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德榜制碱法工艺流程

侯德榜制碱法工艺流程

ID:7862714

大小:6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3-01

侯德榜制碱法工艺流程_第1页
侯德榜制碱法工艺流程_第2页
资源描述:

《侯德榜制碱法工艺流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侯德榜制碱法工艺原理【情景】侯德榜制碱法工艺流程如下:1、将氯化钠溶于水制成饱和氯化钠溶液。2、先通入NH3达饱和3、再通入CO2至饱和4、过滤,得到碳酸氢钠固体.5、加热固体,得纯碱.6、滤液,主要是氯化铵。让其和碳酸钙分解生成的CaO(溶于水生成Ca(OH)2)反应重新放出NH3,循环使用。或在初始滤液中继续加固体NaCl还可以得到碳酸氢钠固体;或在初始滤液中通氨气得到氯化铵。【讨论】1、NaHCO3(s)=Na+(aq)+HCO3-(aq)——这是一个“沉淀”溶解平衡。为了得到NaHCO3,只要Na+和HCO3-浓度足够高即可。因为我们需要饱和氯化钠溶液,这样Na+浓

2、度最大。当然使用饱和NaOH溶液更好,因为可以得到的Na+可以更高,但工业成本太大,不现实。2、先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显然为了得到最大浓度的HCO3-。假如先通二氧化碳,再通氨气,由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很小,最后得到的HCO3-浓度很小,况且假如通入的氨气过量,则得到的HCO3-浓度更小,无法使NaHCO3(s)=Na+(aq)+HCO3-(aq)平衡往左移动,工业目的无法达到。相反,先通氨气再通过量的二氧化碳,则看保证都得到碳酸氢铵。在通二氧化碳一段时间以后,继续再通氨气,理论上可以得到的碳酸氢铵浓度更大,得到的HCO3-浓度更高,则越溶液得到NaHCO3(s)。3、分离碳酸

3、氢钠固体显然使用过滤的方法,因为这是一个难溶于水和水溶液之间的混合物的分离。4、在初始滤液中继续加固体NaCl,显然是为了提高Na+浓度,使得NaHCO3(s)继续i析出;在初始滤液中通氨气得到氯化铵的道理也一样。5、摩尔盐的制备原理和碳酸氢钠制备的道理也一样。6、“沉淀”溶解平衡不仅仅局限在难溶物质,只是可溶或者易溶物质的Ksp更大而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