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直通车

家校直通车

ID:79029225

大小:54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2-02-08

家校直通车_第1页
家校直通车_第2页
资源描述:

《家校直通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独生子女一代,家长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都极为关注,但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现代的父母关注多少,又了解多少?心理健康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这些都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关系重大,儿童心理不健康,未来就有可能会产生人格缺陷和行为障碍。具体来说,心理健康主要有以下几个衡量指标:就儿童心理健康角度而言,根据研究,以下十方面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一、缺乏抚爱。因为父母离婚或丧失父母等原因使儿童得不到关心与照顾。二、教育态度不一。父母双方对待儿童的态度不一致或前后态度不一致,呼冷呼热。三、儿权至上。

2、父母视孩子为“小皇帝”,有求必应。四、经常惩罚。为一点小事就对孩子施以身体或心理上的惩罚。五、不良诱惑。有意无意地用不良行为或感情诱惑儿童,造成不良行为习惯或心理。六、过分苛求。让孩子学这学那,提出不现实的过高要求。七、角色混乱。要求儿童扮演与其年龄、性别和能力不相称的角色,如男扮女装。八、欲求挫折。对儿童的生理欲求作出抑制性的反应。九、弄虚作假。经常对儿童说假话,不守诺言。十、父母操纵。强迫儿童站在父亲或母亲的一边,或企图控制儿童的情感和喜爱。作为家长,关注他的心理健康,应该像关注他的身体健康一样,作为父母,您做到了吗?心理健康的人,对

3、自己的长处、短处、个性特点、都有现实的、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对于办不到的事,不会苛求自己。有自信自立精神。心理健康的人,会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自我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困难和逆境前能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对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己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能采取友好宽容的、公平的、有理有节的方式处理,容易与他人合作和相处。主动适应环境,顺应社会需要。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觉调整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不是环境顺应自己,而是使自己适应环境。在任何复杂的

4、环境中,一方面保持自己人格、个性上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能力,无论是在艰苦的逆境中,还是在顺利环境中,都能很好地发展自己。各位家长朋友,您阅读的是学校为你们创办的文明礼仪电子报刊,希望您阅读后能和学校携起手来共同教育好您的孩子,使您的孩子能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如您有建议或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谢谢合作!学校班级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___2015、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本法。第二

5、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第五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青春期教育、心理矫治和预防犯罪对策的研究。第二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第六条对未成年人应当加强理想、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对于达到义务教育年龄的未成年人,在进行上述教育的同时,应当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

6、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第四章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第三十四条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六)

7、多次偷窃;(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八)吸食、注射毒品;(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第六章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第四十四条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第七章法律责任第五十六条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本法规定的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或者为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提供条件,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五十七条本法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