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课程知识观的演变:选择、组织与呈现

西方课程知识观的演变:选择、组织与呈现

ID:78032292

大小:15.3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1-30

西方课程知识观的演变:选择、组织与呈现_第1页
西方课程知识观的演变:选择、组织与呈现_第2页
西方课程知识观的演变:选择、组织与呈现_第3页
西方课程知识观的演变:选择、组织与呈现_第4页
西方课程知识观的演变:选择、组织与呈现_第5页
西方课程知识观的演变:选择、组织与呈现_第6页
资源描述:

《西方课程知识观的演变:选择、组织与呈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西方课程知识观的演变:选择、组织与呈现摘要:本文依据课程知识观的核心要素,从课程知识选择、课程知识组织和课程知识呈现三个维度梳理了柏拉图、夸美纽斯、斯宾塞、杜威、布鲁纳和多尔课程理论内在所反映的课程知识观,并以知识观视角解析了课程知识观演进特征,提出了课程知识选择从普遍真理到存疑情境、课程知识类别从等级层次到多样分类、课程知识编排从普适确定到开放建构,以及课程知识呈现从抽象绝对到多元描述等趋势,以期助力大学课程内容改革实践。关键词:课程知识观:课程知识选择;课程知识组织:课程知识呈现:知识观一、课程知识观的三维视角胡森在《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指出,课程知识是“在一门课程中所

2、教授或所包含的知识(课程内容)和制定课程时所应用的知识(课程编制知识)北本文使用其第一个层而的含义,即视为有助于实现既定教育目标,通过课程要向学生传授的内容。为确立课程知识的基本范畴,本文认为至少需要从课程知识的本体属性、划界问题及其内在关系三个层面进行探究和思考。首先,课程知识属于知识的思想范畴,但能否成为课程知识则取决于特定社会的教育实践准许何种知识进入教育场景。其次,课程知识直接以影响和发展人为目的,承载教育情境实践下的价值追求,较非课程知识具有更强的目的性、方向性和工具性。同时,课程知识从广义上讲,必须具备意义与符号两个要素。其中,“意义”是课程知识的内容,涉及横向分类

3、与纵向排序两种组织结构,“符号”则指它的呈现形式。课程知识观中的“观”,在汉语中,指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结合上述课程知识基本范畴的探讨,我们可知,课程知识观从本体上反映了人们在课程教学领域如何看待课程知识,其中涉及的本质问题是如何选择课程知识的观点,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为了特定教育目的以何种标准选用进入课程领域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本质问题又相应派生出了对课程知识的处理观念,包括意义组织和形式呈现两部分,其中前者涵盖内容分类与教授排序两方面。基于此,本文在课程知识观的历史透视中,将分别从课程知识选择、课程知识组织和课程知识呈现三个维度进行剖析,从而把握典型课程知识观的基本特征

4、。二、课程知识观的历史变革1.柏拉图理性主义课程知识观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创立的阿卡德米学园,被看作世界第一所大学,其办学目的主要在于培养为治理国家出谋划策的哲学家或最高统治者,一切教育活动都是闱绕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学习理性知识,从而获得真理。在课程知识选择上,柏拉图根据认识过程由低到高划分的4个阶段,即相信、想象、知性、理性,将后两者划归为知识范畴,可作为课程知识。其中,知性知识是数学和科学研究的对象,涉及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旨在促使灵魂转向真理、养成抽象思维的基础上,引导人们对美与善的追求:而理性知识则指辩证法研究的对象,意在培养统治者的辨证能力,使他们实现灵魂的最终转向

5、,获得最高的“善的真理工在课程知识组织上,柏拉图一方面基于发展受教育者理性的需要,将“四科”课程作为古希腊课程体系主干,并指出其训练是辩证法学习的前奏和准备:另一方面,他秉承循序渐进、启发诱导的原则,按照儿童年龄特征规定先学算术、几何,再习天文、音乐一一从可见到可知,由意见至知识,从而逐渐提升人的心灵状态,并经选拔,使少数非常优秀的学生能够接受最高形式的辩证法学习,实现灵魂转向。在课程知识呈现上,古希腊由于强调传递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生本源的形而上学的知识,以概念、范畴和语言为载体,并视所学具有绝对性和终极性,注重服从权威、引经据典,将古典语言一一希腊语与拉丁语,看作唯一的教学呈

6、现和研究语言。1.夸美纽斯泛智论课程知识观生活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夸美纽斯,吸收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成果和哲学认识论的新发展,提出了著名的“泛智”教育思想,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们”,从而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教育体系的基础。在课程知识选择上,夸美纽斯较早期人文主义教育,强调更贴近生活、更切合实用,培养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者,形成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设置。具体来讲,他在充实“七艺”的同时,将地理、物理等新兴的自然科学引入课程,并加入自然科学史、经济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常识、国语和手工劳动等。在课程知识组织上,夸美纽斯将“周全”课程分为三类,包括语言、哲学和神学等主要

7、课程,为更好掌握主要课程服务的历史和各种练习课的次要课程,以及由各种游戏、娱乐和戏剧表演组成的第三类课程。同时,在泛智内容排列顺序上,他主张“教育的自然适应性”,通过构建统一的学制系统和课程知识圆周式排列方式,使各级学校或阶段所学知识完整、统一,程度渐进,适合学生年龄和理解力。在课程知识呈现上,夸美纽斯通过明确提出“国语学校”阶段,将本族语的地位大幅提升,体现了教育民族性与世俗性的增强。2.斯宾塞科学主义课程知识观作为19世纪实证主义哲学的代表,斯宾塞敏锐地洞察到科学对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