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髡》说课稿

《淳于髡》说课稿

ID:78639320

大小:4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4-22

《淳于髡》说课稿_第1页
《淳于髡》说课稿_第2页
《淳于髡》说课稿_第3页
《淳于髡》说课稿_第4页
《淳于髡》说课稿_第5页
《淳于髡》说课稿_第6页
资源描述:

《《淳于髡》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淳于髡》说课稿房爱平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淳于髡》,这是《史记》选读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一、教材分析本文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讲的是滑稽辩士淳于髡智劝齐威王的故事,成语“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就出自本文。淳于髡是一位智者,既善良正直,又滑稽风趣,就如同汉代的东方朔。他巧言善辩,诙谐机智,令人折服。司马迁曾高度赞扬他:“淳于髡仰天大笑,齐威王横行,岂不伟哉!”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认识了解古代智者中的一些“另类”。二、目标分析根据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以及本课

2、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积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熟读文本,把握人物形象。3、品读文本,赏析讽谏艺术。(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和品读,理解文本,把握人物形象,赏析讽谏艺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采取巧妙的方式以获得最大成功的人生智慧。2、学习淳于髡能为国家与黎民百姓的利益,勇敢地仗义执言的优秀品质。在学生学习基础上,制定:教学重点:把握人物形象教学难点:赏析讽谏艺术三、教学方法诵读涵泳,启发诱导。以诵读带串讲文言文文本,以诵读带整体感知文

3、本,以诵读完成对文本人物的分析。四、教具及课时安排拟使用多媒体课件拟采用一课时完成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环节:导入6上课前,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一位教授在做讲座时,看到会场上传来的一张纸条上写了“无聊”两个字,愣了一下,微笑着说道:“哪位先生署了名却忘了问问题?”教授这一幽默,既显示了自己的风度,也给了对方留有余地的反讽。假如教授当场发怒,那便有失风度。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主人公遇到了比教授更为棘手的问题,我们看他是如何处理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淳于髡》。(目的是用悬念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4、。)第二环节: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2.重点字音赘(zhuì)婿滑(gǔ)稽沉湎(miăn)不蜚(fĕi)十驷(sì)赍(jī)金禳(ráng)田鞠跽(jì)目眙(chì)狼藉(jí)3.学生朗读4.简要概括每段内容大意。第一段:智谏威王发奋图强。。第二段:出使赵国求援退楚。第三段:借酒巧谏齐王戒奢第三环节:文言知识积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及翻译书疏通文意,并总结归纳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学生分组归纳,师生共同补充、完善。备要:1.通假字(1)三年不蜚又不鸣通“飞”(2)诸侯振惊通“震”,惊恐(3)汙

5、邪满车同“污”(4)威王大说通“悦”(5)卒然相睹通“猝”,突然(6)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通“镒”(7)合尊促坐通“樽”(8)髡尝在侧通“常”2.古今异义(1)长不满七尺,滑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