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599-2009 赤眼蜂蜂种采集保存技术规程(广东省)

DB44∕T 599-2009 赤眼蜂蜂种采集保存技术规程(广东省)

ID:78820388

大小:263.5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2-02-06

DB44∕T 599-2009 赤眼蜂蜂种采集保存技术规程(广东省)_第1页
DB44∕T 599-2009 赤眼蜂蜂种采集保存技术规程(广东省)_第2页
DB44∕T 599-2009 赤眼蜂蜂种采集保存技术规程(广东省)_第3页
DB44∕T 599-2009 赤眼蜂蜂种采集保存技术规程(广东省)_第4页
DB44∕T 599-2009 赤眼蜂蜂种采集保存技术规程(广东省)_第5页
DB44∕T 599-2009 赤眼蜂蜂种采集保存技术规程(广东省)_第6页
DB44∕T 599-2009 赤眼蜂蜂种采集保存技术规程(广东省)_第7页
DB44∕T 599-2009 赤眼蜂蜂种采集保存技术规程(广东省)_第8页
DB44∕T 599-2009 赤眼蜂蜂种采集保存技术规程(广东省)_第9页
DB44∕T 599-2009 赤眼蜂蜂种采集保存技术规程(广东省)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44∕T 599-2009 赤眼蜂蜂种采集保存技术规程(广东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B01备案号:24903-2009DB44东广省地方标准0844/T599-2009赤眼蜂蜂种采集保存技术规程TheTechnicalRegulationforCollectionandRearingofTrichogrammaSpecies2009-02-26发布2009-06-01实施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41T599--2009目IJ昌本标准的附录L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广东省农业厅提出井归口o本标准起草单位z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广东省农村信息中心。本标准主

2、要起草人z何余睿、陈科伟、陈建军、吕蘸青、黎崇1f、李继虎。ID844/T599--2009赤眼蜂蜂种采集保存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赤D~蜂蜂种的采集、纯化、鉴定和保存技术。本标准适用于赤眼蜂蜂种采集、鉴定和保存。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赤眼蜂Trichogrammaspp.赤H民蜂是小蜂总科CChalcidoidea).赤眼蜂科CTrichogrammatida时,赤D~蜂属CTrichogra/iJllld)个体微小的卵寄生蜂,其体长一般不超过1.0mm.翅面做毛排列成行,复眼为红

3、色。具有资拥丰富、分布广泛和对害虫控制作用显著等特点。已成为世界性的重要天敌昆虫,并被广泛用于多种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3蜂种的采集3.1采集准备3.1.1野外采集工具带有11j(袋的广口保温瓶或保温盒、采集网(捕网、扫网)、锤子、玻璃营、剪刀、透明胶带、采集袋、采集箱、折刀、扩大镜、毛笔、橡皮胶固、棉塞。3.1.2记录工具GPS全球定位系统,标签纸、铅笔、记录本、数码相机。3.2采集方法3.2.1直接采集法3.2.1.1适用范围适用于奇主产卵密度较高、聚集产卵或卵粒较大、产卵位置显露易见的种类,直口蔚眠、玉米蝠

4、、甜菜夜蜡等o3.2.1.2采集地选择主要在防治对象当地的目标害虫卵上来集,采集的面要广,点要多。3.2.1.3寄主卵寄生与舌的田间识别被赤D~蜂寄生的卵在寄生中后期颜色均匀地加深变暗,未被寄生的卵则无此特征。3.2.1.4采集时期防治对象卵盛期束。3.2.1.5采集步骤将寄生卵用剪刀与附近约3cmX2cm的新鲜植物叶片一同剪下,置于2cm口径的玻璃营内,用棉塞塞紧管口,保持一定温度。3.2.2挂卵i秀集法3.2.2.1适用范围适用于卵粒小、产卵分散、位置隐蔽的害虫,如棉铃虫、小菜峨、稻纵卷叶螺等。3.2.2.

5、2寄主卵在得1D844/T599--2009通过黑光灯诱集或网捕等方式,大量采集目标害虫的成虫,放入供有寄主植物的产卵笼内产卵。也可以通过实验室人工饲养目标害虫,在取寄主卵。用于诱集蜂种的寄主卵组新鲜,室温下一般不超过12唱H3.2.2.3寄主卵悬挂将带有寄主卵的植物(不少于10株)随机放置于田间。对于人工饲养获取的寄主卵,用无色无昧的胶水粘贴在植物上,粘贴部位与害虫Nß自然分布部位相同,粘好后标记,供收集时确定位置。3.2.2.4寄主卵收集48h内将挂出的寄主卵取回。收集寄主卵时,用剪刀连同植物叶片一同取下,

6、装入准备好的玻璃管中。3.3野外记录3.3.1书面记录3.3.1.1记录的标准格式记录表的格式见表1.表1赤眼蜂采集记录本采集编号采集人采集时间年月日采集地省县乡村来集地地理特征海拔纬度经度采集地生在特征旱地水田林区山地草地植物种类寄主昆虫种类赤01{蜂种类及学名果集寄主卵块数量采集奇主卵粒数量采集寄主卵部位奇主昆虫为害程度寄主昆虫防治方式农药使用记录附记3.4采集物的野外处置和携带将装有采集物的玻璃营插在采集袋中的固定夹上,单抽固定,营口同一个方向,班璃管不能相互接触碰撞,置于阴凉处。在回到驻地整理后及时置于

7、带有冰袋的广口保温瓶或保温盒等低温装置内。4蜂种的纯化和鉴定4.1蜂种的纯化4.1.1纯化工具被璃管、蒸馆水、棉球、卵卡纸、剪刀、慑子、毛笔、胶水、寄主卵、紫外灯、蜂蜜水、自纸、棉塞、标签、保鲜盒、橡皮胶圈、~目解剖镜、显橄镜。4.1.2混合种群分离4.1.2.1混合种群的发育将装有赤眼蜂混合种群寄生卵的政璃管放置于25.C,相对温度70%的人工气候箱内发育,待寄生卵羽化出蜂后,让其充分交配12h再进行单蜂分离。2DBM月599-20094.1.2.2卵卡制作选择质地较硬的无味打印纸(70g/rri2)或坐标纸

8、作为卵卡纸,将卵卡纸剪成边长为2cmX4cm的长方形,然后用毛笔在卡全民一面均匀地涂抹胶水,取12h内新鲜的寄主卵均匀地撒在上面,持卵卡上胶水风干后,将卵卡置于30W紫外灯下照射1h以杀死寄主胚胎,卵卡与灯的距离为20cmo4.1.2.3单蜂分离方法将若干1cmX5cm的玻璃管内放入沽有10%蜂蜜水的棉花丝提供补充营养,将赤眼蜂遥头引入每一班璃管内,放入经过紫外线照射过的寄主卵卡,用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