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生死哲学

庄子的生死哲学

ID:76378497

大小:4.26 MB

页数:48页

时间:2022-01-15

庄子的生死哲学_第1页
庄子的生死哲学_第2页
庄子的生死哲学_第3页
庄子的生死哲学_第4页
庄子的生死哲学_第5页
庄子的生死哲学_第6页
庄子的生死哲学_第7页
庄子的生死哲学_第8页
庄子的生死哲学_第9页
庄子的生死哲学_第10页
资源描述:

《庄子的生死哲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4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分类号:学校代码:密级:学号:凝縣鴨士芽位文论文题目:庄子的生死哲学院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专业:中国哲学研究方向:中国哲学指导教师:高瑞泉教授论文作者:朱广珍年月SchoolCode:ationforMasterDegree,2014::::::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郑重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博士(请勾选)学位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己经发表或撰写

2、过的研宂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系本人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硕士博士(请勾选)学位论文,本论文的著作权归本人所有。本人同意华东师范大学根据相关规定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和学校指定的相关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印刷版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及数据库被查阅、借阅;同意学校将学位论文加入全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共建单位数据库进行检索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釆用

3、影印、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复制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请勾选)经华东师范大学相关部门审查核定的内部或涉密学位论文,于年月曰解密,解密后适用上述授权。不保密,适用上述授权。涉密学位论文应是已经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或保密委员会审定过的学位论文(需附获批的《华东师范大学研宄生申请学位论文涉密审批表》方为有效),未经上述部门审定的学位论文均为公开学位论文。此声明栏不填写的,默认为公开学位论文,均适用上述授权。)朱广珍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姓名职称单位备注顾红亮教授哲学系主席方旭东教

4、授哲学系刘梁剑副教授哲学系?摘要《庄子》关于生死的讨论在文本中贯穿始终,然而通过生死观考察《庄子》对于个体存在及其意义的问题研宄尚在少数。本文通过视角批评的方法,考察了先秦哲学关于个体生命及其价值的理解,明确生死观是以个体存在及其价值为问题核心,并且在庄子不同的理解是源自不同的视角。首先是观之以物视角下乐生恶死的观点,庄子指出,该观点将生命片面的定义为形体的生命,并且对个体对于存在的确证和对乐生恶死价值评定没有合理的辩护;其次是观之以俗视角下生死由命的观点,庄子指出该观点忽略了个体价值由个体自身

5、所决定,并且个体存在自然性应当置于社会性之先。在批评上述两种视角及其观点的同时,庄子以其道论为理论背景,阐释了观之以道的生死观,观之以道,则个体在道的意义上与天地万物同一,万物以气相通,因而生死只是气的聚散,而精神生命才是生命本真性的体现,因此,个体生命的意义在于依道而行,也即合乎自然的生活,看待生命也应当自然而然,而个体生命的意义源自个体与自然世界相谐。而在定义和评价生命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实践的主旨,实践的维度是生死问题一个题中应有的视角。关键词:庄子,视角,生死,自然ABSTRACTT

6、herearerichDialoguesonLifeandDeathinZHUANGZItextbook,howeveritisseldomresearchedaboutexistenceandmeaningoflifethroughinthosedialogues.Thisstudybasedonmethodofvisualcritique,overviewedthesubjectandthoughtoflifeanddeathbetweenRU(儒)墨)道)物)俗),道)气):目录一、导论二

7、、生死问题的视角三、生死问题直接的规定性:以物观之乐生恶死四、生死问题非“物”的视角:以俗观之死生有命五、生死问题的本真维度:以道观之死生无变于己六、结论参考文献麵一、导论希腊神话中,宙斯让普罗米修斯去除人类关于死亡的知识,于是人们对死亡心存忧惧,却又痴迷于对死亡的思索,神话象征着人类对生死的思考,始终是是终极而具体的。生死问题是对生命本身的思考,关乎生、也关乎死,古今哲学家大多痴迷于这一终极而又具体的困惑,在苏格拉底看来,生死是相对立又互相转化的关系,生人不必为死后世界而担忧,其行刑前的遗言广

8、为流传,然而,正如莎士比亚名言所说:“活着,还是死着,这是个问题。”孔子也曾有言:“未知生,焉知死?”在世的我们处在生的界域,还是通往死的途中,殊难分辨,死亡对于生者而言,始终是神秘的,而如大部分亘古常新的哲学问题一样,生死问题也始终是开放的。周秦时期,礼乐文明奠定了中国古代关于生死观念的基调,在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下,古代世界存在着关于死后世界的观念,在最早的甲骨文卜筑记录中,可以看到“两个世界”的对话,周秦的考古和传世、出土文献中对中国古代死后世界的观念图景描绘的更为清晰。另一方面,关于生命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