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反思与专业发展

教师反思与专业发展

ID:7550209

大小:38.5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2-19

教师反思与专业发展_第1页
教师反思与专业发展_第2页
教师反思与专业发展_第3页
教师反思与专业发展_第4页
教师反思与专业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反思与专业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师反思与专业发展教师反思与专业发展近年来,教师专业发展问题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界备受关注的课题。在促成教师专业发展众多可能的途径中,不脱离教师工作实践的“反思”,因为有着独特的优势,而受到较多的重视。一、“反思”的内涵教育界对教师反思的重视,尤其是将反思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联系起来,与人们对“教师”在认识上的变化直接相关。英语国家对于教师反思的强调,大致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此以前,这些国家对教师的研究往往只集中在教师的课堂行为上,而对于这些行为背后的心智过程,则并不关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反思,作为实践中意义建构的重要途径和专业自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第7页教师反思

2、与专业发展教师反思与专业发展近年来,教师专业发展问题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界备受关注的课题。在促成教师专业发展众多可能的途径中,不脱离教师工作实践的“反思”,因为有着独特的优势,而受到较多的重视。一、“反思”的内涵教育界对教师反思的重视,尤其是将反思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联系起来,与人们对“教师”在认识上的变化直接相关。英语国家对于教师反思的强调,大致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此以前,这些国家对教师的研究往往只集中在教师的课堂行为上,而对于这些行为背后的心智过程,则并不关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反思,作为实践中意义建构的重要途径和专业自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第7页教师反思与专业发

3、展教师反思与专业发展近年来,教师专业发展问题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界备受关注的课题。在促成教师专业发展众多可能的途径中,不脱离教师工作实践的“反思”,因为有着独特的优势,而受到较多的重视。一、“反思”的内涵教育界对教师反思的重视,尤其是将反思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联系起来,与人们对“教师”在认识上的变化直接相关。英语国家对于教师反思的强调,大致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此以前,这些国家对教师的研究往往只集中在教师的课堂行为上,而对于这些行为背后的心智过程,则并不关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反思,作为实践中意义建构的重要途径和专业自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第7页20世纪80年代以后,关

4、于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开始出现新的取向。我们曾将其归结为3种: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取向、实践——反思取向和生态取向。大致说来,第一种取向倾向于视教师为“知识的传递者”,认为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是由专家经过专门的研究而形成的“科学”知识,教师通过向专家学习,获得专业知识并改进专业行为,从而达到专业发展的目的。这种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历史最久长,在教育实践中的影响也最为深远。但是,第一种取向对教师的认识,因显得简单化和表面化,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遭到许多批判。随后,第二种取向开始兴起。持这种取向的学者认为,教师主要不是通过“接受”外来知识,而是通过“反思”更清晰地理解自己,并在此基础上自我

5、更新与重建,实现教师之“人”与教学之“事”双重发展的。反思,遂被认为是促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途径之一。尽管反思一词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但许多人对它的含义并不清楚。一些人把反思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思考”,甚至是更随便的“回顾一下”或“总结一下”。那么,我们所倡导的反思,究竟是什么含义呢?教育界一般认同:反思是思维的一种。学者们对反思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杜威。杜威认为,当人审慎地考察某个观念的基础以及佐证信念的充分性时,“这个过程就被称做是反思;这个过程本身就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对于任何信念或假定性的知识,主动地、持续地、仔细地考量它赖以成立的基础以及它所倾向的

6、结论,就成其为反思”。在杜威的用法中,反思一词更接近我们汉语中的“寻根究底”。这层意思,在后世英语国家教育界关于反思的论述中,基本上被保留了下来。惟一不同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对反思的研究中,学者们更多的不再是单纯地讨论这种思维的性质、而是转为关注反思与行动的关系。这样,反思也就有了另一层意思:在行动之后进行的“反溯性思考”。这层意思,由于更接近汉语中反思一词的字面含义,所以在我国某些相关的讨论中,几乎成了对这一概念的惟一阐释。这种理解固然没有错,但如果忽视了“反溯性思考”的性质仍须具备杜威早期论述中的“寻根究底”的精神,则很容易使反思在教育实践中的价值表面化、肤浅化。教育界将反思

7、与行动结合起来,进而视反思为行动改进的途径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随着行动研究的“复兴”,已经比较普遍地得到了认可和重视。舍恩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行动中反思”的意念,因迎合了教育界最近20多年所追求的不脱离现实情境、在持续的实践中改进的需要,而很快为教育界所接受、这更推进了教育界对反思的重视。如果说杜威的论述为我们阐明了反思的内在性质,舍恩的观点使我们认识了反思与行动在形式上的关系的话,那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