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诊重点知识

中诊重点知识

ID:78441493

大小:2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2-02-02

中诊重点知识_第1页
中诊重点知识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诊重点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八纲辨证:八纲就是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证候归类的八个纲领。医生根据望闻问切四诊搜索和掌握的各种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病变部位的浅深,疾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症类别的阴阳作为辨证的纲领的方法,称为八纲辨证。里证:病变部位在身体深层,脏腑气血受病所反映的证候,它和表证相对而言,多见于外感病的中后期或内伤病。齿痕舌:舌体边缘有牙齿压迫的痕迹。多见于脾阳虚虚衰、湿盛或气血不足。心脉痹阻证:由于瘀血、瘀浊、寒邪、气滞等阻痹心脉所表现

2、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心悸怔忡,心胸闭闷疼痛,痛引肩背内侧,时发时止等症状。满面通红者属实热证,午后两颧潮红者属阴虚证,(阴虚阳亢,虚火上炎—肺痨)。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如红妆,游移不定,属戴阳证。正常脉象的特征:舌色淡红,(淡红舌,薄白苔)。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津,脉细数,见于胃阴虚证。(因胃阴不足,虚火内扰所致)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作者:晋朝,王叔和。何谓半表半里证?半表半里证是指病变既未完全在表,又未完全入里,而是处于半表半里之间的证候。主要临床表现:寒热往来,

3、胸胁苦满,神情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正常脉象的特点:正常脉象是指正常人生理条件下出现的脉象,也称平脉、常脉或缓脉。特点:脉位不浮不沉,沉取不绝;脉数一息4~5至,不快不慢,节律一致;脉形不大不小,寸、关、尺三部有脉;脉势从容和缓,流畅均匀,流利有力。“三部有脉,和缓有力”为要,有胃,有神,有根。有胃:从容、徐和、软滑(脾胃功能的胜衰和营养状况的优劣);有神:柔和有力、节律整齐(血气旺盛心神健旺);有根:迟脉有力,沉取不绝(肾气充足)。五色主病的要点病色可分为赤、白、黄、青、黑。分别

4、见于不同的脏腑和不同疾病的性质。五色归五脏,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青为肝,黑为肾。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根据病人面部五色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即为五色主病。1.赤色:主热证,亦可见于戴阳证,阴虚证(虚阳上越)。2.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3.黄色:主脾虚、湿证。4.青色:主寒证、疼痛、气滞、血瘀、惊风。5.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虚实真假的辨证要点:辨别虚实的真假,关键在于脉象的有力无力,有神无神,其中尤以沉取之象为真谛。其次是舌质的胖嫩与苍老,言语呼吸的高亢粗壮与低怯微弱。病人整个体质状

5、况、病之新久、治疗经过等也是辨析的依据。郑声的临床表现:神识不清,语音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的症状。是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见于疾病晚期、危重的病人。亡阴证:指体液大量耗伤,阴液严重亏乏而欲竭所表现的证候。表现为:汗热味咸而粘,呼吸短促,恶热,手足文,躁妄不安,口渴喜冷饮,面色潮红,舌干无津,脉细数,按之无力。亡阳证:体内阳气极度虚衰而表现出阳气将脱的证候。表现:冷汗淋漓,味淡而微粘,肌肤凉,手足冷,口不渴,喜热饮,呼吸气微,面色苍白,舌淡而润,脉微欲绝。面色鲜明如橘皮色—阳黄(湿热为患);面色

6、晦暗如烟熏色—阴黄(湿寒为患)。紫舌主气血运行不畅。舌色泛青—寒凝血瘀,血形凝泣之证;舌色淡紫或紫暗而湿润-阳虚阴盛,气血运行不畅之证;舌色绛紫或红紫,苔少而干—邪热亢盛,营血瘀滞;舌色紫暗或舌上有斑点—瘀血内阻;舌尖瘀血瘀斑—心血瘀阻;舌边瘀血瘀斑—肝郁血瘀;舌中青紫—瘀阻胃络。心阴虚:心烦咽干,心悸,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滑脉:主痰饮,食滞,实热,也是青少年的常脉,妇人的孕脉。短脉:主气病。促、结、代脉的共同特点:脉律不规则(脉律不齐),濡脉与弱脉的区别要点濡脉:浮细而软,轻举即

7、得,主虚证、湿。弱脉:极软而沉细,重按始得,主气血两虚。夏季:主洪脉(夏季阳气亢盛,脉象稍现洪大)【春弦,夏洪,秋浮,冬沉,】脏腑在舌面的分布: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根主肾,舌边主肝胆。舌苔有根(有根苔为胃之舌,即舌苔中厚边薄,紧贴舌面或刮之有苔迹)是胃气存亡的指标。少阳证(半表半里证):【精品文档】第2页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神情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厥阴证:肝与心包寒热虚实错杂。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呕逆。头痛连项-

8、--太阳经;两侧头痛---少阳经。前额连眉棱骨痛—阳明经,巅顶痛—厥阴经。口干而但欲漱口而不欲咽者---血瘀证;渴喜热饮,饮水不多—痰饮内停,阳气虚弱。渴不多饮,身热不扬,头身困重,苔黄腻—湿热证。渴不多饮,身热夜甚—温病营分证。多食易饥,大便溏泄---胃强脾弱。(能食不能化—脾寒胃热)痰和饮的共有证不包括:形体肥胖。饮停胃肠:脘腹痞胀,谁生漉漉,时吐清水,谓之痰饮。饮停胸胁:胸胁饱满,咳嗽时牵引作痛,谓之悬饮。饮停心肺:支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