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期末复习计划

初三化学期末复习计划

ID:7714435

大小:33.4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2-23

初三化学期末复习计划_第1页
初三化学期末复习计划_第2页
初三化学期末复习计划_第3页
初三化学期末复习计划_第4页
初三化学期末复习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期末复习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三化学期末复习计划  导语: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对于期末复习,本着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答题能力、争取考出好成绩的原则,现制定以下初三化学期末复习计划。   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对于期末复习,本着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答题能力、争取考出好成绩的原则,现制定以下期末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一学期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和学习即将结束,而巧妙的复习工作是期末考试的有力保证,复习中我们会坚持“5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执行课程标准,落实课改理念。坚持素质教育的导向,贴近生活和社会实践,体现知识融合,既注重基

2、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复习,又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科学探究,突出学科特色,着眼终身发展。   二、整体复习计划:章节复习,主要是知识点梳理填空、过关练习、章节练习、其中穿插部分考试,检测学生复习情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主要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老师少讲多点评。   三、复习时间安排复习从1月11号开始。所有化学课的复习时间预计为7课时。 四、复习内容和方法复习一~六章。   重点:第六章:溶液的判断,溶质、溶剂的确定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第五章复习。重点:金属

3、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第四章复习。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的判断化石燃料的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   第三章复习。重点:微粒的性质原子的构成元素的组成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第二章复习。重点:氧气的性质和制法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自然界的水   第一章复习。重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基础知识过关。重点:已学内容中的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的过关化学方程式的过关和整理化学变化中的其它知识的梳理 五、具体复习方法:   1、

4、梳理基础知识中,主要抓住基础薄弱的学生,让学生自己讲、自己填、自己记,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最基础的知识,都能拿到基础分。记不住的重新记、多次记、反复记,确保每个同学过关。   2、重点知识一定加大复习力度,让大多数学生都能非常熟悉解题思路和涉及到的相关课本知识,做到心中有数、考试稳重、不失误、少丢分。   3、适当培养学生分析解答信息题、实验探究题,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而我们学生在迁移知识、运用知识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这方面的练习会在平时讲课中多加操练,让学生适应这种考察方式,掌握

5、答题技巧,尽量争取考出更好成绩。   4、为了提高平均分,还应该准备一套针对差生的复习方法,计划在全班性复习的基础上,对差生“再炒一次回锅肉”,所以我准备在复习时让全班同学都做到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再给部分差生来一次“小炒”,争取让他们“回味无穷”。   当然,在实际的复习进程中,会根据具体情况对复习策略做适当调整,特别是个别学生做单独辅导,让学生在原来的学习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具体安排如下: 周末作业(元9):张剑敏 第2、3章复习:奚红健 第4、5章复习:包纪林 综合复习一:郭红敏 综合复习二:江双

6、清 寒假作业:蔡绍兵、戎礼琴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对于学生能力所及的教学内容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落实新课程理念,把握命题主旋律。关注社会与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中,强化学生基础知识,训练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升学生应试水平,贯穿“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理念,突出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科技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化学思维,实施有效教学。 二、学生情

7、况简析   本学期继续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从上学期的学习成绩看出,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的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在这学期里,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难度适宜的课外练习,强化一下基础,为中考复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我坚信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使学生在探索实践中增长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提高学生的

8、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深化创新教育,优化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材总体分析   现行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实际知识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