的独有主穴:内庭穴、行间穴出现在a5{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湿热下注},殷门穴、直立穴在g13{腘绳肌损伤:风寒湿痹},间使穴在L11{腕管综合征:风寒湿痹},大椎穴在h3{菱形肌损伤:风寒湿痹},肩贞穴在i10{大圆肌及大圆肌腱下滑囊损伤:风寒湿痹},飞扬穴在j9{腓外侧间隔综合征:风寒湿痹},阴廉穴在q1{髋关节脱位:风寒湿痹},腕骨穴在f4{尺神经损伤:肘下损伤},大都穴在n27{姆外翻:风寒湿痹},复溜穴在n9{跖管综合征:风寒湿痹},志室穴在o1{颈椎病:肝肾亏损},腰眼穴在r1{臀上皮神经炎:风寒湿痹}天突穴、俞府穴在k1{胸锁关节挫伤与脱位:风寒湿痹},肘髎穴在f15{肘关节脱位:风寒湿痹},梁门穴在m23{膝脂肪垫炎:风寒湿痹},人迎穴、意舍穴、胸乡穴、食窦穴、周荣穴在h1{翼状肩胛:风寒湿痹}。3.3.1.3主穴穴对及穴组在《430种疾病针灸表解》中有一些穴位在治疗过程中经常配伍使用。我们对穴对和穴组做如下定义:定义3.1在某一条支路出现的两个穴位称为穴对,出现2个以上的称为穴组。定义3.2某一些相邻支路具有相同的疾病较多且不同疾病较少就可以称为穴对或穴组。而它们共同疾病数量C与不同疾病数量D的比值E不得超过0.25。E=C/D,E£0.25符合定义3.1的部分穴组,如图3-5所示:20 第3章痹证范围疾病选穴规律知识发现方法研究图3-5部分符合定义3.1的治疗痹证疾病用的主穴穴对和穴组通过分析对象偏序结构图我们可以得到符合定义3.1的有13个穴对和3个穴组,如附录表5所示。其中“京骨-申脉”穴对出现在13种疾病证型治疗过程中。除了j13{腓骨肌肌腱脱位:风寒湿痹}以外其他疾病都是踝、足部疾病的。并且具有外伤或受风寒湿邪、劳伤筋骨等使痰湿交阻而加重病情的情况。京骨穴可以清热散风、宁[49]心安神,而申脉穴活血理气、宁志清神,一起使用对治疗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图3-6符合定义3.2的治疗痹证疾病用的主穴穴对和穴组符合定义3.2的治疗痹证疾病用穴主穴穴对和穴组如图3-6所示,通过分析对象偏序结构图3-6能得出来符合定义3.2的主穴穴对和穴组。一共有7个穴对和3个穴21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组,如附录表5所示。其中“命门-大肠俞”穴对出现在41种疾病治疗过程中。而除了a7{强直性脊柱炎:风寒湿痹}和a3{大骨节病:风寒湿痹}以外其他疾病都是肌肉疾病(肌类疾病)。“三阴交-肾俞”穴对出现在39程中。其中除了o1{颈椎病:肝肾亏损}以外其他都是肌肉疾病(肌类疾病)。由于两个穴对都出现在治疗肌类疾病过程中我们可以把这四个主穴作为对象集合,把它们对应的疾病证型作为属性集合,从而构建新的形式背景并生成属性偏序结构图,如图3-7所示为部分属性偏序结构图。在图3-7中我们能清楚地发现四个穴位之间的差异和相同。图中e40以上的节点表示具有相同的疾病证型有37个,不同的有8种病证,所以我们可以计算E=8/37=0.2,说明“命门-大肠俞”穴对和“三阴交-肾俞”穴对可以称为一个穴组。命门穴具有固精壮阳,培元补肾功能;大肠俞穴疏调肠胃,理气化滞;三阴交[49]穴健脾利湿、调和肝肾;肾俞穴益水壮火、明目聪耳。我们认为在治疗过程中用穴位穴组和穴对能够更加治疗的效果。图3-7穴组之间的差异对象偏序结构图22 第3章痹证范围疾病选穴规律知识发现方法研究3.3.1.4簇集结构及子集结构图3-2中一共有109条支路。从图3-2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层的一些基础用穴构成比较大的簇集,一共有七个,如图3-8所示。以{足三里}为顶点和{合谷}为顶点构成的簇集结构包含支路最多(绿色线区域和紫色线区域),每簇集包含28条支路。此外,还有以{太溪}为顶点的簇集结构(橘色线区域),以{阳陵泉}为顶点的簇集结构(黄色线区域),以{阴陵泉}为顶点的簇集结构(灰色线区域),以{阿是穴}为顶点的簇集结构(碧绿色线区域)和以{扶突}为顶点的簇集结构(深蓝色线区域)。图3-8簇集结构如果把每个簇集单独分析出来,我们会发现在每个簇集里第一层属性覆盖该簇集的所有对象,根据定义2.7该属性是这个簇集的最大共有属性。图3-9以足三里穴构成的簇集23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如图3-9所示,以{足三里}为顶点构成的簇集包括28条支路,又包含59种疾病。其中大部分是肌类疾病,并且有35种疾病是风寒湿痹证型的,19种是横络卡压证型的,1种是痰湿痹阻证型的,1种是正虚邪恋证型的,1种是湿热蕴阻证型的,1种是心肾亏损证型的,1种是肝肾亏损证型的。图中的每条支路表示某一些疾病的治疗用穴主穴规则。我们能看到以“四白-风池-三阴交-命门-大肠俞-肾俞-太溪-足三里”的主穴集合治疗疾病证型的数量是最多的,该穴位集合应用在治疗11个肌类疾病过程中。从图3-9我们也会发现簇集里的子集结构。以{足三里}为顶点的簇集包括2类较大的子集结构,如图3-10所示。图3-10以足三里构成的簇集的子簇集结构第1类子群结构是以{三阴交-命门-大肠俞-肾俞-太溪-足三里}为顶点,包括12条支路,又包含34种疾病,都是肌类疾病,说明该穴位集合是治疗34个肌类疾病的核心主穴。第2类子群结构以{曲泉、膝眼、膝关、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为顶点,包括4条支路,又包含8种疾病。这些疾病都是出现在膝部,并且也都是风寒湿痹证型的。说明该穴位集合是治疗8个膝部风寒湿痹证型疾病的核心主穴。24 第3章痹证范围疾病选穴规律知识发现方法研究图3-11以合谷构成的簇集以{合谷}构成的簇集如图3-11所示。28条支路包含42种疾病,其中37种疾病是风寒湿痹证型的,3种气滞血瘀证型的,1种湿热下注证型的,1种寒湿瘀阻证型的。图3-11中的每条支路表示某一些疾病治疗的主穴的用穴规则。为了进一步分析核心主穴用穴规则,截取以{合谷}为顶点的属性平偏序结构图,共构成的簇集包括2类较大的子集结构,如图3-12所示。第1类子集结构是以{阿是穴-合谷}为顶点构成的,包括14条支路,又包含15种疾病,都是风寒湿痹证型的手部疾病,说明{阿是穴-合谷}是以上疾病的核心主穴。第2类子集结构是以{臑会-秉风-肩髃-肩髎-肩井-合谷}为顶点构成的,包括4条支路,又包含15种疾病,其中12个是风寒湿痹证型的,3个是气滞血瘀证型的,同时都属于肩部疾病。说明该穴位是15种疾病证型的核心主穴。同理可以得出来以{申脉-京骨-光明-昆仑-太溪}为顶点构成的簇集包括12种疾病,都是风寒湿痹证型的,并都属于踝、足部。说明{申脉-京骨-光明-昆仑-太溪}是这些踝、足部疾病的核心主穴。以{阴陵泉}构成的簇集包括6种疾病,都是风寒湿痹证型的,除了j3{跖肌断裂:风寒湿痹}以外其他都属于膝部疾病。说明{阴谷、内膝眼、血海、阴陵泉}是6种疾病的核心主穴。以{阿是穴}构成的簇集包括7种疾病,其中5个是风寒湿痹证型的,1个是横络卡压证型的,1个是早期证型的。以{阳陵泉}构成的簇集包括12种疾病,都是风寒湿痹证型的。并且除了q3{股骨软骨病:风25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寒湿痹}、j1{胫腓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风寒湿痹}和j5{小腿三头肌的损伤与痉挛:风寒湿痹}以外其他9种疾病属于膝部疾病。图3-12以合谷穴构成簇集的子集结构此外,截取以{阳陵泉}为顶点构成部分属性偏序结构图加以分析核心用穴规律,通过图3-13可以分析得到:该子集结构是以{外膝眼-陵后-风市-阳陵泉}为顶点构成的,包括4条支路,又包含8种疾病,都是风寒湿痹证型的并且都是在膝部出现的疾病,说明该穴位集合是治疗这些疾病证型的核心主穴。图3-13以阳陵泉穴构成簇集的子集结构26 第3章痹证范围疾病选穴规律知识发现方法研究3.3.2痹证范围疾病治疗配穴知识发现在薛立功教授《430种疾病针灸表解》中的治疗痹证范围疾病过程中用穴包括141个配穴。我们将痹证范围疾病的证型作为对象集合,配穴作为属性集合,从而构建出基于病证与配穴形式背景并生成偏序结构图来进行分析和知识发现。3.3.2.1基础用穴配穴图3-14给出了病证-配穴属性偏序结构图。其中,每条支路表示一种病证或几种病证,一共有155条,共分为270种病证。每个节点表示治疗病证所用的配穴。a)左半部分b)中间部分27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c)右半部分图3-14病证-配穴属性偏序结构图从图3-14中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层穴位有25个,其中构成簇集结构的有8个穴位(图上用圈表示):陵下、膝眼、内关、心俞、华佗夹脊、肩内陵、合谷、四渎;不构成簇集结构的有17个穴位:阴陵泉、地机、阳陵泉、三阴交、天柱、肩髎、中府、扶突、举肩、秩边、神门、天府、志室、泽下、曲泽、支正、泽前。图3-14属性偏序结构图中,采用圆圈标注的为构成簇集的元素,展现图中共为九个簇集,均位于属性偏序结构图的第一层,展现了构成簇集的特定属性的普遍性,但有些未构成簇集的属性元素出现在第一层中仍具有配穴参考价值,因此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分析结果,仍需要参考这些穴位的整体出现次数。此外,为了更加细致挖掘特殊属性的普遍性和特异性,通过病证-配穴对象偏序结构图(见图3-15)加以分析。图3-15中的每个节点表示病证,每条支路表示一个穴位或几个穴位。根据偏序图理论:支路上具有的元素越多,穴位的普遍性就越大,因此从图3-15中我们可以得出来最常见的穴位,并将其排列于表3-5中,在此本文仅罗列排名前15的穴位。结合图3-14的属性偏序结构图,在第一层穴位中有12个穴位排在表3-5的前15名中,因此可以推测以下12个穴位是薛教授《430种疾病针灸表解》书中治疗痹证疾病的基础用穴配:陵下、膝眼、内关、心俞、华佗夹脊、肩内陵、阴陵泉、地机、阳陵泉、三阴交、天柱、肩髎。28 第3章痹证范围疾病选穴规律知识发现方法研究图3-15病证-配穴对象偏序结构图表3-5常见穴位排列穴名出现频次穴名出现频次陵下73华佗夹脊46膝眼67三阴交45阴陵泉60陵后43内关59天柱39膝关56天髎37地机54肩髎37阳陵泉53肩内陵37心俞5129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3.3.2.2独有配穴根据定义2.9独有属性可知,从图3-15中可以发现独有配穴,是指在某种疾病中仅出现一次的配穴,体现图中即为某条之路上仅包含一个节点,如图3-16所示,采用圆圈标注独有配穴,在图3-15中我们得出所有的独有配穴有:孔最穴在f17{旋前圆肌综合征:风寒湿痹};肘尖穴在f11{肱骨外上髁炎:风寒湿痹};青灵穴在i31{肩关节挛缩综合征:气滞血瘀};冈外穴在i10{大圆肌及大圆肌腱下滑囊损伤:风寒湿痹};支沟穴、侠溪穴在a5{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湿热下注};天枢穴在e3{废用性肌类疾病(废用性肌萎缩):风寒湿痹};居應穴在g4{股四头肌损伤:横络卡压};风市穴、上风市穴在q1{髋关节脱位:风寒湿痹};紫宫穴在k1{胸锁关节挫伤与脱位:风寒湿痹};水泉穴、复溜穴在n10{跖管综合征:横络卡压};气冲穴在g2{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横络卡压};厥阴俞穴、水道穴在e2{红斑狼疮:心肾亏损};曲泉穴在m26{髌腱炎和髌腱腱围炎:横络卡压};公孙穴、膀胱俞穴、太白穴在a6{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寒湿瘀阻};建里穴、脾俞穴、胃俞穴在a2{类风湿关节炎:正虚邪恋};大杼穴、膏肓穴、神堂穴、噫嘻穴、膈关穴在i30{肩关节挛缩综合征:风寒湿痹};玉枕穴在i27{肩胛提肌劳损:横络卡压}。图3-16部分独有配穴标记说明3.3.2.3穴对及穴组根据在3.3.1.3提出的关于穴对和穴组的定义,我们可以从图3-15对配穴穴对和穴组进行知识发现。体现在图3-15中同时出现在一条支路上同时出现的两个配穴称为穴对,同时出现的三个以上的穴位称为穴组,部分符合定义3.1的配穴穴对、穴组,如图3-17所示。30 第3章痹证范围疾病选穴规律知识发现方法研究图3-17部分符合定义3.1的配穴穴对及穴组标记说明通过分析图3-15对象偏序结构图我们可以发现符合定义3.1的有7个穴对和4个穴组,如附录表6所示。其中“少海-小海”穴对出现在8种疾病,而且该穴对经常出现在治疗肘部疾病过程中。少海穴有开启心窍、宽胸舒络功能;小海穴可以散[49]热祛风、宁神定志。该穴对对治疗这八种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又可见“委中-极泉-天宗-夹廉泉“穴组出现在35种疾病证型,且都出现在肌类疾病中。说明该穴组对治疗肌类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委中穴能够清热散风、舒筋通络;极泉穴宽胸宁[49]心、活络止痛;天宗穴舒筋活络、清肃肺气。如图3-18是部分符合定义3.2的配穴穴对和穴组,在此采用标记加以说明。通过分析我们得到6个穴对和2个穴组,如附录表6所示。其中“阴陵泉-膝关”穴对出现在36种病证,大部分是横络卡压证型的膝部疾病;“中府-肺俞”穴对出现在33种病证,都是肌类疾病;而“委中-天柱-天髎-肩髎-极泉-天宗-夹廉泉”穴组出现在35个肌类疾病治疗过程中。31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图3-18部分符合定义3.2的配穴穴对和穴组因为这些穴对和穴组都用在治疗肌类疾病过程中,我们可以把这10个穴位作为对象集合,把肌类疾病病证作为属性集合,从而构建新的形式背景并生成属性偏序结构图,如图3-19所示一部分。从图3-19中我们可以发现该穴对和穴组的之间差异和相同部分,e40节点以上的都是共同的病证。图中能清楚发现,由于疾病e33{糖尿病性肌类疾病:风寒湿痹}、e34{糖尿病性肌类疾病:横络卡压}的出现,造成支路分开,从此可以得出这些穴位符合定义3.2。说明该穴对和穴组可以称为“委中-天柱-天髎-肩髎-极泉-天宗-夹廉泉-中府-肺俞”穴组。图3-19部分穴对和穴组的之间差异说明32 第3章痹证范围疾病选穴规律知识发现方法研究天髎穴能清热解表、通经活络;肩髎穴舒筋活络、通经祛风;中府穴清宣上焦、[49]调理肺气;肺俞穴清热解表、宣肺理气;加上已经提到的穴位功能,我们认为该穴组在治疗肌类疾病能够更加疗效。3.3.2.4簇集结构及子集结构图3-14中一共有155条支路。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层的基础用穴构成比较大的簇集有八个,如图3-20所示。图3-20不同簇集结构划分图从图3-20可以得出,以{陵下}为顶点和{内关}为顶点构成的簇集构包括支路最多(分别红色线区域和黄色线区域),涉及分别包含22条支路和30条支路。此外还有以{膝眼}为顶点的粗及结构(紫色线区域),以{心俞}为顶点的簇集结构(深紫色线区域),以{华佗夹脊}为顶点的簇集结构(灰色线区域),以{肩内陵}为顶点的簇集结构(橘色线区域)和以{合谷}为顶点的簇集结构(绿色色线区域),以{四渎}为顶点的簇集结构(蓝色线区域)。本文主要讨论两个最大的簇集结构。以{陵下}构成的簇集,如图3-21所示局部分割图。一共包含22条支路,又分为73种病证。其中43个是风寒湿痹证型的,30个是横络卡压证型的。图3-21中的每条支路表示某一些病证的治疗用穴配穴规则。我们可以发现以“光明-陵后-阳陵泉-膝关-阴陵泉-膝眼-陵下”的用穴配穴集合治疗病证的数量是最多的,该集合用在治疗8种病证过程中,说明该穴位集合在治疗相关疾病中配伍使用概率较大。从图3-21我们会发现簇集里的子集结构,以{陵下}为顶点的簇集包括3个较大子集结构,如图3-22所示。33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图3-21以陵下构成的簇集结构局部分割图第一类子集结构是以{陵后、阳陵泉、膝关、阴陵泉、膝眼、陵下}为顶点构成的,包括3条支路,又包含21种病证。其中大部分是膝部疾病和踝、足部疾病。说明这些配穴是治疗膝部疾病和踝、足部疾病疾病的核心用穴配穴。图3-22以陵下为顶点簇集的子集结构34 第3章痹证范围疾病选穴规律知识发现方法研究第二类子集结构是以{三阴交、地机、膝眼、陵下}为顶点构成的,包括2条支路,又包含9种疾病。除了j3{跖肌断裂:风寒湿痹}以外其他都是膝部疾病,说明其配穴是治疗9个膝部疾病的核心配穴。第三类子集结构是以{三阴交、地机、陵下}为顶点构成的,包括6条支路又包含20种疾病。其中大部分是膝部疾病,说明其配穴是治疗20个膝部疾病的核心配穴。从图3-22中我们会发现第二类子集结构(黄色线区域)和第三类子集结构(红色线区域)都包含陵下、地机、三阴交三个穴位,我们可以把这两个子集进一步分析,又把病证作为对象集合,配穴作为属性集合,从而构成形式背景并生成属性偏序结构图,如图3-23所示。图3-23陵下的两个子集的属性偏序结构图从图3-23我们可以得出该两个子集结构所包含的29种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都用“地机-三阴交-陵下”这三个穴位,说明该穴位是治疗其29种疾病的核心用穴配穴。以{内关}为顶点构成的簇集结构,如图3-24所示。一共包含30条支路,又分为59种病证。其中28个是横络卡压证型的,26个是风寒湿痹证型的,1个是湿热下注证型的,1个是寒湿瘀阻证型的,1个是肝肾亏损,1个是早期证型的,1个是后期。图3-24中的每条支路表示某一些病证的特异性的治疗用穴配穴规则。我们可以发现以{环跳、秩边、扶突、人迎、肺俞、中府、夹廉泉、天宗、极泉、委中、肩髎、天髎、天柱、华佗夹脊、心俞、内关}的用穴配穴集合治疗疾病的数量是最多的,该集合出现在治疗11种病证过程中。35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图3-24以内关为顶点构成的簇集结构3.3.3痹证范围疾病治疗结筋点知识发现[17]结筋点的病灶多在筋骨之上,对使用结筋点规律知识发现有利于为治疗痹证提供治疗理论依据,将痹症病证作为对象集合,结筋点作为属性集合,从而构建基于痹证病证与结筋点的形式背景并生成属性和对象偏序结构图进行知识发现。3.3.3.1基础结筋点图3-25给出了痹症病证-结筋点属性偏序结构图。图3-25中每个节点表示结筋点,每条支路表示一种病证或几种病证,一共129条支路,共包含195个结筋点和210种痹证病证。从图3-25我们可以得出来共有属性(结筋点)和有较高普遍性的第一层结筋点,采用圆圈标出。36 第3章痹证范围疾病选穴规律知识发现方法研究a)左伴部分b)中间部分37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c)右半部分图3-25病证-结筋点属性偏序结构图从图3-25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层构成簇集的结筋点有7个:肩内陵次、局部取穴、天宗次、扶突次、髌内下、泽前次、陵后次;而不构成簇集的有21个结筋点:髌外下、委阳次、臂中次、肱骨内髁、曲泽次、风池次、神门次、阳谷次、光明次、阳溪次、府舍次、肱骨外髁、泉生足次、失眠前、风市次、天井次、神堂次、掌指1、掌指2~5、相应结筋点。图3-26中的每个节点表示痹症病证,每一条支路表示一个结筋点或几个结筋点。按照对象偏序图规律,支路越长,结筋点的普遍性越大。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最常见的结筋点,本文仅列出普遍性较高的前20名,如表3-6所示。38 第3章痹证范围疾病选穴规律知识发现方法研究图3-26病证-结筋点对象偏序结构图表3-6常见结筋点排列结筋点出现频次结筋点出现频次肩内陵次44巨骨次23局部取穴44泽前次23天宗次43肩前20天髎次39局部结筋病灶点20肩峰39髌外下19肩痛点次36胫骨外髁19扶突次27陵后次19举肩次26陵下次19髌内下24秩边次19胫骨内髁24环跳次19图3-25的第一层结筋点中有7个结筋点位于在排列表前20名中。可称这些结筋点为痹证疾病治疗的基础用结筋点:肩内陵次、局部取穴、天宗次、扶突次、髌内下、髌外下、陵后次。3.3.3.2独有结筋点图3-26病证-结筋点对象偏序图中的每条支路表示结筋点或几个结筋点,每个节点表示痹症病症。我们可以发现有的结筋点只属于一种病证,按照独有属性定义,在此这些结筋点称为独有结筋点,如图3-27所示。39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图3-27部分独有结筋点标记说明从图中我们可得到独有结筋点有30个:颈椎横突1~4在i26{肩胛提肌劳损:风寒湿痹},天鼎次在e30{内分泌性肌类疾病:横络卡压},丘墟下在j14{腓骨肌肌腱脱位:横络卡压},泽前肘部在f4{尺神经损伤:肘下损伤},然谷次在、公孙下在n26{足筋膜间室综合征:横络卡压},大抒次在h4{菱形肌损伤:横络卡压},俞府次在k1{胸锁关节挫伤与脱位:风寒湿痹},肩胛上在h6{冈下肌萎缩:横络卡压},脚骨小头在i2{肩袖损伤:横络卡压},外承扶、上殷门、外殷门、内殷门、直立次、内直立、外直立在g14{腘绳肌损伤:横络卡压},髀枢内在q2{髋关节脱位:横络卡压},承山内、承山外在j6{小腿三头肌的损伤与痉挛:横络卡压},意舍次、肩井次、银口次、胸乡次、食窦次、周荣次在h2{翼状肩胛:横络卡压},髁膝间在m30{髌骨软骨病:横络卡压},膏育俞次、大杼次、肩胛冈在i31{肩关节挛缩综合征:气滞血瘀}。3.3.3.3结筋点对及结筋点组从图3-26中我们清楚地发现某些结筋点经常出现在一起。根据在3.3.1.3提出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来结筋点对和结筋点组。如图3-28所示的是符合定义3.1的结筋点对和结筋点组。通过分析我们得出来了13个结筋点对和11个结筋点组,如附录表7所示。其中{髌内下、胫骨内髁}结筋点对出现频次最多,在24种病证治疗过程中;{失眠前、失眠内、涌泉次、跖趾1~5、失眠次}结筋点组出现频次最多,在8种疾病治疗过程中。符合定义3.2的结筋点如图3-29所示。40 第3章痹证范围疾病选穴规律知识发现方法研究图3-28部分符合定义3.1的结筋点对和结筋点组图3-29部分符合定义3.2的结筋点对和组根据图3-29中粗线表示关系,其中{白环俞次、中臂俞次}结筋点和{盲门次、志室次、肾俞次}结筋点组按照定义3.2不能称为一个组。通过分析从图中我们得出来了6个结筋点对和5个结筋点组,如附录表7所示。其中{天髎次、天宗次}结筋点对出现次数最多在38疾病,而且大部分是肩部疾病;{局部结筋病灶点、秩边次、41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环跳次}结筋点组出现次数最多在19个肌类疾病。3.3.3.4簇集结构及子集结构之前,我们从图3-25得出来的第一层结筋点有7个构成簇集结构的。现在我们主要讨论三个最大的簇集结构。以{肩内陵次}为顶点构成的簇集结构(红色线领区),以{局部取穴}为顶点构成的簇集结构(深蓝线领区),以{髌内下}为顶点构成的簇集结构,如图3-30所示:以{肩内陵次}为顶点构成的簇集包括33条支路,又包含44种病证。其中21个是风寒湿痹证型的,20个是横络卡压证型的,3个是气滞血瘀证型的。属性偏序结构图3-30中每条支路表示在治疗过程中用的结筋点规则。我们可以发现每条支路用在1-3疾病治疗过程中。图3-30病证-结筋点属性偏序结构图的簇集结构图如果把以{肩内陵次}为顶点的簇集结构更深分析出来,我们会发现里面有较大的子集结构,如图3-31所示。该子集结构是以{肩峰、天髎次、天宗次、肩内陵次}为顶点构成的,包括17条支路,又包含29病证。其中,除了k2{胸锁关节挫伤与脱位:横络卡压}以外,其他28个是出现在肩部的疾病。说明这些结筋点是治疗其29种疾病的核心用结筋点。以{局部取穴}为顶点构成的簇集包括5条支路,又包含44种病证,如图3-32所示。其中23个是风寒湿痹证型的,20个是横络卡压证型的,1个是早期证型的。其中除了n32{痛风:横络卡压}、a3{大骨节病:风寒湿痹}、a7{强直性脊柱炎:风寒湿痹}、a9{强直性脊柱炎:风寒湿痹}、L13{腱鞘囊肿:早期}以外其他都是肌类疾病。属性偏序结构图3-25中展现的是每条支路表示在治疗过程中用的结筋点特异性规则。我们会发现,单独用{局部取穴}结筋点频次是最高的,出现在24种病证中。从图7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以{环跳次、秩边次、局部结筋病灶点、扶突次、局部取穴}为顶点构成的子集结构包括3条支路,又包含20种病证且都是肌类疾病类。我们能得出{局部取穴}结筋点和别的结筋点集合经常出现在治疗其肌类疾病过程中。42 第3章痹证范围疾病选穴规律知识发现方法研究图3-31以肩内陵次构成簇集的子集结构图3-32以局部取穴构成的簇集及子集结构图以{胫骨内颗-髌内下}为顶点构成的簇集结构包括17条支路,有包含24种病症,43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如图3-33所示。其都是横络卡压证型的。簇集里每条支路表示用结筋点的特异性规则,我们可以发现,每条支路包含1-3个结筋点。从图3-33我们可以发现簇集里有一个较大子集结构。以{胫骨外髁、髌外下、胫骨内髁、髌内下}构成的子集结构包括10条支路,又包含16个病症。其中都是出现在膝部的疾病。说明该结筋点集合是这些16个膝部病证的核心用结筋点。图3-33髌内下簇集及子集结构图44 第3章痹证范围疾病选穴规律知识发现方法研究3.3.4用穴和结筋点归经知识发现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总称“十四经脉”,是选穴配区的主要依据。十四经脉上分布的穴位对每一条经脉经过的地方和该条经脉归属的脏腑的疾病特定的治疗作用。古人十分重视特定穴在人体调整作用中的特殊地位,近年来的大量实验研究也表明,特定穴的生物物理与非特定穴有显著差异,从而验证了中医学对特定穴在人体生理,病理中所起作用的有关论述。特定穴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且疗效显著。我们成不属于十四经穴的腧穴为经外穴。因其在经外,治疗上有多有奇效,古[50]人又称为“奇穴”、“经外奇穴”。经外穴是以阿是穴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薛立功教授把在古代文献隐藏的知识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而提出结筋病灶点。在书中结筋点按照十二经脉分类。3.3.4.1主穴归经知识发现本文中我们将十四经脉、经外作为对象集合,在治疗痹证疾病过程中用穴的主穴作为属性集合,从而构建基于主穴归经形式背景并生成属性偏序结构图来进行知识发现,如图3-34所示。图中每条支路表示14经脉和经外,每个节点表示主穴。从图3-34中我们可以发现选穴主穴的最多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具有25个穴位,而属于经外的穴位具有20个。主穴归经选穴的排列如表3-7所示:表3-7主穴归经选穴排列经脉主穴次数经脉主穴次数足太阳膀胱经25足厥阴肝经7经外20手太阴肺经6足阳明胃经17手少阳三焦经6手阳明大肠经11手少阴心经5足太阴脾经11手厥阴心包经4手太阳小肠经10督脉2足少阴肾经8任脉1足少阳胆经745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图3-34主穴归经属性偏序结构图经过分析图3-34,我门也可以发现,属于任脉的主穴用的最少,只有天突穴一个穴位。46 第3章痹证范围疾病选穴规律知识发现方法研究3.3.4.2配穴归经知识发现同理,我们将痹证疾病治疗过程中所有用的配穴作为属性集合,从而构建基于配穴归经形式背景并生成属性偏序结构图,如图3-35所示。从图3-35中我们可以发现选穴配穴的最多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具有28个穴位。配穴归经选穴的排列如表3-8所示。经过分析还能得出来选配穴时最少选的配穴属于督脉,只有命门一个穴位。表3-8配穴归经选穴排列归经主穴次数足太阳膀胱经28手阳明大肠经13足阳明胃经13经外11手少阳三焦经9任脉9手太阴肺经8手太阳小肠经8足少阳胆经8足太阴脾经7手少阴心经4手厥阴心包经4足厥阴肝经4足少阴肾经3督脉147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图3-35配穴归经属性偏序结构图48 第3章痹证范围疾病选穴规律知识发现方法研究3.3.4.3结筋点归经知识发现同理,将在治疗痹证疾病过程中所选的结筋点作为属性集合,从而构建基于结筋点归经形式背景并生成属性偏序结构图,如图3-36所示。从图3-36我们可以发现,在治疗痹证疾病过程所选的结筋点中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是最多的,具有38个结筋点。图3-36部分结筋点归经属性偏序结构图从图3-36我们可以得出选结筋点归经的排列,如表3-9所示。表3-9结筋点归经排列经脉主穴次数经脉主穴次数足太阳膀胱经38手阳明大肠经9足少阳胆经23足太阴脾经8足阳明胃经21手太阴肺经8手少阳三焦经18足厥阴肝经7足少阴肾经11手厥阴心包经6手太阳小肠经11手少阴心经549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3.4本章小结本章主要研究关于治疗痹证范围疾病用的主穴、配穴和结筋点规则以及发现基础用穴包含11个主穴、12个配穴、7个结筋点;同时对使用穴和结筋点频率情况进行了发现总结;以及将穴位按照归经分类以进行潜在关联规则发现,其中发现大部分用穴和结筋点均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同时对穴对和穴组结合属性偏序结构图的构图规律和发现方法进行了总结,其中包含20个主穴穴对、13个配穴穴对、19个结筋点对及6个主穴穴组、6个配穴穴租、16个结筋点组;最后通过生成对象偏序结构图对普遍性进行验证并对特殊的穴位如独有穴位等进行了知识挖掘,其中包含23个独有主穴、30个独有配穴和31个独有结筋点。50 第4章病证-症状规律知识发现第4章病证-症状规律知识发现4.1前言痹证之“痹”有“痹病”之意,一般是指受到风寒湿热原因造成人体气血、关节等方[51]面的变化,如闭阻经络,关节疼痛,酸楚,肿胀等。在诊断过程中不同的疾病可能会出现部分相同的症状,也会有疾病自身的特殊的症状,偏序结构图能有助于发现症状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发现其普遍性和特异性,找出痹证疾病的常见主症、常见兼症、独有主症、独有兼证、主症对组以及兼症对组,从而提升诊断的速度和准[52]确性。如图4-1所示的本章流程结构。图4-1症状知识发现流程4.2病证与症状的形式背景提取在薛立功教授的《430疾病针灸表解》中的每种疾病分为几种证型,而不同疾病证型表现的不一样。每种疾病证型有主症,兼症,舌苔脉象三种症状作为诊断依据。51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本章里主要将主症和兼症作为研究对象。薛教授编著的书里痹证范围包括484种不同的主症和兼症。我们将痹证范围疾病出现的主症和兼症作为属性集合,将疾病证型作为对象集合,从而构建出基于病证与症状的形式背景,如表4-1、表4-2为部分形式背景。然后生成属性和对象偏序结构图来进行知识发现。具体的符号意义见附录3和4。表4-1病证-主症形式背景z2z11z15z16z10z79......o21o3111111p11p2111111...表4-2病证-兼症形式背景...j50j51j52j53j54...i5111i6111i711i81i91...4.3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4.3.1病证与主症规律知识发现4.3.1.1常见主症薛教授《430种疾病针灸解表》书中关于痹证范围疾病的症状属于主症的一共有384种不同症状。图4-2给出了病证-主症对象偏序结构图。52 第4章病证-症状规律知识发现图4-2病证-主症对象偏序结构图图4-2中每条支路表示主症,每个节点表示病证。根据偏序图理论:支路上具有的元素越多,主症的普遍性便越大,因此从图4-2中我们可以得出来痹证疾病最常见的主症,并将其排列于表4-3中,在此本文仅罗列排名前20的主症。从图4-2可知,z1{长期不愈}为痹证疾病最常见主症,又是痹证疾病的普遍特点。表4-3常见主症排列主症出现频次主症出现频次z1{长期不愈}79z11{可及条索}29z12{麻痛常向膝及小腿足z2{屈伸受限}6929背放散}z3{可触及痛性结节和条z13{常向股与小腿甚至足5427素}背放散}z4{功能受限}44z14{麦氏征(-)}27z5{膝功能受限}41z15{久痹不愈}22z6{每因受凉加重}36z16{反复发作}20z7{肌力下降}36z17{膝髌麻木或肿痛}20z8{偶伴足趾、小腿冷痛}31z18{常向足背放散}19z9{偶伴足趾冷痛}31z19{伴足趾冷痛}18z10{触珍痛重}31z20{伴疼痛偃硬}184.3.1.2独有主症从图4-2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独有主症。图4-2中有一些支路只包含一个节点,说明某个主症只出现在1种疾病证型,从而可以得出该主症是独有主症。图4-3显示53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部分独有主症:图4-3部分独有主症标记说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诊断规则。诊断时只要出现以下的独有主症就可诊断出对应的疾病证型:若同时出现z275{前臂屈腕无力手尺侧皮肤麻木}和z372{遇寒加重}可以诊断出f15{肘关节脱位:风寒湿痹};z375{骼后疼痛向膝外侧放散}和z377{骼骨翼下压痛或有痛性索条}—r1{臀上皮神经炎:风寒湿痹};z270{关节畸形}—a6{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寒湿瘀阻};z383{麻痛常向股膝外侧及小腿足背放散}—g1{股外侧皮神经损伤:风寒湿痹};z314{拇指不能对掌}—f2{正中神经损伤:腕下损伤};z262{但伸腕抗阻试验(+)}、z263{但可不见垂腕畸形}—b8{桡神经损伤:肘下损伤};z289{垂腕畤形}、z311{手外侧皮肤感觉障碍}—b7{桡神经损伤:肘上损伤};z246{上臂外旋抗阻试验(+)}—h6{冈下肌萎缩:横络卡压};z258{仰头挺胸抗阻试验(+)}—h4{菱形肌损伤:横络卡压};z251{下肢肌萎}、z353{触之有索条结节}、z376{骼骨翼下剧痛并向膝外侧放散}—r2{臀上皮神经炎:气滞血瘀};z257{五心烦热}、z300{心悸气短}—e2{红斑狼疮:心肾亏损};z272{关节酸痛}、z308{恶寒发热}—e1{红斑狼疮:湿热蕴阻};z54{每因风寒受湿加重}、z287{四肢消瘦}—a2{类风湿关节炎:正虚邪恋};z282{受寒加重}、z299{屈伸不利}、z332{经久不愈}—a1{红斑狼疮:湿热蕴阻};z328{疲劳后上肢或下肢近端肌容积不同程度减少}—e39{嗜酸细胞性筋膜炎:风寒湿痹};z241{X光拍片示诸关节骨质疏松}、z281{受凉后某个或多个关节和肌群疼痛僵硬}—e37{风湿性肌类疾病:风寒湿痹};z327{用药后上肢或下肢近端肌容积不同程度减少}—e35{药物性肌类疾病:风寒湿痹};z303{常伴疼痛僵硬}—e13{肌脂类累积病:风寒湿痹};z365{踝劳累后肿痛}—n7{足踝部损伤性腱鞘炎:风寒湿痹};z232{x光54 第4章病证-症状规律知识发现可见腓骨长、短肌肿胀损伤影}、z297{小腿外侧肿痛}—j9{腓外侧间隔综合征:风寒湿痹};z224{X光可见胫前诸肌损伤影}、z273{减压术后小腿前肿痈}—j7{胫前间隔综合征:风寒湿痹};z284{可伴足趾冷痛}—m49{外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风寒湿痹};z279{半屈膝时加重或有疼痛弧}—m7{膝外侧疼痛综合征:风寒湿痹};z384{麻痛常向膝内侧及小腿足背放散}—g11{缝匠肌损伤:风寒湿痹};z378{髋麻痛常向股膝内侧与小腿甚至足背放散}—g3{股四头肌损伤:风寒湿痹};z286{四、五指不能对掌}、z312{手指和环指外侧皮肤感觉障碍}、z313{拇指不能内收}—f4{尺神经损伤:肘下损伤};z315{指间夹持无力}—f3{尺神经损伤:肘上损伤};z293{大鱼际萎缩}—f1{正中神经损伤:腕上损伤};z318{时向肩部放散}、z341{肩背闷胀酸痛}、z342{肩胛下窝有深压痛}—h5{冈下肌萎缩:风寒湿痹};z317{时向肩、颈、腰部放散}、z343{肩胛内缘有深压痛}、z374{颈背闷胀酸痛}—h3{菱形肌损伤:风寒湿痹};z344{肩胛颈胸周围可及结筋条索}—h2{翼状肩胛:横络卡压};z346{肩部无力上肢肿胀}—i31{肩关节挛缩综合征:气滞血瘀};z276{功能开始改善}—i29{肩关节周围炎:气滞血瘀};z244{上举下落均疼痛并伴弹响}—i16{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风寒湿痹};z269{僵硬强直}、z271{关节红肿热痛}、z280{发热倦怠}、z294{头痛汗出}—a5{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湿热下注};z368{踝扭伤后肿痛}—n3{踝部韧带损伤:风寒湿痹};z369{踝肿痛}—n1{踝伸肌支持带和屈肌支持带损伤:风寒湿痹};z366{踝后外侧肿痛}—j13{腓骨肌肌腱脱位:风寒湿痹};z227{x光可见胫骨骨膜反应和肿胀损伤影}、z295{小腿前后肿痛}、z307{急行军或下肢超负荷疲劳后}—j11{胫骨骨膜炎及疲劳性骨折:风寒湿痹};z231{x光可见腓骨长、短肌损伤影}、z298{小腿外侧麻木或肿痛}—j10{腓外侧间隔综合征:横络卡压};z230{X光可见腓肠肌滑液囊损伤影}—j5{小腿三头肌的损伤与痉挛:风寒湿痹};z350{膝外旋抗阻试验(+)}—m45{腘肌损伤:风寒湿痹};z264{但小腿静脉无压痛}—m44{假性血栓性静脉炎综合征:横络卡压};z320{时有足部肿胀}、z381{麻痛常向股与小腿甚至足背放散}—m43{假性血栓性静脉炎综合征:风寒湿痹};z382{常向股膝与小腿甚至足背放散}—g14{腘绳肌损伤:横络卡压};z379{髖麻痛常向股膝外侧与小腿甚至座背放散}—g2{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横络卡压};z323{某方向腕抗阻试验(+)}—L9{腕周围韧带挥伤:风寒湿痹};z319{时向胸部或肘部放散}—b4{喙肱肌与喙肱韧带损伤:横络卡压};z245{上臂及喙突可有包块且有深压痛}、z333{肩上举、后体伸均受限}—b3{喙肱肌与喙肱韧带损伤:风寒湿痹};z247{上臂有张力性包块且有深压痛}—b1{上臂筋膜间隔综合征:风寒湿痹};55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z277{动肩弹响}—i36{弹响肩:风寒湿痹};z302{屈臂外旋抗阻时肩前疼痛}、z309{患者不敢捡物}、z334{肩前僵痛肿胀}—i18{肱二头肌短头拉伤:风寒湿痹};z290{外展受限}—i12{冈上肌肌腱断裂:风寒湿痹};z345{肩臂不愈}—i7{肩手综合征:横络卡压};z329{疲劳性运动后上肢或下肢近端肌容积不同程度减少}—e40{嗜酸细胞性筋膜炎:横络卡压};z240{X光拍片示诸关节、周围韧带钙化、增生}、z322{某个或多个关节和肌群疼痛僵硬}—e38{风湿性肌类疾病:横络卡压};z288{因用药上肢或下肢近端肌容积不同程度减少}—e36{药物性肌类疾病:横络卡压};z283{可伴疼痛僵硬}—e14{肌脂类累积病:横络卡压};z234{X光可见足底软组织肿损伤影}、z260{伴足趾麻木}、z357{足掌心麻木或肿痛}—n26{足筋膜间室综合征:横络卡压};z236{X光可见跖骨骨膜反应和组织损伤影}、z259{伴足趾腿冷痛}、z359{足掌麻木或肿痛}—n24{跖骨疲劳性骨膜炎:横络卡压};z355{足尖着地跛行}—n14{跟腱断裂:横络卡压};z238{X光可见踝后软组织损伤影和骨刺}—n12{跟腱炎和跟腱腱围炎:横络卡压};z265{但踝周仍肿痛}—n5{踝关节脱位:风寒湿痹};z228{X光可见胫骨骨膜增厚和损伤影}、z296{小腿前麻木或肿痛}—j12{胫骨骨膜炎及疲劳性骨折:横络卡压};z255{久痹不已}、z321{术后小腿前麻木或肿痛}—j8{胫前间隔综合征:横络卡压};m27{胫骨结节(粗隆)骨骺炎:风寒湿痹}—m27{胫骨结节(粗隆)骨骺炎:风寒湿痹};z239{X光可见髌下极骨结节有钙化斑}—m21{髌腱末端病:风寒湿痹};z304{常向股膝内侧与小腿甚至足背放散}—g12{缝匠肌损伤:横络卡压};z267{偶伴腰腹疼}—g7{大腿内侧肌肉捩伤和断裂:风寒湿痹};d4{手2、3、4、5指屈肌肌腱腱鞘炎(扳机指)横络卡压}—d4{手2、3、4、5指屈肌肌腱腱鞘炎(扳机指)横络卡压};z301{屈伸无力}—L5{腕尺侧管综合征:风寒湿痹};z248{上臂有挛性包块或肌萎缩且有深压痛}—b2{上臂筋膜间隔综合征:横络卡压};z331{痹痛不愈}、z339{肩弹响日久}—i37{弹响肩:横络卡压};z253{举臂耸肩}、z325{泛泛然疼痛}、z347{肩部畸形}—i30{肩关节挛缩综合征:风寒湿痹};z337{肩周泛泛然疼痛}、z371{进行性加重}、z373{静止亦痛}—i28{肩关节周围炎:风寒湿痹};z274{出现肩外展疼痛弧}—i22{肩峰下滑囊炎:风寒湿痹};z335{肩前疼痛}—i19{肱二头肌短头拉伤:横络卡压};z291{外展耸肩}—z291{外展耸肩};z233{X光可见足底组织损伤影}、z261{伴足趾麻木或冷痛}、z356{足掌心肿痛}—n25{足筋膜间室综合征:风寒湿痹};z235{x光可见跖骨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胀损伤影}、z358{足掌肿痛}—n23{跖骨疲劳性骨膜炎:风寒湿痹};z370{踝麻木或肿痛}—n2{踝伸肌支持带和屈肌支持带损伤:横络卡56 第4章病证-症状规律知识发现压};z367{踝后外侧麻木或肿痛}—j14{腓骨肌肌腱脱位:横络卡压};z229{X光可见腓肠肌外侧头滑液囊与籽骨损伤影}—j6{小腿三头肌的损伤与痉挛:横络卡压};z278{半屈膝位有疼痛弧或弹响出现}—m8{膝外侧疼痛综合征:横络卡压};z243{三角肌萎缩无力}、z249{上臂腋缘及喙突可有包块旦有深压痛}、z285{可见方肩}、z340{肩感觉减退}、z351{臂不能上举}、z354{诸症每因风寒受湿加重}—b5{腋神经损伤:风寒湿痹};z349{腰膝酸软}—o1{颈椎病:肝肾亏损};z310{或翼状肩}、z380{鸭行步态}—e9{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风寒湿痹};z250{下肢疲劳、受凉则踝内后侧肿痛}、z352{自觉小腿肌短缩感}、z363{跛行疼痛}、z364{跟腱缝合术后}—n13{跟腱断裂:风寒湿痹};z324{毛发脱落}、z361{足肌营养障碍}、z362{趾甲变碎}—n10{跖管综合征:横络卡压};z266{但踝周麻木或肿痛}—n6{踝关节脱位:横络卡压};z268{偶伴足趾腿冷痛}—m34{髌腱断裂:横络卡压};z255{久痹不已}、z256{于腕管可触及痛性结节}—L12{腕管综合征:横络卡压};L12{腕管综合征:横络卡压}—e4{废用性肌类疾病(废用性肌萎缩):横络卡压};z292{多向腕抗阻试验(+)}—L10{腕周围韧带挥伤:横络卡压};z242{三角肌无力}、z252{不出现皮肤感觉异常}、z306{形成方肩}、z336{肩周感觉消失并向肘部手指发展}、z338{肩周血肿}—b6{腋神经损伤:横络卡压};z305{并可触及痛性结节}、z326{流出牙膏样物质}、z330{痛风石穿破皮肤}—n32{痛风:横络卡压}。4.3.1.2主症对和主症组从图4-2中我们还可以得出来一些主症对和主症组。如图4-4所示为一部分。主症对和主症组得满足以下两个定义:定义4.1在某一条支路出现的两个主症称为主症对,出现2个以上的称组。定义4.2某一些相邻支路具有相同的疾病较多且不同疾病较少就可以称为主症对或主症组。而它们共同疾病数量C与不同疾病数量D的比值E不得超过0.25。图4-4部分符合定义3.1的主症对和主症组标记说明57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图4-5部分符合定义3.2的主症对标记说明图4-2中满足定义4.1的症状一共有39主症对和24主症组,附录表8所示。满足定义4.2的一共有3主症对,如附录表8所示。我们可以发现z9{偶伴足趾冷痛}和z12{麻痛常向膝及小腿足背放散}这对主症对出现在28个风寒湿痹证型的疾病中,其中除了j3{跖肌断裂:风寒湿痹}、j1{胫腓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风寒湿痹}和q3{股骨软骨病:风寒湿痹}以外其他都是在膝部出现的疾病。z8{偶伴足趾、小腿冷痛}和z13{常向股与小腿甚至足背放散}这对主症对出现在26个横络卡压证型的疾病中,其中除了q4{股骨软骨病:横络卡压}以外其他都是出现在膝部的疾病。z10{触珍痛重}和z11{可及条索}这对主症对出现在28个横络卡压证型和1个肝肾亏损证型的疾病中。4.3.1.2簇集结构图4-6是病证-主症属性偏序结构图。图中每条支路表示病证,每个节点表示主症。我们可以较容易地发现图1中有5个较大簇集结构:以z1{长期不愈}为顶点构成的簇集结构(红色线领区),以z2{屈伸受限}为顶点构成的簇集结构(紫色线领区),以[z4{功能受限}、z7{肌力下降}]为顶点构成的簇集结构(深蓝色线领区),以[z5{膝功能受限}、z9{偶伴足趾冷痛}、z12{麻痛常向膝及小腿足背放散}]为顶点构成的簇集结构(黄色线领区),以[z19{伴足趾冷痛}、z22{麻痛常向足背放散}]为顶点构成的簇集结构(棕色线领区)。58 第4章病证-症状规律知识发现图4-6病证-主症属性偏序结构图的簇集结构以z1{长期不愈}为顶点构成的簇集包括70条支路,又包含79种疾病证型,如图4-6所示。图里的每条支路的节点集合是诊断对应疾病证型的规则。比如,图4-7所示,z92{踝内后麻木或肿痛}、z67{常向小腿、腘窝或足背放散}、z19{伴足趾冷痛}、z3{可触及痛性结节和条素}、z1{长期不愈}这些主症同时出现在一起并加z355{足尖着地跛行}就可以诊断出n14{跟腱断裂:横络卡压}疾病证型,而如果没有z355{足尖着地跛行}但出现z238{X光可见踝后软组织损伤影和骨刺}即可诊断出n12{跟腱炎和跟腱腱围炎:横络卡压}:图4-7以z1{长期不愈}构成的簇集结构图4-8部分病证-主症规则偏序结构图59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从图4-8可知,主症z355{足尖着地跛行}和z238{X光可见踝后软组织损伤影和骨刺}是n14{跟腱断裂:横络卡压}和n12{跟腱炎和跟腱腱围炎:横络卡压}的诊断区别的所在。从图4-7我们可以发现簇集里有两类较大的子集结构,如图4-9所示:图4-9子集结构第一类子集结构是以[z8{偶伴足趾、小腿冷痛}、z13{常向股与小腿甚至足背放散}、z5{膝功能受限}、z3{可触及痛性结节和条素}、z1{长期不愈}]为顶点构成的,包括18条支路,又包含22种疾病证型,这22种疾病证型都属于横络卡压证型疾病。说明该主症集合是横络卡压证型疾病的共有属性。第二类子集结构是以[z7{肌力下降}、z4{功能受限}、z1{长期不愈}]为顶点构成的,包括10条支路,又包含18种疾病证型,这18种疾病证型都属于横络卡压证型的肌类疾病,说明该主症集合是其肌类疾病的共有属性。以z2{屈伸受限}为顶点构成的簇集结构包括53条支路,又包含69种疾病证型,如图4-10所示:图4-10以z2{屈伸受限}构成的簇集结构60 第4章病证-症状规律知识发现图4-10中每条支路的节点集合是诊断对应疾病证型的规则。从图4-10我们可见簇集还包括子集结构,如图4-11所示:图4-11以2{屈伸受限}构成簇集的子集结构第一类的子集结构是以[z28{肩臂僵痛}、z25{遇冷加重}、z4{功能受限}、z2{屈伸受限}]为顶点构成的,包括5条支路,又包含7种疾病证型。其中都是在肩部出现的疾病证型,而除了i6{肩手综合征:气滞血瘀}以外其他都是风寒湿痹证型的。说明该主症集合是其疾病的共有属性。第二类的子集结构是以[z16{反复发作}、z11{可及条索}、z10{触珍痛重}、z6{每因受凉加重}、z2{屈伸受限}]为顶点构成的,包括7条支路,又包含8种疾病证型。其中都是横络卡压证型的疾病,并都出现在肘部或者腕部的疾病。说明该主症集合是其疾病证型的共有主症。第三类的子集结构是以[z15{久痹不愈}、z11{可及条索}、z10{触珍痛重}、z2{屈伸受限}]为顶点构成的,包括9条支路,又包含12种疾病证型。其中除了o1{颈椎病:肝肾亏损}以外其他都是横络卡压证型的,9个是出现在肩部的疾病证型,其余3个是颈椎骨关节的疾病证型。4.3.2病证与兼症规律知识发现4.3.2.1常见兼症薛教授书中关于痹证疾病范围疾病属于兼症一共有100不同症状。图4-12是病证-兼症对象偏序结构图。图4-12中每条支路表示兼症,每个节点表示病证。根据偏序图理论:支路上具有的元素越多,兼症的普遍性便越大,因此从图4-12中我们可61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以得出来痹证疾病最常见的兼症,并将其排列于表4-3中,在此本文仅罗列排名前20的兼症。图4-12病证-兼症对象偏序结构图表4-4常见兼症排列兼症出现频次兼症出现频次j59{膝内侧疼痛}70j23{外展出现疼痛}26j31{小腿足趾部疼痛}37j33{屈腕肘前疼痈}18j22{呼吸困难、短气、心悸}35j56{脊柱旁疼痈}17j55{抬头、耸肩无力}35j60{膝前内侧疼痈}15j19{反弓疼痛}33j57{腕外翻疼痛}14j21{吞咽无力或呛咳}33j58{腹部疼痛}14j30{小腿后部疼痛}33j68{肘外翻疼痛}10j32{小腿部疼痛}32j43{心烦失眠}9j1{上肢肌无力}31j66{肘内翻疼痛}8j6{下肢肌无力}31j59{膝内侧疼痈}8从图4-12可知j59{膝内侧疼痛}是痹证疾病的最常见兼症,出现在70种疾病证型中。4.3.2.2独有兼症从图4-12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独有兼症。图4-12中有一些支路只包含一个节点,说明某些兼症只出现在某一种疾病证型中,从而可以得出来该兼症是独有兼症。图62 第4章病证-症状规律知识发现4-13显示一部分独有兼症。从图4-12我们可以得出来以下的兼症是痹证疾病的独有兼症:j4{下肢冷痛}—r1{臀上皮神经炎:风寒湿痹};j39{尿频、尿急、尿痛}—n32{痛风:横络卡压};j20{发热,兴痛、心悸}—n31{痛风:风寒湿痹};j74{肩前侧麻木}、j87{肩麻木疼痛,向肘部发展}—b5{腋神经损伤:风寒湿痹};j77{肩痛僵硬,上举困难}、j80{肩背漫肿,胛缝疼痛}—i30{肩关节挛缩综合征:风寒湿痹};j47{心烦急躁,失眠多梦}、j49{恶心呕吐,食纳呆少}—a5{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湿热下注};j14{关节痹痛,图4-13部分独有兼症标记说明入夜尤甚}—a1{类风湿关节炎:痰湿痹阻};j45{屈腕时前疼痛}—L16{桡尺远侧关节分离和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风寒湿痹};j36{小腿前内侧疼痛}—j9{腓外侧间隔综合征:风寒湿痹};j85{肩部无力}—k2{胸锁关节挫伤与脱位:横络卡压};j91{胸闷不适}—k1{胸锁关节挫伤与脱位:风寒湿痹};j42{心悸胸闷}—i27{肩胛提肌劳损:横络卡压};j78{肩痛向三角肌,手指放散}—i13{冈上肌肌腱断裂:横络卡压};j75{肩周血肿}—i12{冈上肌肌腱断裂:风寒湿痹};j54{指肩冷麻}—i9{小圆肌捩伤:横络卡压};j52{手指麻冷}—i8{小圆肌捩伤:风寒湿痹};j50{手指强直变形}—i7{肩手综合征:横络卡压};j18{动则喘喝}、j34{失眠健忘}—e2{红斑狼疮:心肾亏损};j13{关节溃破,流出污物}、j38{尿痛尿血}、j90{胸痹心痛}—a6{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寒湿瘀阻};j15{关节肿大}、j71{肢体僵直,甚则畸形}、j92{脊柱强直,甚至佝偻不伸}、j99{面色㿠白}—a2{类风湿关节炎:正虚邪恋}。4.3.2.3兼症对和兼证组从图4-12我们还可以发现经常出现在一起的兼症对和兼症组。根据在4.3.1.3提出的原则可见,符合定义4.1的兼症,如图4-14所示;还可以发现符合定义4.2的兼63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症,如图4-15所示。我们可以发现,符合定义4.1的兼症一共有16个兼症对和3个兼症组,如附录表9所示。符合定义4.2的只有1个兼症对—[j56{脊柱旁疼痛}和j58{腹部疼痛}]和1个兼症组—[j21{吞咽无力或呛咳}、j22{呼吸困难,短气、心悸}]和j55{抬头,耸肩无力}。图4-14部分符合定义3.1的兼症对及兼症组图4-15部分符合定义3.2的兼症对及兼症组4.3.2.2簇集结构图4-16是病证-兼症属性偏序结构图,图上每条支路表示病证,每个节点表示兼症。从图4-16我门可见有5个较大的簇集结构。以j59{膝内侧疼痛}为顶点构成的簇集(红色线区域)包括5条支路,又包含70种病证,其中37个是横络卡压证型的,33个是风寒湿痹证型的,50个是在膝部出现的疾病。以[j55{抬头,耸肩无力}和j22{呼64 第4章病证-症状规律知识发现吸困难,短气、心悸}]为顶点构成的簇集(紫色线区域)包括4条支路,又包含35种疾病,它们都属于肌类疾病,其中17个是风寒湿痹证型的,18个是横络卡压证型的。以j19{反弓疼痛}为顶点构成的簇集(橘色线区域)包括13条支路,又包含33种病证,其中16个是风寒湿痹证型的,17个是横络卡压证型的,而除了k1{胸锁关节挫伤与脱位:风寒湿痹}和k2{胸锁关节挫伤与脱位:横络卡压}以外其他31个都是在肩部出现的疾病证型。以j30{小腿后部疼痛}为顶点构成的簇集(棕色线区域)包括6条支路,又包含26种病证,其中17个是风寒湿痹证型的,9个是横络卡压证型的,21种疾病是在踝、足部出现的,5个是在胫部出现的。以j33{屈腕肘前疼痛}为顶点构成的簇集结构包括4条支路,又包含18种疾病。其中12个是风寒湿痹证型的,6个是横络卡压证型的,14种病证是在腕部出现的,4个是掌部的。图4-16病证-兼证属性偏序结构图4.4本章小结不同的疾病证型对应不同的主症和兼症,主症为症状的主要表征,本章主要研究疾病证型与症状之间的关系。利用偏序结构图进行知识可视化发现过程中,得出在薛教授的著作中长期不愈和屈伸受限是最常见主症,而膝内侧疼痛是最常见兼证;同时发现特殊的157个独有主症及30个独有兼证;结合偏序结构相关概念发现经常出现在一起的42个主症对、17个兼证对和24个主症组、4个兼证组;通过分析簇集及子集结构发现症状分类及症状与病证之间的关联、症状之间的关系。并对诊断痹证范围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65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第5章痹证用穴穴义关联知识发现5.1前言在中医理论中,穴位对身体气、经络、五脏六腑等方面的功效又称“穴义”。本章对治疗痹证的不同穴位进行整合和总结,将不同穴位的穴义进行知识发现,以挖掘不同穴义的潜在关联,以及实现对普遍穴义和特异性穴义的潜在关联进行挖掘,通过构建以穴位为基本研究对象以穴义为特征属性的形式背景生成可多层次、不同角度挖掘隐含关联规则的属性偏序结构图进而实现知识发现。本章基本流程图见图5-1。图5-1穴义知识发现流程5.2用穴与穴义的形式背景提取从薛教授编著的《430中疾病针灸表解》一书中在进行穴义挖掘知识时我们会发66 第5章痹证用穴穴义关联知识发现现一些穴义有同样的功能,但因表达方式各有差异造成形式背景元素的冗余,因此在生成形式背景之前需要对冗余元素进行约简,这里指对穴义进行规范化处理。在下文中,采用标识“—”表示元素合并,其中左侧的一个或多个属性表示被合并的属性,右侧属性为合并后属性。安神和安神志—安神志;补虚、补虚赢—补虚;化痰、化痰浊—化痰;开关窍、开窍—开关窍;利咽、利咽喉—利咽;宁神,宁神志,宁心、宁心神—宁心神志;强腰膝、强壮腰膝—强腰膝;舒筋、舒筋脉、舒宗筋—舒筋;调肠,调肠府、调肠腑—调肠腑;健脾、健脾胃—健脾胃;利湿、利水、利水湿—利湿;强腰、强腰脊—强腰;清肺、清肺热、清泄肺热—清肺;清肝、清肝胆—清肝胆;清头、清头目—清头;清胃、清胃火—清胃;祛风湿、散风湿—祛风湿;调肠胃、调理肠胃—调肠胃;调经、调经带、调经血—调经血;通经、通络、通经络—通经络;泄火、泄热、泻火、清火、清热—清热;益肾、益肾气—益肾;益心、益心气—益心;镇痛、止痛—止痛。5.3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5.3.1治疗痹证疾病主穴穴义关联知识发现我们将在痹证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用穴穴义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表5-1用穴-穴义形式背景泻胸中热清肺健脾胃调肺气通血脉...中府1111太渊11鱼际1云门1尺泽1...(1)将主穴作为对象集合,主穴穴义作为属性集合,从而构建出基于痹证疾病治疗主穴穴义形式背景并生成偏序结构图。(2)将配穴作为对象集合,配穴穴义作为属性集合,从而构建基于痹证疾病治疗配穴穴义形式背景并生成偏序结构图。67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a)左半部分b)中间部分图5-2给出了主穴-穴义属性偏序结构图。图中每条支路表示主穴,每个节点表示穴义。从层次角度来看图5-2中构成簇集的第一层节点有30个,其中构成簇集的有:通经络,活络,理气,清热,健脾胃5个节点,其中最大的簇集顶点为通经络,据此可以判断这5个节点对应功效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因此从图5-2我们可以得出来,所选主穴的主要功效:通经络,活络,理气,清热,健脾胃。68 第5章痹证用穴穴义关联知识发现c)右半部分图5-2主穴-穴义偏序结构图其中,以{通经络}为顶点构成的簇集结构包括48个以下的主穴:列缺、合谷、手三里、肩髃、巨骨、臂臑、肘髎、髀关、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外膝眼、梁丘、阴陵泉、血海、神门、极泉、少海、后溪、肩贞、天宗、小海、阳谷、志室、委阳、委中、中髎、秩边、大杼、神堂、噫嘻、承筋、承扶、殷门、合阳、大陵、天髎、肩髎、臑会、天井、阳池、肩井、风市、光明、丘墟、命门、八邪、八风。说明{通经络}是以上主穴的共有功效。以{活络}为顶点构成的簇集结构包括8个主穴:下关、太白、秉风、臑俞、浮郄、消泺、行间、腰宜。说明{活络}是其主穴的共有功效。以{理气}为顶点构成的簇集结构包括16个主穴:云门、尺泽、扶突、天鼎、内庭、气舍、气冲、水突、胸乡、周荣、膈关、承山、俞府、内关、天突、胃脘下俞。说明{理气}是其主穴的共有功效。以{清热}为顶点构成的簇集结构包括10个以下的主穴:曲池、阳溪、大都、颧髎、意舍、大钟、涌泉、曲泽、劳宫、太冲。说明{清热}是其主穴的共有功效。以{健脾胃}构成的簇集结构包括8个以下的主穴:中府、丰隆、梁门、三阴交、公孙、食窦、商丘、胃俞。说明{健脾胃}是其主穴的共有功效。以{通经络}构成的簇集又包含三类子集结构。第一类子集结构是以{通经络-活络}为顶点构成的,如图5-3所示。子集结构包括17条支路,又包含19个主穴:列缺、合谷、肩髃、巨骨、臂臑、肘髎、髀关、足三里、上巨虚、外膝眼(犊鼻)、梁丘、神门、极泉、肩贞、天宗、肩井、风市、光明、命门。第二类的子集结构是69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以{通经络-清热}为顶点构成的。图5-3子集结构图包括6条支路,又包含6个主穴:委中、天井、阳池、丘墟、八邪、八风。第三类子集结构是以{通经络-舒筋}为顶点构成的,包括6条支路,又包含6个主穴:委阳、秩边、承筋、承扶、殷门、合阳。同理可以分析其他簇集包含的子集结构。以{理气}为顶点构成的簇集包括1类以{理气-止痛}为顶点构成的子集结构。该子集结构包括5条支路,又包含6个主穴:尺泽、气舍、气冲、胸乡、内关、胃脘下俞,如图5-4所示。图5-4子集结构图图5-5给出了主穴-穴义对象偏序结构图,图5-5中每条支路表示主穴功效,每个节点表示主穴。图5-5中支路上包含的元素越多,说明该支路的主穴功能越普遍。70 第5章痹证用穴穴义关联知识发现图5-5主穴-穴义对象偏序结构图从图5-5得出来的主穴功效普遍性排列,如表5-2所示前15个:表5-2主穴的穴位功效出现排列主穴功效出现频次通经络48活络27理气25清热19止痛17舒筋16祛风湿15安神志14健脾胃13清头13和胃9散结9降逆9调经血9化痰771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5.3.2治疗痹证疾病配穴穴义关联知识发现同理可以生成图5-6配穴-穴义属性偏序结构图。图5-6中每条支路表示配穴,每个节点表示配穴的功效。体现在属性偏序结构图中配穴功效越普遍,它位置在越高的层,并且构成簇集和有最大的普遍性是以下的穴义:通经络、理气。a)左半部分b)中间部分72 第5章痹证用穴穴义关联知识发现c)右半部分图5-6配穴-穴义属性偏序结构图图5-6中,以{通经络}为顶点构成的簇集包括51个以下的配穴:列缺、合谷、肩髃、巨骨、臂臑、肘髎、上廉、下廉、手三里、髀关、足三里、水道、上巨虚、下巨虚、梁丘、犊鼻、天枢、阴陵泉、血海、神门、极泉、少海、肩贞、天宗、小海、阳谷、支正、志室、胃俞、气海俞、委中、秩边、大杼、神堂、噫嘻、承筋、合阳、大陵、天髎、肩髎、臑会、天井、阳池、外关、侠溪、完骨、风市、光明、居髎、紫宫、命门,说明{通经络}是以上配穴的共有功效。以{理气}为顶点构成的簇集包括18个以下的配穴:云门、尺泽、孔最、扶突、天鼎、气舍、气户、气冲、肝俞、厥阴俞、膈关、肓门、承山、内关、蠡沟、气海、膻中、天突,说明{理气}是这些配穴的共有功效。以{通经络}构成的簇集又包含两类子集结构,如图5-7所示。第一类子集结构是以{通经络-理气}为顶点构成的。包括9条支路,又包含11个配穴:列缺、肩髃、足三里、梁丘、犊鼻、天枢、极泉、天宗、气海俞、噫嘻、紫宫。第二类子集集结构是以{通经络-活络}为顶点构成的,包括13条支路,又包含14个配穴:合谷、巨骨、臂臑、肘髎、髀关、上巨虚、神门、肩贞、外关、完骨、风市、光明、居髎、命门。73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图5-7以{通经络}构成的簇集的子集结构同理可以得出来以{理气}为顶点构成的簇集包括两类子集结构。第一类子集结构是以{理气-止痛}为顶点构成的,包括5条支路,又包含5个以下的配穴:尺泽、气舍、气冲、厥阴俞、内关。第二类子集结构是以{理气-散结}为顶点构成的,包括4条支路,又包含4个以下的配穴:扶突、天鼎、气户、天突。为了进一步印证属性偏序结构图中属性普遍性的表征特点,图5-8给出了配穴-穴义对象偏序结构图,图5-8中每条支路表示配穴功效,每个节点表示配穴。在对象偏序结构图中支路越长说明该支路的配穴功效越普遍。图5-8配穴-穴义对象偏序结构图从图5-8得出来的主穴功效普遍性排列,如表5-3所示前15个:74 第5章痹证用穴穴义关联知识发现表5-3配穴的穴位功效出现排列配穴功效出现频次配穴功效出现频次配穴功效出现频次通经络51健脾胃12和胃9理气29安神志12散结8活络24舒筋12调经8止痛15祛风湿12利湿7清热13清头10活血75.4本章小结本章主要研究在治疗痹证疾病过程中用穴的功能以及穴位与功效之间的关系。发现主穴和配穴的主要功效,主穴及配穴功效分类以及常见的穴位功效。对治疗痹证疾病提供意识和提出一些基本原则。75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第6章俄罗斯痹证高发病用穴规律知识发现6.1前言通过研究大量文献,我们发现俄罗斯肌肉骨骼系统高发病有五种:膝关节炎(大骨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和痛风。可是薛立功教授书里关于膝关节炎(大骨节病)的数据出现错误,所以本章只研究四种疾病。按照薛立功教授对四种疾病的分类,其均属于一类,即痹证范围的类风湿疾病与理化因素疾病,又分为8种疾病证型:类风湿关节炎:痰湿痹阻,类风湿关节炎:正虚邪恋、强直性脊柱炎:风寒湿痹,强直性脊柱炎:横络卡压,红斑狼疮:湿热蕴阻,红斑狼疮:心肾亏损,痛风:风寒湿痹,痛风:横络卡压。在3-5章研究基础上,将以上8种疾病证型作为研究对象,从多种角度来进行分析与知识发现。本章研究基本流程图见图6-1。首先通过数据整理,构建了俄罗斯痹证高发病6个形式背景,其中包含病证-主穴形式背景、病症-配穴形式背景、病证-主症形式背景、病证-兼证形式形式背景、用穴-归经形式背景。利用属性偏序结构图和对象偏序结构图对普遍性、特异性属性和对象进行数据挖掘以总结针对俄罗斯痹证用穴规律。图6-1俄罗斯痹证高发病知识发现流程76 第6章俄罗斯痹证高发病用穴规律知识发现6.2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将上文提到的8种疾病证型作为对象集合,所有在治疗过程中用穴作为属性集合,从而构成基于俄罗斯痹证高发病与穴位形式背景并生成偏序结构图进行知识发现。表6-1俄罗斯高发病证-用穴形式背景合谷曲池太冲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a1111111a2111111a7a8e1111111...表6-2俄罗斯高发病证-主症形式背景z1z16z214z254z257z26...a1a211a71a811e11...表6-3俄罗斯高发病证-兼症形式背景j5j14j15...j56j58...a11a21a711a811e11...77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6.2.1俄罗斯痹证高发病用穴规律知识发现薛教授书中在治疗其8种疾病证型过程中用穴主穴有:合谷、曲池、太冲、冲阳、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阿是穴、三阴交、四白、印堂、肾俞、大肠俞、志室、命门、华佗夹脊、中脘、建里、脾俞、胃俞。其中a8{强直性脊柱炎:横络卡压}没有主穴,但有结筋点。图6-2给出了俄罗斯高发病证-主穴属性偏序结构图,图6-2中每条支路表示疾病证型,每个节点表示主穴。图6-2俄罗斯痹证高发病证-主穴属性偏序结构图从图6-2我们可以发现{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太冲、合谷}穴位同时使用在治疗a1{类风湿关节炎:痰湿痹阻}、a2{类风湿关节炎:正虚邪恋}、e1{红斑狼疮:湿热蕴阻}和e2{红斑狼疮:心肾亏损}疾病证型过程中。说明这些主穴是治疗这些4种疾病证型的核心主穴。此外,a7{强直性脊柱炎:风寒湿痹}疾病证型用的主穴是{后溪、命门、大肠俞、华佗夹脊、肾俞},n31{痛风:风寒湿痹}和n32{痛风:横络卡压}用的78 第6章俄罗斯痹证高发病用穴规律知识发现主穴是{公孙、太白、膝关、丘墟、失眼}。薛教授书中在治疗其8种疾病证型过程中用的配穴是:脾俞、胃俞、关元俞、关元、气海俞、气海、髀关、肝俞、胆俞、神门、中极、心俞、厥阴俞、水道、蠡沟、太冲、内关、风池、外关、阴陵泉、三阴交。图6-3给出了疾病证型-配穴属性偏序结构图,图中每条支路表示疾病证型,每个节点表示配穴。图6-3俄罗斯痹证高发病证-配穴属性偏序结构图从图6-3中我们可以发现肾俞穴是e1{红斑狼疮:湿热蕴阻}、a1{类风湿关节炎:痰湿痹阻}、a2{类风湿关节炎:正虚邪恋}和n32{痛风:横络卡压}的共同的配穴;合谷穴是n31{痛风:风寒湿痹}和a8{强直性脊柱炎:横络卡压}的共同的配穴;a1{类风湿关节炎:痰湿痹阻}和a2{类风湿关节炎:正虚邪恋}有共同的配穴{大肠俞、命门、志室、肾俞}。79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6.2.2俄斯痹证高发病用穴归经知识发现将在治疗8种俄罗斯痹证高发疾病证型过程中的所有用穴作为对象集合,十四经脉和经外作为属性集合,从而构成基于俄罗斯高发病用穴与归经形式背景并生成偏序结构图进行知识发现。图6-4给出了归经-主穴属性偏序结构图,图中11条支路表示经脉而1条支路表示经外,每个节点表示主穴。图6-4归经-主穴属性偏序结构图图6-4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治疗以上提到的8种病证型过程中用最多的主穴属于足太阴脾经,共有四个穴位:阴陵泉、三阴交、公孙、太白;而不存在归经在手太阴肺经、手少阳三焦经和任脉的穴位。图6-5给出了归经-配穴属性偏序结构图,图中9条支路表示经脉而1条表示经外,每个节点表示配穴。80 第6章俄罗斯痹证高发病用穴规律知识发现图6-5归经-主穴属性偏序结构图图6-5中我们可以发现最多配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而不存在归经在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阴肾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6.2.3俄罗斯痹症高发病症状知识发现将8种疾病证型作为对象集合,出现对应的症状作为属性集合,从而构建基于俄罗斯高发病病证与症状形式背景并生成偏序结构图来进行分析与知识发现。图6-6给出了俄罗斯痹证高发病证-主症属性偏序结构图,图中每条支路表示病证,每个节点表示主症。81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图6-6俄罗斯痹证高发病证-兼症属性偏序结构图从图6-6中我们还可以发现,n31和n32、a7和a8有些共同主症,所以我们将这四种疾病证型作为对象集合,对应的主症作为属性集合,从而生成属性偏序结构图,如图6-7和6-8所示。82 第6章俄罗斯痹证高发病用穴规律知识发现图6-7a7和a8与主症属性偏序结构图从图6-7中可以看得清楚z26{偶伴腹疼}、z43{脊柱前突}、z44{腰背疼痛僵硬}和z58{x光拍片示脊柱诸关节、周围韧带钙化、增生}是a7{强直性脊柱炎:风寒湿痹}和a8{强直性脊柱炎:横络卡压}的共有主症。图6-8n31和n32与主症属性偏序结构图83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从图6.8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z95{X光可见关节附近骨质穿凿样破坏}、z134{可有痛风石影}、z137{周围软组织肿胀}、z139{多见于第一跖趾、足背、足跟、踝}、z140{膝关节突然红肿热痛僵硬}和z164{某个或多个关节尤其是小关节肿痛}是n31{痛风:风寒湿痹}及n32{痛风:横络卡压}的共有主症。图6-9俄罗斯痹证高发病证-兼症属性偏序结构图从图6-9我们可以发现a7{强直性脊柱炎:风寒湿痹}、a8{强直性脊柱炎:横络卡压}的共有兼症是j58{腹部疼痛}和j56{脊柱旁疼痛}。j93{腰痛尿浊}是e1{红斑狼疮:湿热蕴阻}和e2{红斑狼疮:心肾亏损}的共有兼症。j95{腰膝酸软}是a1{类风湿关节炎:痰湿痹阻}和a2{类风湿关节炎:正虚邪恋}的共有兼症。j16{关节部疼痛}是n31{痛风:风寒湿痹}和n32{痛风:横络卡压}的共有兼症。6.2.4俄罗斯痹证高发病用穴穴义知识发现将俄罗斯痹证高发病病证作为对象集合,用穴的穴义作为属性集合,从而构建基于俄罗斯高发病与穴义的形式背景并生成偏序结构图来进行分析与知识发现。图6-10给出了俄罗斯痹证高发病证-主穴穴义属性偏序结构图,图中每条支路表示疾病证型,每个节点表示主穴穴义。其中,图6-10的背景不包括a8{强直性脊柱炎:横络卡压},因为在治疗该疾病证型过程中用的不是主穴,而是结筋点。从图6-10我们会发现{活络、通经络}是治疗俄罗斯高发病用穴主穴的共有功效。84 第6章俄罗斯痹证高发病用穴规律知识发现图6-10部分俄罗斯痹证高发病证-主穴穴义属性偏序结构图图6-11给出了俄罗斯痹证高发病证-配穴穴义属性偏序结构图,图中每条支路表示疾病证型,每个节点表示配穴穴义。从图6-11我们会发现{活络、通经络}是俄罗斯高发病用穴配穴的共有功效。图6-11俄罗斯痹证高发病证-配穴穴义属性偏序结构图6.3本章小结基于第3-5章的理论基础及知识发现研究方法,本章通过生成病证-主穴形式背景、病症-配穴形式背景、病证-主症形式背景、病证-兼证形式形式背景、用穴-归经形式背景,用穴-穴义形式背景,进而得到属性偏序结构图和对象偏序结构图,对三种俄罗斯的痹症高发病的症状和用穴规律进行了发现总结。同时分析、发现、总结了治疗俄罗斯痹证高发病的用穴规则、用穴归经以及穴义规律,俄罗斯痹证高发疾病证型之间与症状之间的隐藏关系。可为俄罗斯痹证高发病的治疗研究方法提供理论依据。85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结论本文以薛立功教授编著的《430种疾病针灸解表》一书为基础,研究了痹证疾病艾灸治疗的选穴规律和原则。本文首先研究了俄罗斯高发病现状,得出四种最普遍且对社会有巨大的影响的痹证疾病。确立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在前研究者工作基础上介绍了偏序结构理论,介绍了基于形式背景生成属性偏序结构图和对象偏序结构图的生成方法,给出了偏序理论相关定义。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生成理论,对薛立功教授的《430种疾病针灸解表》中134种痹证疾病做了研究,构建了基于痹证疾病的不同证型与主穴、配穴、结筋点的形式背景;基于主穴、配穴、结筋点与归经的形式背景;基于痹证不同证型与主症、兼证的形式背景;基于主穴、配穴与穴位的功效形式背景等10个不同形式背景并生成相应的属性和对象偏序结构图。根据属性偏序结构图原理和知识发现基本方法,首先从层次角度,发现基础用穴和结筋点及最常见穴位和结筋点;发现痹证疾病的最常见症状,不同证型与症状的关联;在治疗痹证疾病用穴的基本功效;以及穴位的归经分类。其次采用对象偏序结构图发现特殊独有穴位、结筋点,独有症状及独有穴位功效。结合数理统计相关研究方法按照数学研究方法提出了穴对及穴组、结筋点对和结筋点组的定义,以及对经常出现在一起的症状对及症状组,并进行了发现总结。从簇集角度发现根据不同用穴和结筋点的痹证疾病证型的分类,穴位与疾病出现身体部分的关系;发现根据不同症状的痹证疾病证型分类,以及不同疾病证型相同和差别,和穴位功效的分类。最后以俄罗斯高发病为基本研究背景,将本文基本理论加以运用和实践,在之前做的工作基础上对四种俄罗斯高发病进行各方面的分析与知识发现,从而发现这四种痹证疾病之间的关系,选穴规律,症状之间的关系,用穴的基本功效。对治疗俄罗斯痹证高发病提供理论基础,提高人们对治疗痹症疾病认识,以及治疗方法的基本了解。从而为提升治疗水平及降低痹证疾病的发病率作出一定贡献。8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E.A.Galushko,T.Y.Bolshakova,I.B.Vinogradova,O.N.Ivanova,O.M.Lesnyak,L.V.Menshikova,T.N.Petrachkova,Sh.F.Erdes.StructureofrheumaticdiseasesamongadultpopulationofRussiaaccordingtodataofanepidemiologicalstudy(preliminaryresults)[J]Journalofscientificandpracticalrheumatology,2009;1:11-17.[2]D.G.Krechikova,Sh.F.Erdes,V.A.Milyagin.Thestudyoftheprevalenceofarticularsyndromeandpathologyofthemusculoskeletalsystemthroughatelephonequestionnairesurvey[J],Kazanmedicinejournal,2012;93(3):519-521.[3]R.M.Balabanova,Sh.F.Erdes.TrendsintheprevalenceofrheumaticdiseasesintheadultpopulationofRussianFederationfor2000–2010,Journalofscientificandpracticalrheumatology2012;52(3):10—12.[4]N.G.Shamsutdinova,I.G.Salikhov,S.P.Yakupova,R.M.Hastiev.TheprevalenceofrheumaticdiseasesinTatarstanrepublic(RussianFederation)accordingtodataofanepidemiologicalstudy[J],Kazanmedicinejournal,2010;91(2):168-172.[5]V.K.Grigorieva,N.V.Savvina.AnalysisofrheumaticdiseasesincidenceinSakhaRepublic(Yakutia)from2005to2009[J]North-EasternStateUniversityjournal,2010,18-20.[6]FederalstatestatisticsserviceofRussia.Populationmorbiditybymaindiseaseclasses2000-2016http://www.gks.ru/wps/wcm/connect/rosstat_main/rosstat/ru/statistics/population/healthcare/#[7]梁振科.痹证中医证治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8]刘学文,简晖,等.历代痹证医案文献的病因、病位、发病时间分析[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01):23-27.[2017-10-08].[9]VandeLaarM.,PergolizziJ.,MellinghoffH.,etal.PainTreatmentinArthritis-RelatedPain:BeyondNSAIDs.OpenRheumatol[J]2012;6:320–30.[10]KarateevA.E.,YakhnoN.N.,LazebnikL.B.,etal.theUseof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Clinicalguidelines[M].Moscow:IMA-PRESS,2009.[11]KarateevA.E.,AlekseevaL.I.,FilatovaE.G.,etal.Painmedicationsintherapeuticpractice.[M]Moscow:IMA-PRESS,2013.[12]镇兰芳.外感风寒湿热与痹证相关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87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13]王长峰.针灸治疗痹证的古代文献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14]李强.基于方剂数据挖掘的痹证证治规律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4.[15]唐晖.基于文献的艾灸疗法应用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16]谢锡亮.谢锡亮灸法[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7]薛立功.430种疾病针灸表解[M].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425[18]G.N.Barashkov,Painreflexology[M],-M.:NCMIUniversmed:TM-Oko,1995.-264.[19]E.O.Bragin,Neurochemicalmechanismsofregulationofpainsensitivity[M],Moscow,1991-264.[20]L.R.Asenova,Effectivenessofacupunctureforarrestingpainsyndromesofvaryingethology,«Kazakhstanneurosurgeryandneurology»[J],journal,2013;4(33):15-17.[21]L.A.Lepilina,F.K.Kamilov,O.I.Alopina.Hormonaldisordersinpatientswithdeformingosteoarthritis[M],Ufa,1996.40-46.[22]V.V.Polunina,S.V.Pavlova.Treatmentandrehabilitationoffrequentlyandprotractedlyillchildrenmethodsofacupunctureinaclinic[J],Thejournalofscientificarticles.Healthandeducationin21century,2007;1(9):110.[23]O.Yu.Kirgizova,V.V.Ushakov.Backpain:modernpossibilitiesofnon-medicationtreatment[J],Syberianmedicinejournal,2013,6:8-11.[24]I.A.Minenko,R.A.Valeyev.Non-medicinalcorrectiondorsalgiaswiththemethodsofrehabilitativemedicine[J],Bulletinofnewmedicaltechnologies,2010;XVII(3):39-42[25]L.A.Lepilina,A.A.Akhunov,T.P.Tyrnova,L.R.Gabitova,G.M.Shestopalova.Up-to-dateviewonreflexotherapyeffects[J],MedicalJournalOfBashkortostan.2011;1:113-118.[26]贺成功,蔡圣朝.针刺配合艾灸督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1,09:609-611.[27]唐宇,吴金玉,邱菲.艾灸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15,04:33-35.[28]胡玲,郝峰,钟峰,等.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1,06:401-405.[29]王苏春.艾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3,04:431-432.[30]李常度,黄信勇,杨旭光,等.温针灸治疗虚寒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6,26(3):189-191.[31]苏佳灿,曹烈虎,李卓东,等.艾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的病例对照试验[J].中国骨88 参考文献伤杂志,2009,22(12):914-916.[32]董程红亮,韩为,胡培佳.辨证选用隔物灸治疗膝原发性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2):114-116.[33]HONGWenxue,LIShaoxiong,YUJianping,etal.Anewapproachofgenerationofstructuralpartial-orderedattributediagram[J].ICICexpressletters,partB:applications,2012,3(4):823-830.[34]洪文学,栾景民,等.基于偏序结构理论的知识发现方法[J].燕山大学学报,2014,38(05):394-402.[2017-10-08][35]刘超男,徐笋晶,李赛美,等.基于多层次复杂概念网络表示方法的《伤寒论》方药按治法分类的知识发现[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07):452-457.[2017-10-08][36]朱会娟.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英语情态动词May语义排歧研究[D].燕山大学,2012.[37]王翠英.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的社会关系网络研究[D].燕山大学,2014.[38]靖鲲鹏,宋之杰.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的文本型灾情多元信息可视化[J].灾害学,2014,29(03):57-63.[2017-10-08].[39]屈华,李赛美,洪文学,等.基于多层次复杂概念网络表示原理的《伤寒论》群结构知识发现方法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05):1241-1246.[2017-10-08].[40]屈华.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原理的《伤寒论》知识发现方法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41]郝小飞.基于属性偏序理论的《伤寒论》六经知识发现[D].燕山大学,2015.[42]赵海斌.基于偏序原理的针灸临床配穴知识发现方法[D].燕山大学,2013.[43]樊凤杰.基于数据属性偏序结构可视化的方剂配伍知识发现研究[D].燕山大学,2017.[44]徐伟华,等.形式概念分析理论与应用[M].科学出版社,2016.[45]WenXueHong,JingYingMao,JianPingYu,JiaLinSong.TheCompleteDefinitionsofAtttibutesandAbstractDescriptionofAttributeFeaturesoftheFormalContext[J].ICICExpressLetters,(PartB:Application),2013,7(3):997-1004.[46]Ganter,BernhardandWille,Rudolf:FormalConceptAnalysis:MathematicalFoundations.[M]Springer,Berlin,ISBN3-540-62771-5,p.1[47]洪文学,李少雄,张涛,等.大数据偏序结构生成原理[J].燕山大学学报,2014,05:388-393+402.[48]栾景民.基于属性偏序结构数学原理的中医数量化辨证诊断辅助系统研究[D].燕山大学,2014.89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49]赵昕、刘炜宏,腧穴临证指南[M].1994.[50]郝金凯.针灸经外奇穴图谱[M].陕西人民出版社,1963.[51]娄玉钤.中国痹病大全[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2]黎敬波,马力.中医临床常见症状术语规范[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90 附录附录附录表1主要出现部位说明代号主要出现部位a多关节b上臂c前臂d掌部e皮肤,肌肉f肘部g股部h肩胛i肩部j胫部k胸部L腕部m膝部n踝,足部o,p颈椎骨关节q髋关节r髋部附录表2疾病证型符号说明疾病证型符号疾病证型符号类风湿关节炎:痰湿痹阻a1继发性肌强直:横络卡压e28类风湿关节炎:正虚邪恋a2内分泌性肌病:风寒湿痹e29大骨节病:风寒湿痹a3内分泌性肌病:横络卡压e30大骨节病:横络卡压a4肢端肥大症:风寒湿痹e31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湿热下注a5肢端肥大症:横络卡压e32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寒湿瘀阻a6糖尿病性肌病:风寒湿痹e33强直性脊柱炎:风寒湿痹a7糖尿病性肌病:横络卡压e34强直性脊柱炎:横络卡压a8药物性肌病:风寒湿痹e35强直性脊柱炎:风寒湿痹a9药物性肌病:横络卡压e36强直性脊柱炎:横络卡压a10风湿性肌病:风寒湿痹e3791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疾病证型符号疾病证型符号上臂筋膜间隔综合征:风寒湿痹b1风湿性肌病:横络卡压e38上臂筋膜间隔综合征:横络卡压b2嗜酸细胞性筋膜炎:风寒湿痹e39喙肱肌与喙肱韧带损伤:风寒湿痹b3嗜酸细胞性筋膜炎:横络卡压e40喙肱肌与喙肱韧带损伤:横络卡压b4正中神经损伤:腕上损伤f1腋神经损伤:风寒湿痹b5正中神经损伤:腕下捕祐f2腋神经损伤:横络卡压b6尺神经损伤:肘上损伤f3桡神经损伤:肘上损伤b7尺神经损伤:肘下损伤f4桡神经损伤:肘下损伤b8肘管综合征:风寒湿痹f5前臂筋膜间室综合征:风寒湿痹c1肘管综合征:横络卡压f6前臂筋膜间室综合征:横络卡压c2肱骨内上髁炎:风寒湿痹f7缺血性肌痉挛:风寒湿痹c3肱骨内上髁炎:横络卡压f8缺血性肌痉挛:横络卡压c4肘尺侧疼痛症候群:风寒湿痹f9前臂屈肌劳损:风寒湿痹c5肘尺侧疼痛症候群:横络卡压f10前臂屈肌劳损:横络卡压c6肱骨外上髁炎:风寒湿痹f11旋后肌综合征:风寒湿痹c7肱骨外上髁炎:横络卡压f12旋后肌综合征:横络卡压c8鹰嘴后滑囊炎:风寒湿痹f13拇长屈肌肌腱腱鞘炎(扳机指):风寒湿痹d1鹰嘴后滑囊炎:横络卡压f14拇长屈肌肌腱腱鞘炎(扳机指)横络卡压d2肘关节脱位:风寒湿痹f15手2、3、4、5指屈肌肌腱腱鞘炎(扳机指)风寒湿痹d3肘关节脱位:横络卡压f16手2、3、4、5指屈肌肌腱腱鞘炎(扳机指)横络卡压d4旋前圆肌综合征:风寒湿痹f17红斑狼疮:湿热蕴阻e1旋前圆肌综合征:横络卡压f18红斑狼疮:心肾亏损e2股外侧皮神经损伤:风寒湿痹g1废用性肌病(废用性肌萎缩):风寒湿痹e3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横络卡压g2废用性肌病(废用性肌萎缩):横络卡压e4股四头肌损伤:风寒湿痹g3重症肌无力:风寒湿痹e5股四头肌损伤:横络卡压g4重症肌无力:横络卡压e6股四头肌蒌缩:风寒湿痹g5多发性肌炎:风寒湿痹e7股四头肌蒌缩:横络卡压g6多发性肌炎:横络卡压e8大腿内侧肌肉捩伤和断裂:风寒湿痹g7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风寒湿痹e9大腿内侧肌肉捩伤和断裂:横络卡压g8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横络卡压e10内收肌管综合征:风寒湿痹:g9肌糖原累积病:风寒湿痹e11内收肌管综合征:横络卡压g10肌糖原累积病:横络卡压e12缝匠肌损伤:风寒湿痹g1192 附录疾病证型符号疾病证型符号肌脂类累积病:风寒湿痹e13缝匠肌损伤:横络卡压g12肌脂类累积病:横络卡压e14腘绳肌损伤:风寒湿痹g13其它代谢性肌病:风寒湿痹e15腘绳肌损伤:横络卡压g14其它代谢性肌病:横络卡压e16内收肌管综合征:横络卡压g10神经性肌强直:风寒湿痹e17缝匠肌损伤:风寒湿痹g11神经性肌强直:横络卡压e18缝匠肌损伤:横络卡压g12僵人综合征:风寒湿痹e19腘绳肌损伤:风寒湿痹g13僵人综合征:横络卡压e20腘绳肌损伤:横络卡压g14先天性肌强直:风寒湿痹e21翼状肩胛:风寒湿痹h1先天性肌强直:横络卡压e22翼状肩胛:横络卡压h2营养不良性肌强直:风寒湿痹e23菱形肌损伤:风寒湿痹h3营养不良性肌强直:横络卡压e24菱形肌损伤:横络卡压h4先天性副肌强直:风寒湿痹e25冈下肌萎缩:风寒湿痹h5先天性副肌强直:横络卡压e26冈下肌萎缩:横络卡压h6继发性肌强直:风寒湿痹e27胸锁关节挫伤与脱位:风寒湿痹k1肩袖损伤:风寒湿痹i1胸锁关节挫伤与脱位:横络卡压k2肩袖损伤:横络卡压i2桡骨荛突狭窄性腱鞘炎:风寒湿痹L1肩袖破裂:风寒湿痹i3桡骨荛突狭窄性腱鞘炎:横络卡压L2肩袖破裂:横络卡压i4尺侧腕伸肌肌腱滑脱:风寒湿痹L3肩手综合征:风寒湿痹i5尺侧腕伸肌肌腱滑脱:风寒湿痹L4肩手综合征:气滞血瘀i6腕尺侧管综合征:风寒湿痹L5肩手综合征:横络卡压i7腕尺侧管综合征:风寒湿痹L6小圆肌捩伤:风寒湿痹i8腕桡侧管综合征:风寒湿痹L7小圆肌捩伤:横络卡压i9腕桡侧管综合征:横络卡压L8大圆肌及大圆肌腱下滑囊损伤:风寒湿痹i10腕周围韧带挥伤:风寒湿痹L9大圆肌及大圆肌腱下滑囊损伤:横络卡压i11腕周围韧带挥伤:横络卡压L10冈上肌肌腱断裂:风寒湿痹i12腕管综合征:风寒湿痹L11冈上肌肌腱断裂:横络卡压i13腕管综合征:横络卡压L12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风寒湿痹i14腱鞘囊肿:早期L13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横络卡压i15腱鞘囊肿:后期L14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风寒湿痹i16桡尺远侧关节分离和三角纤维软骨盘L15损伤:风寒湿痹93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疾病证型符号疾病证型符号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横络卡压i17桡尺远侧关节分离和三角纤维软骨盘L16损伤:风寒湿痹肱二头肌短头拉伤:风寒湿痹i18膝内侧副韧带损伤:风寒湿痹m1肱二头肌短头拉伤:横络卡压i19膝内侧副韧带损伤:横络卡压m2三角肌滑囊炎:风寒湿痹i20膝内侧副韧带钙化:风寒湿痹m3三角肌滑囊炎:横络卡压i21膝内侧副韧带钙化:横络卡压m4肩峰下滑囊炎:风寒湿痹i22膝外侧副韧带损伤:风寒湿痹m5肩峰下滑囊炎:横络卡压i23膝外侧副韧带损伤:横络卡压m6三角肌劳损:风寒湿痹i24膝外侧疼痛综合征:风寒湿痹m7三角肌劳损:横络卡压i25膝外侧疼痛综合征:横络卡压m8肩胛提肌劳损:风寒湿痹i26膝半月板撕裂:风寒湿痹m9肩胛提肌劳损:横络卡压i27膝半月板撕裂:横络卡压m10肩关节周围炎:风寒湿痹i28膝半月板炎和半月板周围组织炎:风m11寒湿痹肩关节周围炎:气滞血瘀i29膝半月板炎和半月板周围组织炎:横m12络卡压肩关节挛缩综合征:风寒湿痹i30膝半月板囊肿:风寒湿痹m13肩关节挛缩综合征:气滞血瘀i31膝半月板囊肿:横络卡压m14肩肱关节扭伤与脱位:风寒湿痹i32张腱末端病和伸膝筋膜炎:风寒湿痹m15肩肱关节扭伤与脱位:横络卡压i33张腱末端病和伸膝筋膜炎:横络卡压m16习惯性肩关节脱位:风寒湿痹i34髌骨与股骨干酪性骨软骨炎:风寒湿m17痹习惯性肩关节脱位:横络卡压i35髌骨与股骨干酪性骨软骨炎:横络卡m18压弹响肩:风寒湿痹i36股骨下端骨骺分离:风寒湿痹m19弹响肩:横络卡压i37股骨下端骨骺分离:横络卡压m20肩锁关节挫伤与脱位:风寒湿痹i38髌腱末端病:风寒湿痹m21肩锁关节挫伤与脱位:横络卡压i39髌腱末端病:横络卡压m22弹响肩:横络卡压i37膝脂肪垫炎:风寒湿痹m23肩锁关节挫伤与脱位:风寒湿痹i38膝脂肪垫炎:横络卡压m24肩锁关节挫伤与脱位:横络卡压i39髌腱炎和髌腱腱围炎:风寒湿痹m25胫腓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风寒湿痹j1髌腱炎和髌腱腱围炎:横络卡压m2694 附录疾病证型符号疾病证型符号胫腓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横络卡压j2胫骨结节(粗隆)骨骺炎:风寒湿痹:m27跖肌断裂:风寒湿痹j3胫骨结节(粗隆)骨骺炎:横络卡压m28跖肌断裂:横络卡压j4髌骨软骨病:风寒湿痹m29小腿三头肌的损伤与痉挛:风寒湿痹j5髌骨软骨病:横络卡压m30小腿三头肌的损伤与痉挛:横络卡压j6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风寒湿痹m31胫前间隔综合征:风寒湿痹j7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横络卡压m32胫前间隔综合征:横络卡压j8髌腱断裂:风寒湿痹m33腓外侧间隔综合征:风寒湿痹j9髌腱断裂:横络卡压m34腓外侧间隔综合征:横络卡压j10假性髌骨软骨病和假性股骨软骨病:m36横络卡压胫骨骨膜炎及疲劳性骨折:风寒湿痹j11跖腱膜损伤及断裂:风寒湿痹n15胫骨骨膜炎及疲劳性骨折:横络卡压j12跖腱膜损伤及断裂:横络卡压n16髌骨脱位:风寒湿痹m37扁平足:风寒湿痹n17髌骨脱位:横络卡压m38扁平足:横络卡压n18膝部滑囊炎:风寒湿痹m39跟骨下脂肪垫炎:风寒湿痹n19膝部滑囊炎:横络卡压m40跟骨下脂肪垫炎:横络卡压n20腘窝部囊肿:风寒湿痹m41跟痛症:风寒湿痹n21腘窝部囊肿:横络卡压m42跟痛症:横络卡压n22假性血栓性静脉炎综合征:风寒湿痹m43跖骨疲劳性骨膜炎:风寒湿痹n23假性血栓性静脉炎综合征:横络卡压m44跖骨疲劳性骨膜炎::横络卡压n24腘肌损伤:风寒湿痹m45足筋膜间室综合征:风寒湿痹n25腘肌损伤:横络卡压:m46足筋膜间室综合征:横络卡压n26膝关节松动症:风寒湿痹m47姆外翻:风寒湿痹n27膝关节松动症:横络卡压m48姆外翻:横络卡压n28外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风寒湿痹m49姆内翻:风寒湿痹n29外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横络卡压m50姆内翻:横络卡压n30踝伸肌支持带和屈肌支持带损伤:风寒湿痹n1痛风:风寒湿痹n31踝伸肌支持带和屈肌支持带损伤:横络卡压n2痛风:横络卡压n32踝部韧带损伤:风寒湿痹n3颈椎病:肝肾亏损o1踝部韧带损伤:横络卡压n4颈椎病:风寒湿痹o2踝关节脱位:风寒湿痹n5颈椎病:横络卡压o3踝关节脱位:横络卡压n6颈椎症候群:风寒湿痹p195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疾病证型符号疾病证型符号足踝部损伤性腱鞘炎:风寒湿痹n7颈椎症候群:横络卡压p2足踝部损伤性腱鞘炎:横络卡压n8髋关节脱位:风寒湿痹q1跖管综合征:风寒湿痹n9髋关节脱位:横络卡压q2跖管综合征:横络卡压n10股骨软骨病:风寒湿痹q3跟腱炎和跟腱腱围炎:风寒湿痹n11股骨软骨病:横络卡压q4跟腱炎和跟腱腱围炎:横络卡压n12臀上皮神经炎:风寒湿痹r1跟腱断裂:风寒湿痹n13臀上皮神经炎:气滞血瘀r2跟腱断裂:横络卡压n14附录表3主症符号说明符号主症符号主症z1长期不愈z58X光拍片示脊柱诸关节、周围韧带钙化、增生z2屈伸受限z59不敢用足尖触地z3可触及痛性结节和条素z60分髋疼痛z4功能受限z61前臂内侧僵痛肿胀z5膝功能受限z62前臂内侧或背侧僵痛肿胀z6每因受凉加重z63动作僵硬z7肌力下降z64外展伸腕抗阻试验(+)z8偶伴足趾、小腿冷痛z65大腿肌萎缩无力z9偶伴足趾冷痛z66尺倾伸腕抗阻试验(+)z10触珍痛重z67常向小腿、腘窝或足背放散z11可及条索z68影响休息z12麻痛常向膝及小腿足背放散z69手指肿痛z13常向股与小腿甚至足背放散z70眼睑下垂、眼肌无力、复视z14麦氏征(-)z71肘内侧僵痛肿胀z15久痹不愈z72肘后侧僵痛肿胀z16反复发作z73肢体或躯干无力或挛痛z17膝髌麻木或肿痛z74肩功能受限z18常向足背放散z75腕尺侧僵痛肿胀z19伴足趾冷痛z76腰功能受限z20或伴疼痛偃硬z77膝内侧麻木或肿痛z21合并痛件结节和条索z78重者夜间疼z22麻痛常向足背放散z79项背疼痛96 附录符号主症符号主症z23肩背疼痛z80久痹反复z24近端肌容积不同程度减少或假性肥大z81前屈畸形z25遇冷加重z82前臂屈肌无力或瘫痪z26偶伴腹疼z83可触及痛性条索或硬结z27伴足趾、小腿冷痛z84呈爪手畸形z28肩臂僵痛z85常伴足趾冷痛z29旋踝时伴弹响z86按之串麻疼痛z30上肢或下肢近端肌容积不同程度减少z87时向肩部或肘部放散z31上举下落均疼痛z88每因劳累而疼痛加重z32可触及痛性结节z89甚至前屈畸形z33X光可见膝髌上下极有钙化斑z90肩臂僵痛肿胀z34屈腕抗阻试验(+)z91麦氏征(±)z35常伴僵硬z92踝内后麻木或肿痛z36旋腕疼痛z93项背肿胀z37麦氏征(+)z94颈项僵痛z38腘窝麻木或肿痛z95X光可见关节附近骨质穿凿样破坏z39膝外侧或内侧麻木或肿痛z96X光可见股骨下端骨骺分离z40X光可见外踝前诸软组织损伤影z97X光可见胫腓韧带损伤影z41修补术后z98X光可见膝副韧带钙化斑z42可伴僵硬z99X光可见膝外侧副韧带损伤影z43脊柱前突z100X光可见膝髌下极、胫骨结节有钙化斑z44腰背疼痛僵硬z101X光可见膝髌下极有钙化斑z454字试验(+)z102X光可见跖趾关节内翻z46内旋屈腕抗阻试验(+)z103X光可见跖趾关节外翻z47受凉则痛加z104X光可见跟骨结节前缘骨剌和组织损伤影z48屈指受限z105X光可见踝后肿胀损伤影z49环顾不能z106X光拍片示脊柱诸关节z50肢体近端或躯千阵发性挛痛z107X光拍片示骨折等原发病表现z51膝周麻木或肿痛z108上举受限z52膝外侧麻木或肿痛z109上举无力z53手术后仍久痹不愈z110上肢或下肢末稍感觉异常z54每因风寒受湿加重z111上肢或下肢近端肌容积不同程度减少或假性97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符号主症符号主症肥大z55X光可见外髁软组织肿胀损伤影z112上肢或下肢阵发性挛痛z56X光可见膝髌上极有钙化斑z113上臂内上缘有挛性包块且有深压痛z57X光可见跟骨骨刺及软组织肿胀损伤影z114上臂闷胀酸痛z115下肢超负荷疲劳、受凉后z171研磨试验(+)z116不敢足跟触地z172第2〜5指掌指与腕前外侧僵痈肿胀z117与肌腱相连z173第一跖趾关节内翻畸形、肿痛z118以足掌着地而跛行z174第一跖趾关节外翻畸形、肿痛z119伸侧疼痛,向肘部放散z175肘臂值痛z120伸肘抗阻试验(+)z176肢体或躯干阵发性挛痛z121伸膝抗阻(+)z177肢体无力z122偶出现“交锁征”z178肢端肥大z123关节功能受限z179肩前与胸部闷胀酸痛z124出现疼痛胸部放散z180肩胛内缘及周围可触及结筋条索z125前臂、手掌萎缩z181胸与肩闷胀酸痛z126前臂内侧面僵痛肿胀z182脱位及软组织肿胀损伤影z127前臂背肌无力或瘫痪z183脱位和组织损伤影z128功能瘅碍z184腕前外侧僵痛肿胀z129压之酸胀或微痛z185腕周僵痛肿胀z130反复发作或迁延日久z186腕外侧僵痈肿胀z131口渴,多食、多尿z187近端肌容积不同程度减少z132可及痛性条索z188腕尺倾疼痛z133可有屈膝疼痛弧z189腕尺或桡倾疼痈z134可有痛风石影z190腕或足背出现卵园囊块z135后伸疼痛加重z191腕掌指僵痛肿胀麻木z136吮吸进食困难z192腕背侧僵痛肿胀z137周围软组织肿胀z193腿冷痈z138外旋伸腕抗阻试验(+)z194膝功能障碍z139多见于第一跖趾、足背、足跟、踝z195膝后侧及小腿痉挛或肿痛z140膝关节突然红肿热痛僵硬z196膝髌外伤z141夜间疼痛z197臂难过头z142大腿、髋、腹股沟、膝麻木、肿痛z198行走以足跟着地而跛行98 附录符号主症符号主症z143大腿后侧麻木或肿痛z199被固定肢体肌容积不同程度减少z144大腿肌及股内侧麻木或肿痛z200诸指屈指抗阻试验(+)z145大腿肌及膝麻木或肿痛z201起动困难z146小指麻木z202足掌塌陷肿痛z147小鱼际萎缩z203足掌塌陷麻木或肿痛z148尺桡分离试验(+)z204足跟肿痛z149屈伸有弹响z205足跟麻木或肿痛z150屈拇时或有弹响和疼痛z206踝内后侧肿痛z151屈指屈腕受限z207踝扭伤后麻木或肿痛z152屈指时或有弹咱和疼痛z208踝扭伤或脱位后己复位z153屈肘,外旋,屈肩抗阻试验(+)z209软组织影缩小z154屈膝抗阻试验(+)z210遇寒则肢体近端或躯下阵发性挛痛z155屈膝疼痛z211酸胀疼痛,并可放散z156手1〜3指和环指外侧皮肤感觉障碍z212重者行走以足跟着地而跛行z157拇指屈指抗阻试验(+)z213面肌削瘦z158拇掌指与腕前外侧僵痛肿胀z214面部蝶斑z159掌肌无力或瘫痪z215髋关节痛z160握拇指腕尺倾疼痛z216髋及膝麻木或肿痛整复后仍有功能受限髋及膝麻木或肿痛常向股膝内侧与小腿甚至z161z217足背放散z162无红肿z218髋痛常向股膝内侧与(及)小腿甚至足背放散z163易跌倒z219髋股麻木或肿痛z164某个或多个关节尤其是小关节肿痛z220髌腱缝合后仍麻木或肿痛z165检査可及痛性条索或结节z221髌骨复位后膝外侧或内侧麻木或肿痛z166正中神经压迫试验(+)z222麻痛常向股膝内侧与小腿甚至足背放散z167浮髌征(+)z223麻痛常向股膝内侧及小腿足背放散z168渐扩故肩胛翼状翘起z224X光可见胫前诸肌损伤影z169甚至畸形z225X光可见胫前诸肌肿胀损伤影z170痛程后期肩臂僵痛z226X光可见胫骨结节有钙化斑z227X光可见胫骨骨膜反应和肿胀损伤影z284可伴足趾冷痛z228X光可见胫骨骨膜增厚和损伤影z285可见方肩z229X光可见腓肠肌外侧头滑液囊与籽骨损伤影z286四、五指不能对掌99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符号主症符号主症z230X光可见腓肠肌滑液囊损伤影z287四肢消瘦z231X光可见腓骨长、短肌损伤影z288因用药上肢或下肢近端肌容积不同程度减少z232X光可见腓骨长、短肌肿胀损伤影z289垂腕畤形z233X光可见足底组织损伤影z290外展受限z234X光可见足底软组织肿损伤影z291外展耸肩z235X光可见跖骨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胀损伤影z292多向腕抗阻试验(+)z236X光可见跖骨骨膜反应和组织损伤影z293大鱼际萎缩z237X光可见跟骨骨刺及诸软组织损伤影z294头痛汗出z238X光可见踝后软组织损伤影和骨刺z295小腿前后肿痛z239X光可见髌下极骨结节有钙化斑z296小腿前麻木或肿痛z240X光拍片示诸关节、周围韧带钙化、增生z297小腿外侧肿痛z241X光拍片示诸关节骨质疏松z298小腿外侧麻木或肿痛z242三角肌无力z299屈伸不利z243三角肌萎缩无力z300心悸气短z244上举下落均疼痛并伴弹响z301屈伸无力z245上臂及喙突可有包块且有深压痛z302屈臂外旋抗阻时肩前疼痛z246上臂外旋抗阻试验(+)z303常伴疼痛僵硬z247上臂有张力性包块且有深压痛z304常向股膝内侧与小腿甚至足背放散z248上臂有挛性包块或肌萎缩且有深压痛z305并可触及痛性结节z249上臂腋缘及喙突可有包块旦有深压痛z306形成方肩z250下肢疲劳、受凉则踝内后侧肿痛z307急行军或下肢超负荷疲劳后z251下肢肌萎z308恶寒发热z252不出现皮肤感觉异常z309患者不敢捡物z253举臂耸肩z310或翼状肩z254久病痹痛z311手外侧皮肤感觉障碍z255久痹不已z312手指和环指外侧皮肤感觉障碍z256于腕管可触及痛性结节z313拇指不能内收z257五心烦热z314拇指不能对掌z258仰头挺胸抗阻试验(+)z315指间夹持无力z259伴足趾腿冷痛z316掌指关节压痛且有疼痈性结节z260伴足趾麻木z317时向肩,颈,腰部放散z261伴足趾麻木或冷痛z318时向肩部放散100 附录符号主症符号主症z262但伸腕抗阻试验(+)z319时向胸部或肘部放散z263但可不见垂腕畸形z320时有足部肿胀z264但小腿静脉无压痛z321术后小腿前麻木或肿痛z265但踝周仍肿痛z322某个或多个关节和肌群疼痛僵硬z266但踝周麻木或肿痛z323某方向腕抗阻试验(+)z267偶伴腰腹疼z324毛发脱落z268偶伴足趾腿冷痛z325泛泛然疼痛z269僵硬强直z326流出牙膏样物质z270关节畸形z327用药后上肢或下肢近端肌容积不同程度减少z271关节红肿热痛z328疲劳后上肢或下肢近端肌容积不同程度减少疲劳性运动后上肢或下肢近端肌容积不同程z272关节酸痛z329度减少z273减压术后小腿前肿痈z330痛风石穿破皮肤z274出现肩外展疼痛弧z331痹痛不愈z275前臂屈腕无力手尺侧皮肤麻木z332经久不愈z276功能开始改善z333肩上举、后体伸均受限z277动肩弹响z334肩前僵痛肿胀z278半屈膝位有疼痛弧或弹响出现z335肩前疼痛z279半屈膝时加重或有疼痛弧z336肩周感觉消失并向肘部手指发展z280发热倦怠z337肩周泛泛然疼痛z281受凉后某个或多个关节和肌群疼痛僵硬z338肩周血肿z282受寒加重z339肩弹响日久z283可伴疼痛僵硬z340肩感觉减退z341肩背闷胀酸痛z363跛行疼痛z342肩胛下窝有深压痛z364跟腱缝合术后z343肩胛内缘有深压痛z365踝劳累后肿痛z344肩胛颈胸周围可及结筋条索z366踝后外侧肿痛z345肩臂不愈z367踝后外侧麻木或肿痛z346肩部无力上肢肿胀z368踝扭伤后肿痛z347肩部畸形z369踝肿痛z348偶伴消化功能低下、腹痛z370踝麻木或肿痛z349腰膝酸软z371进行性加重101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符号主症符号主症z350膝外旋抗阻试验(+)z372遇寒加重z351臂不能上举z373静止亦痛z352自觉小腿肌短缩感z374颈背闷胀酸痛z353触之有索条结节z375骼后疼痛向膝外侧放散z354诸症每因风寒受湿加重z376骼骨翼下剧痛并向膝外侧放散z355足尖着地跛行z377骼骨翼下压痛或有痛性索条z356足掌心肿痛z378髋麻痛常向股膝内侧与小腿甚至足背放散z357足掌心麻木或肿痛z379髖麻痛常向股膝外侧与小腿甚至座背放散z358足掌肿痛z380鸭行步态z359足掌麻木或肿痛z381麻痛常向股与小腿甚至足背放散z360足肌萎缩z382常向股膝与小腿甚至足背放散z361足肌营养障碍z383麻痛常向股膝外侧及小腿足背放散z362趾甲变碎z384麻痛常向膝内侧及小腿足背放散附录表4兼症符号说明符号兼症符号兼症符号兼症j1上肢肌无力j35头痛目眩j68肘外翻疼痛j2上肢肌无力,搐搦j36小腿前内侧疼痛j69股肌萎缩j3上肢肌无力、挛痛j37小腿外侧麻木疼痛j70股部疼痛j4下肢冷痛j38尿痛尿血j71肢体僵直,甚则畸形j5下肢浮肿、唇口青紫j39尿频、尿急、尿痛j72肩侧疼痛,向肘部放散j6下肢肌无力j40心悸不安j73肩前侧臂痛,向胸部放散j7下肢肌无力、搐搦j41心悸气短j74肩前侧麻木j8下肢肌无力、挛痛j42心悸胸闷j75肩周血肿j9伸肘前臂疼痛j43心烦失眠j76肩痛僵硬j10伸肘前臂疼痛、无力j44屈肘肘前疼痛j77肩痛僵硬,上举困难j11伸肘障碍疼痛j45屈腕时前疼痛j78肩痛向三角肌,手指放散j12伸腕疼痛j46屈腕疼痛j79肩痛向肘放散j13关节溃破,流出污物j47心烦急躁,失眠多梦j80肩背漫肿,胛缝疼痛j14关节痹痛,入夜尤甚j48恶心呕吐j81肩胛上缘疼痛向背部放散j15关节肿大j49恶心呕吐,食纳呆少j82肩胛内缘疼痛向腰部放散j16关节部疼痛j50手指强直变形j83肩胛少动,翼状畸形j17前侧背痛,向肩部放散j51手指漫肿j84肩臂漫肿102 附录符号兼症符号兼症符号兼症j18动则喘喝j52手指麻冷j85肩部无力j19反弓疼痛j53指掌挛缩j86肩部无力,腰膝酸软j20发热,兴痛、心悸j54指肩冷麻j87肩麻木疼痛,向肘部发展j21吞咽无力或呛咳j55抬头,耸肩无力j88背痛向肩部放散j22呼吸困难,短气、心悸j56脊柱旁疼痈j89背痛向项部放散j23外展出现疼痛j57腕外翻疼痛j90胸痹心痛j24合并垂腕畸形j58腹部疼痛j91胸闷不适j25合并垂腕征j59膝内侧疼痈j92脊柱强直,甚至佝偻不伸j26合并猿手征j60膝前内侧疼痈j93腰痛尿浊j27后伸疼痛j61爪手畸形j94腰腿疼痛j28向肘部放散j62猿手畸形j95腰膝酸软j29向胸部放散j63疲倦无力j96膝内外侧疼痛j30小腿后部疼痛j64眩晕眼花j97膝外侧疼痛j31小腿足趾部疼痛j65肘内侧疼痛j98膝部疼痛j32小腿部疼痛j66肘内翻疼痛j99面色㿠白j33屈腕肘前疼痈j67肘外侧疼痛j100颈项痛向上肢放散j34失眠健忘附录表5主穴穴对及穴组符合定义3.1的主穴穴对及穴组符合定义3.2主穴的穴对及穴组内庭-行间秉风-肩髃殷门-直立少海-小海大杼-玉枕秩边-环跳上巨虚-下巨虚命门-大肠俞箕门-阴包三阴交-肾俞腰宜-中空成骨-外膝眼气冲-上伏兔委阳-委中天突-俞府气冲-上伏兔-髀关巨骨-云门京骨-申脉-光明胃俞-胃管下俞命门-大肠俞-三阴交-肾俞下关-颧髎京骨-申脉泉生足-女膝103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符合定义3.1的主穴穴对及穴组符合定义3.2主穴的穴对及穴组人迎-意舍-胸乡-食窦-周荣在神堂-噫嘻-膈关-银口解溪-中封-商丘附录表6配穴穴对及穴组符合定义3.1的配穴穴对及穴组符合定义3.2的配穴穴对及穴组侠溪,支沟丰隆,飞扬上风市,风市阴陵泉,膝关复溜,水泉关元俞,气海俞少海,小海足三里,太溪厥阴俞,水道中府,肺俞肝俞,胆俞环跳,秩边天突,完骨天突,气舍,完骨公孙,膀胱俞,太白委中,天柱,天髎,肩髎,极泉,天宗,夹廉泉建里,脾俞,胃俞大杼,膏肓,神堂,噫嘻,膈关委中,极泉,天宗,夹廉泉附录表7结筋点对及结筋点组符合定义3.1的结筋点对及结筋点组符合定义3.2结筋点对及结筋点组秩边次,环跳次小海次,少海次然谷次,公孙下泉生足次,女膝次承山次,承山内天髎次,天宗次冲阳次,束骨次腰椎横突1~4,府舍次太溪次,照海次髀关次,髀关下足三里次,阳陵泉次髀关下,维道次箕门次,阴包次局部结筋病灶点,秩边次,环跳次小肠俞次,膀胱俞次申脉次,京骨次,解溪次,丘墟次,下丘墟,中封次,商丘次,公孙上白环俞次,中膂俞次育门次,志室次,肾俞次,小肠俞次,膀胱俞次上伏兔次,伏兔次小肠俞次,膀胱俞次,白环俞次,中膂俞次陵后次,陵下次气冲次,上伏兔次,伏兔次髌外下,胫骨外髁髌内下,胫骨内髁104 附录符合定义3.1的结筋点对及结筋点组符合定义3.2结筋点对及结筋点组失眠前,失眠内,涌泉次,跖趾1~5,失眠次颈椎脊突4~7,胸椎脊突1~4,膏肓俞次颈椎横突4~7,冈上,秉风次外承扶,上殷门,外殷门,内殷门,直立次,内直立,外直立意舍次,肩井次,银口次,胸乡次,食窦次,周荣次神堂次,噫嘻次,膈关次胸椎棘突1~骶椎棘突4,气海俞次,关元俞次申脉次,京骨次,解溪次,丘墟次膏育俞次,大杼次,肩胛冈腰椎横突1~3,腰宜次,腰眼次,中空次,健胯次,育门次,志室次,肾俞次附录表8主症对及主症组主症对主症组z275{前臂屈腕无力手尺侧皮肤麻木}、z372{遇寒加重}z251{下肢肌萎}、z353{触之有索条结节}、z376{骼骨翼下剧痛并向膝外侧放散}z375{骼后疼痛向膝外侧放散}、z377{骼骨翼下压痛或z282{受寒加重}、z299{屈伸不利}、z332{经久不愈}有痛性索条}z262{但伸腕抗阻试验(+)}、z263{但可不见垂腕畸形}z117{与肌腱相连}、z129{压之酸胀或微痛}、z162{无红肿}、z190{腕或足背出现卵园囊块}z289{垂腕畤形}、z311{手外侧皮肤感觉障碍}z286{四、五指不能对掌}、z312{手指和环指外侧皮肤感觉障碍}、z313{拇指不能内收}z180{肩胛内缘及周围可触及结筋条索}、z211{酸胀疼z318{时向肩部放散}、z341{肩背闷胀酸痛}、z342{肩痛,并可放散}胛下窝有深压痛}z257{五心烦热}、z300{心悸气短}z317{时向肩,颈,腰部放散}、z343{肩胛内缘有深压痛}、z374{颈背闷胀酸痛}z272{关节酸痛}、z308{恶寒发热}z109{上举无力}、z168{渐扩故肩胛翼状翘起}、z197{臂难过头}z254{久病痹痛}、z287{四肢消瘦}z269{僵硬强直}、z271{关节红肿热痛}、z280{发热倦怠}、z294{头痛汗出}z241{X光拍片示诸关节骨质疏松}、z281{受凉后某个z227{x光可见胫骨骨膜反应和肿胀损伤影}、z295{小或多个关节和肌群疼痛僵硬}腿前后肿痛}、z307{急行军或下肢超负荷疲劳后}105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主症对主症组z232{x光可见腓骨长、短肌肿胀损伤影}、z297{小腿z150{屈拇时或有弹响和疼痛}、z157{拇指屈指抗阻试外侧肿痛}验(+)}、z158{拇掌指与腕前外侧僵痛肿胀}z224{X光可见胫前诸肌损伤影}、z273{减压术后小腿z302{屈臂外旋抗阻时肩前疼痛}、z309{患者不敢捡前肿痈}物}、z334{肩前僵痛肿胀}z86{按之串麻疼痛}、z84{呈爪手畸形}z234{X光可见足底软组织肿损伤影}、z260{伴足趾麻木}、z357{足掌心麻木或肿痛}z93{项背肿胀}、z94{颈项僵痛}z236{X光可见跖骨骨膜反应和组织损伤影}、z259{伴足趾腿冷痛}、z359{足掌麻木或肿痛}z231{x光可见腓骨长、短肌损伤影}、z298{小腿外侧z161{整复后仍有功能受限}、z215{髋关节痛}、麻木或肿痛}z218{髋痛常向股膝内侧与(及)小腿甚至足背放散}z320{时有足部肿胀}、z381{麻痛常向股与小腿甚至足z152{屈指时或有弹咱和疼痛}、z172{第2~5指掌指与背放散}腕前外侧僵痛肿胀}、z200{诸指屈指抗阻试验(+)}z128{功能瘅碍}、z175{肘臂值痛}z253{举臂耸肩}、z325{泛泛然疼痛}、z347{肩部畸形}z245{上臂及喙突可有包块且有深压痛}、z333{肩上z337{肩周泛泛然疼痛}、z371{进行性加重}、z373{静举、后体伸均受限}止亦痛}z240{X光拍片示诸关节、周围韧带钙化、增生}、z322{某z233{X光可见足底组织损伤影}、z261{伴足趾麻木或个或多个关节和肌群疼痛僵硬}冷痛}、z356{足掌心肿痛}z123{关节功能受限}、z169{甚至畸形}z116{不敢足跟触地}、z118{以足掌着地而跛行}、z204{足跟肿痛}z228{X光可见胫骨骨膜增厚和损伤影}、z296{小腿前z243{三角肌萎缩无力}、z249{上臂腋缘及喙突可有包麻木或肿痛}块旦有深压痛}、z285{可见方肩}、z340{肩感觉减退}、z351{臂不能上举}、z354{诸症每因风寒受湿加重}z225{X光可见胫前诸肌肿胀损伤影}、z321{术后小腿z110{上肢或下肢末稍感觉异常}、z131{口渴,多食、前麻木或肿痛}多尿}、z187{近端肌容积不同程度减少}z114{上臂闷胀酸痛}、z119{伸侧疼痛,向肘部放散}z103{X光可见跖趾关节外翻}、z174{第一跖趾关节外翻畸形、肿痛}、z212{重者行走以足跟着地而跛行}z331{痹痛不愈}、339{肩弹响日久}z250{下肢疲劳、受凉则踝内后侧肿痛}、z352{自觉小腿肌短缩感}、z363{跛行疼痛}、z364{跟腱缝合术后}z68{影响休息}、z78{重者夜间疼}z324{毛发脱落}、z361{足肌营养障碍}、z362{趾甲变碎}z148{尺桡分离试验(+)}、z192{腕背侧僵痛肿胀}z121{伸膝抗阻(+)}、z196{膝髌外伤}、z220{髌腱缝合后仍麻木或肿痛}106 附录主症对主症组z102{X光可见跖趾关节内翻}、z173{第一跖趾关节内z141{夜间疼痛}、z166{正中神经压迫试验(+)}、翻畸形、肿痛}z191{腕掌指僵痛肿胀麻木}z235{x光可见跖骨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胀损伤影}、z107{x光拍片示骨折等原发病表现}、z199{被固定肢z358{足掌肿痛}体肌容积不同程度减少}、z209{软组织影缩小}z104{x光可见跟骨结节前缘骨剌和组织损伤影}、z242{三角肌无力}、z252{不出现皮肤感觉异常}、z205{足跟麻木或肿痛}z306{形成方肩}、z336{肩周感觉消失并向肘部手指发展}、z338{肩周血肿}z115{下肢超负荷疲劳、受凉后}、z206{踝内后侧肿痛}z305{并可触及痛性结节}、z326{流出牙膏样物质}、z330{痛风石穿破皮肤}z145{大腿肌及膝麻木或肿痛}、z222{麻痛常向股膝内z95{X光可见关节附近骨质穿凿样破坏}、z134{可有痛侧与小腿甚至足背放散}风石影}、z137{周围软组织肿胀}、z139{多见于第一跖趾、足背、足跟、踝}、z140{膝关节突然红肿热痛僵硬}、z164{某个或多个关节尤其是小关节肿痛}z66{尺倾伸腕抗阻试验(+)}、z75{腕尺侧僵痛肿胀}z136{吮吸进食困难}、z177{肢体无力}、z213{面肌削瘦}z130{反复发作或迁延日久}、z165{检査可及痛性条索或结节}z310{或翼状肩}、z380{鸭行步态}z85{常伴足趾冷痛}、z86{按之串麻疼痛}z255{久痹不已}、z256{于腕管可触及痛性结节}z126{前臂内侧面僵痛肿胀}、z151{屈指屈腕受限}z185{腕周僵痛肿胀}、z189{腕尺或桡倾疼痛}z113{上臂内上缘有挛性包块且有深压痛}、z179{肩前与胸部闷胀酸痛}z83{可触及痛性条索或硬结}、z88{每因劳累而疼痛加重}107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附录表9兼症对及主症组兼症对兼症组j13{关节溃破,流出污物}、j38{尿痛尿血}、j90{胸痹j37{小腿外侧麻木疼痛}、j70{股部疼痛}心痛}j41{心悸气短}、j64{眩晕眼花}、j100{颈项痛向上肢j65{肘内侧疼痛}、j67{肘外侧疼痛}放散}j15{关节肿大}、j71{肢体僵直,甚则畸形}、j92{脊柱j74{肩前侧麻木}、j87{肩麻木疼痛,向肘部发展}强直,甚至佝偻不伸}、j99{面色㿠白}j72{肩侧疼痛,向肘部放散}、j73{肩前侧臂痛,向胸部放散}j81{肩胛上缘疼痛向背部放散}、j88{背痛向肩部放散}j82{肩胛内缘疼痛向腰部放散}、j89{背痛向项部放散}j63{疲倦无力}、83{肩胛少动,翼状畸形}j77{肩痛僵硬,上举困难}、j80{肩背漫肿,胛缝疼痛}j69{股肌萎缩}、j94{腰腿疼痛}j47{心烦急躁,失眠多梦}、j49{恶心呕吐,食纳呆少}j28{向肘部放散}、j29{向胸部放散}j18{动则喘喝}、j34{失眠健忘}j5{下肢浮肿、唇口青紫}、j40{心悸不安}j3{上肢肌无力、挛痛}、j8{下肢肌无力、挛痛}j2{上肢肌无力,搐搦}、j7{下肢肌无力、搐搦}j22{呼吸困难,短气、心悸}、j55{抬头,耸肩无力}10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一)参与的科研项目(二)发表的学术论文109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不知不觉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活过去了,写完论文稿子后感到忧喜参半。快要毕业,说明要离开我的中国母校,离开我在这座美丽的秦皇岛的燕山大学所认识到的同学,老师,和朋友。亲们认识你们是我的荣幸和缘分。首先我要诚挚的感谢我敬爱的导师洪文学教授。他帮我了解中医的魅力和智慧,在学习期间不断地鼓励和指导我。本研究工作是在洪文学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所以我要对洪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除了导师以外,我不得不提到两位,若没有导师的和他们俩的热心帮助、有力支持和鼓励,那本文就不可能按时完成。这两位是我亲爱的朋友梁怀新和敬爱的老师樊凤杰。万分感谢老师对我的指导和鼓励!梁怀新,你对科学的认真负责和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给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感谢你对我的态度,所做的不可计量热心帮助,感谢你的耐心和支持!其次,向我亲爱的同学们:郜雪,徐丹丹,邢甜甜,姬心和,为了你们的所做的无私帮忙和给我的支持及鼓励表示深深的谢意!谢谢生物医学工程15年级的所有同学们,感谢你们给我提供良好的、友谊的科研环境!我还要对燕山大学的国际教育学院的所有老师,特别是对冯丹老师,表示我诚挚的谢意!感谢我亲爱的对象梅兰(IrinaDamdinova),谢谢你的支持和爱情。感谢我亲爱的爸爸(KharinVasiliy)和妈妈(KharinaIrina),谢谢你们关怀,支持和鼓励。你们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最后,对审阅本论文的各位老师致以衷心的谢意!110 作者介绍作者简介中文名:安东,英文名:KharinAnton,男,俄国人,1990年1月出生于俄罗斯格拉佐夫市。2007年9月考入莫斯科RSTU-MATI大学材料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1年7月本科毕业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15年9月—2017年12月,在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