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梭轧梭与飞梭相关资料

换梭轧梭与飞梭相关资料

ID:78647652

大小:21.67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2-04

换梭轧梭与飞梭相关资料_第1页
换梭轧梭与飞梭相关资料_第2页
换梭轧梭与飞梭相关资料_第3页
换梭轧梭与飞梭相关资料_第4页
换梭轧梭与飞梭相关资料_第5页
换梭轧梭与飞梭相关资料_第6页
换梭轧梭与飞梭相关资料_第7页
资源描述:

《换梭轧梭与飞梭相关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换梭轧梭与飞梭(一)梭子定位不准(参阅梭道轧梭与飞梭部分)(二)自动换梭梭箱安装规格不良。1:推梭框安装不良。消除方法:(1)推梭框伸出的位置,当弯轴在前死心时,推梭框应凸出前闸轨0.8mm,推梭框头端平面与梭箱底成直角,推梭框与梭箱底板高低距离为1.6mm。一般是满梭换入梭箱后,转动弯轴,推梭框接触梭子,梭子在梭箱内有少许前后横动为宜。2)安全弹簧要有适当强力能支持鞍形螺钉将满梭推入梭箱,并不使安全弹簧杆有跳动现象。(3)撞嘴应位于鞍形螺钉中央或稍许偏下0.4mm。在宽幅织机上,撞嘴抬起应偏高为宜。2:梭子换入不平行。(1)前闸

2、轨安装不良。消除方法:a:用梭箱角度定规校正前闸轨与梭箱底板的夹角,夹角为90度。b:用前闸轨定规校正高低位置,使其上面距梭箱底板为47.6mm。c:前闸轨弹簧弹力的大小,以换梭动作完成后,前闸轨能迅速落下而不发生回跳为原则。(2)前凸板安装不良。消除方法:a:前凸板的高低位置应比梭箱底板高出0.8mm。前凸板落下时与梭箱底板成20度倾角。为了保证梭子能平行换入,宜在前凸板装配前先加工处理,使两侧比中央低下0.2mm。b:一般用梭子来校装前凸板与托架的前后位置,内侧托脚的里侧距梭箱活动背板较梭宽3.2mm,外侧托脚距扬起背板较梭宽

3、1.6mm,左右横动不超过0.4mm。(3)梭箱盖板安装不良。消除方法:梭箱盖板的安装位置,当前闸轨抬足时,它的下面仍需低于梭箱盖板的下面0.8mm。3:扬起背板安装不良。消除方法:(1)扬起背板抬起或落下的位置应保持密接。高低位置于梭箱低板间隔以9mm为宜。(2)扬起背板在抬足时,托梭钢丝表面应低于梭箱底板1.6mm,前后距离应小于半只梭子。校正时应注意托梭钢丝不得松动。(3)控制木于前闸轨得前后位置,应校正为两只梭子的宽度(一正一反)加0.8mm。高低位置应较梭箱底板高13mm。4:梭库安装不良。消除方法:a:梭库内梭子于前闸

4、轨前侧面应平行并保持间隔为0.8~1.6mm。b:梭子应紧贴阻梭片,并在梭库内仅留一只梭子时仍能自然轻快下落。目前许多工厂普遍采用5.5~6mm厚的硬橡皮,代替铜制和尼龙阻梭片。c:梭库脚应与梭箱底板平行,并高出1.6mm。(三)诱导装置的配合不良1:交叉锭状态不良。消除方法:校正交叉锭与交叉锭钩的作用时间,当弯轴在前死心,梭子在开关侧,纬纱凸轮向前,交叉锭正好落入交叉锭钩内。2:制御杆与制御芯子的间隙不当。消除方法:校正两者间隙,应为0.8mm。一:边不良、边撑疵、烂边、毛边。边不良、边撑疵、烂边、毛边(一):边不良A:形成原因

5、1:锯齿边当纬纱张力忽大忽小时,布边内卷,最易造成锯齿边。2:荷叶边当纬纱张力小于经纱张力时,或经纱张力时松时紧,布边不平整,会出现荷叶边。3:边纬缩纬纱退绕张力小,引出不畅,开口投梭工艺时间配合不当,梭子通道部分有快口,或者是纬纱在退绕时,受到布边经纱毛羽影响,使纬纱不能拉直,布边较松,因而产生纬纱气圈或边纬缩疵点。4:边穿错边纱穿法不统一或穿错,处理浆纱多头、少头、错头时,缺乏一套完整的操作规程。5:布边两侧全匹带规律性的不平整。(1):纬纱张力变化。(2):经纱张力不良。(3):边撑不良。B:消除方法(1):在严格控制经纱张

6、力均匀的基础上,加大边纱张力,保证开口清晰度。(2):合理配置开口、投纬工艺时间。彻底消除梭子通道部分快口,解决边纬缩、坏边疵点。(3):要适当增加纬纱张力,解决布边两侧差异。(4):改进边纱穿综操作。纬缩纬缩疵点在布面上的形态,大体可分为扭结纬缩、经向一直条纬缩、一处性方块形纬缩和分散性纬缩。一):四种类型纬缩产生的共性原因A:形成原因1:原纱质量不良。2:纬纱的捻度过高。3:纬纱的回潮率过低。4:投梭作用不良。5:梭子状态不良。6:开口清晰度不良。B:消除方法1:改善原纱质量。2:稳定纬纱捻度。3:加强织机维修保养。4:适当增

7、大梭子的导纬张力。(二):四种类型纬缩产生的非共性原因A:形成原因1:扭结纬缩(1):纬纱在换梭侧容易打扭弯曲。(2):梭子状态的变化使纬纱产生横向振动而形成卷曲扭结。(3):纬纱由满管退绕至空管,其张力由小增大,使纬纱气圈抛出梭腔外的机会相应在变化。(4):梭子换梭侧梭箱时,由于纬纱本身的回潮率低,捻度不稳定,梭子导纱眼至布边一段纱线非常松弛,当梭子一动,纬纱即开始扭结。2:经向一直条纬缩由于织造开口工艺、投梭时间配合不当所造成。3:一处性方块形纬缩一处性方块形纬缩在府绸织物上较为突出。着主要是制织高密府绸织物时,四页综框开口工

8、艺采用单踏盘的一次平综方式时所造成。4:分散性纬缩主要是吊综不良引起的。B:消除方法1:针对扭结纬缩产生的特性,对纬纱采取给湿,增加张力,调整投纬时间。2:根据经向一直条纬缩分布的区域与产生的规律调整开口工艺,1、2综框采用早开口,3、4综框采用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