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148.1-2018 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1部分:杨梅果蝇(浙江省)

DB33∕T 2148.1-2018 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1部分:杨梅果蝇(浙江省)

ID:78769909

大小:798.81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2-05

DB33∕T 2148.1-2018 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1部分:杨梅果蝇(浙江省)_第1页
DB33∕T 2148.1-2018 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1部分:杨梅果蝇(浙江省)_第2页
DB33∕T 2148.1-2018 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1部分:杨梅果蝇(浙江省)_第3页
DB33∕T 2148.1-2018 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1部分:杨梅果蝇(浙江省)_第4页
DB33∕T 2148.1-2018 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1部分:杨梅果蝇(浙江省)_第5页
DB33∕T 2148.1-2018 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1部分:杨梅果蝇(浙江省)_第6页
DB33∕T 2148.1-2018 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1部分:杨梅果蝇(浙江省)_第7页
DB33∕T 2148.1-2018 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1部分:杨梅果蝇(浙江省)_第8页
DB33∕T 2148.1-2018 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1部分:杨梅果蝇(浙江省)_第9页
资源描述:

《DB33∕T 2148.1-2018 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1部分:杨梅果蝇(浙江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B15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2148.1—2018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第1部分:杨梅果蝇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investigationandforecastonmajorpestsanddiseasesonredbayberryPart1:Redbayberrybatfly2018-10-08发布2018–11-08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2148.1—2018前言DB33/T2148—2018《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分为8个部分:——第1部分:杨梅果蝇;—

2、—第2部分:杨梅卷叶蛾;——第3部分:杨梅油桐尺蠖;——第4部分:杨梅天牛;——第5部分:杨梅介壳虫;——第6部分:杨梅粉虱;——第7部分:杨梅褐斑病;——第8部分:杨梅癌肿病;本部分为DB33/T2148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本部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药检定管理总站、台州市黄岩区果树技术推广总站、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临海市特产技术推广总站。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华弟、黄茜斌、梁森苗、沈颖、颜丽菊、戴德江。IDB33/T2148.1—2018杨梅

3、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第1部分:杨梅果蝇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杨梅果蝇成虫诱集、虫口发育进度观测、危害情况普查、农事管理活动和气象情况记载等。本部分适用于杨梅果蝇系统测报调查。2成虫诱集2.1调查时间4月1日至7月31日,每天观察成虫的诱集数量。2.2诱集布点选择东魁、荸荠种、丁岙梅、晚稻杨梅等当地主栽的杨梅果园各1个,面积3000㎡以上,每个果园设置糖醋诱集瓶或果蝇引诱剂诱捕器5个。2.3诱集方法2.3.1糖醋诱集诱饵用敌百虫:红糖:食醋:食用白酒:清水按1:5:10:10:20的比例配制,或用敌百虫:香蕉:蜂蜜:食醋以1:10:6:3的比例配制,瓶

4、装悬挂于树枝;或悬挂果蝇引诱剂诱捕器诱集成虫。2.3.2糖醋诱集瓶或果蝇引诱剂诱捕器按五点取样法设置。2.3.3参照附录A杨梅果蝇形态特征,区分杨梅果蝇种类,记载杨梅果蝇成虫数量。调查结果记入附录B表B.1《杨梅果蝇成虫诱集调查记载表》。3虫口发育进度观测3.1观测时间杨梅幼果期(硬核)、果实膨大期(转色)、成熟采收期,各调查1次。3.2取样数量选择东魁、荸荠种、丁岙梅、晚稻杨梅等当地主栽的杨梅果园各1个,多点随机抽取每个果园的杨梅鲜果共50颗。3.3观察方法单果置于透明容器中用薄膜扎紧,且在杯口扎通气针孔,每天观察果蝇幼虫、蛹和蛹壳数量,计算化蛹率和

5、羽化率。观察结果记入附录B表B.2《杨梅果蝇虫口发育进度调查记载表》。1DB33/T2148.1—20184危害情况普查4.1调查时间杨梅成熟采收期,调查1次。4.2调查方法按杨梅主栽品种、生态类型、成熟期早迟划分调查果园,每类型查3个果园,每个果园随机抽取杨梅鲜果50颗,单果浸在盛有1%盐水的透明容器中,浸泡5h后观察。记载每个果实果蝇幼虫头数,计算单果幼虫数和危害率。观察结果记入附录B表B.3《杨梅果蝇危害情况调查记载表》。5农事管理活动和气象情况记载观察记载杨梅开花期、幼果期(春梢抽发期)、果实膨大期(转色)、成熟采收期(夏梢抽发期)等主要生育期

6、,杨梅栽种密度、整形修剪、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情况,调查杨梅园周边果蔬等园艺作物种植和生态环境情况,观察记载天敌种类与数量及气温、降水等气象条件情况。观察结果记入附录B表B.4《杨梅栽培管理和气象条件情况记载表》。2DB33/T2148.1—2018AA附录A(资料性附录)杨梅果蝇形态特征A.1杨梅果蝇形态特征杨梅果蝇形态特征见表A.1。表A.1杨梅果蝇形态特征形态特征种名成虫卵幼蛆蛹体长3mm~4mm,淡黄色。尾部呈黑色,头部具有刚毛。触角3节,呈椭圆形或长约0.5mm,具长椭圆形,蛹壳半透圆形,芒羽状,有时呈梳齿有绒毛膜和一层长约2mm,乳白色或明,呈

7、黄褐色或深黄黑腹果蝇状。腹眼鲜红色,翅短,前卵黄膜包被。黄白色。褐色。蛹的前端有一缘脉的边缘常有缺刻。腹部呼吸管伸出。背板后缘黑横带中央不断开,肛尾叶和生殖背板分离。体型较小,雌成虫约长椭圆形,蛹壳半透2.5mm,雄成虫略小。形态长约0.5mm,具长约2mm,乳白色或明,呈黄褐色或深黄拟果蝇特征与黑腹果蝇相似。雄成有绒毛膜和一层黄白色。褐色。蛹的前端有一虫外生殖器的后生殖背板卵黄膜包被。呼吸管伸出。呈明显突出的蛤壳样。体型较小。生殖背板腹突指长约0.5mm,具长约2mm,乳白色或长椭圆形,蛹壳半透高桥氏果蝇状,抱器具2齿列。有绒毛膜包被。黄白色。明,呈

8、深黄褐色。体型较大,约为黑腹果蝇的3倍。雄成虫触角黄色,芒羽状,复眼具浓密的粉状物,单眼点暗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