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生圆成之美

创生圆成之美

ID:79129737

大小:66.9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2-09

创生圆成之美_第1页
创生圆成之美_第2页
创生圆成之美_第3页
创生圆成之美_第4页
创生圆成之美_第5页
创生圆成之美_第6页
资源描述:

《创生圆成之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创生圆成之美自然与自由的关系问题是牟宗三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以此为基石,可以明确牟宗三哲学与康德哲学的本质关联,并更准确勘定牟宗三超越康德的论域。无论在康德哲学还是牟宗三哲学中,道德形而上学都占据着本体地位,但都陷于困境,并不约而同地与美学发生根本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美学成为道德形而上学的现代性转化与落实。牟宗三哲学的美学特性正在成为中国哲学与美学的前沿重要论域。康德的审美判断止于对自然与自由的关联式统一,而牟宗三的美学却可能依托圆善论圆教功夫之当体圆顿,不仅克服自然与自由自身的二分而且克服其关联统一中的二分,最终实现自然与自由的圆融式统一

2、。康德美学奠定了分别说的美作为究竟分别说的地位,而牟宗三的美学却可能彻底克服分别说而实现究极境界的圆融合一。论文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引言部分首先提出牟宗三美学无论在美学还是哲学领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后针对牟宗三美学研究界提出的几类主要问题,分析其根本问题,并找到具体的研究路径和解决的关键方法,最后提出创生圆成之美为全文的中心论点。第一章分析了康德美学思想及牟宗三对其批判。对康德美学思想的批判构成了牟宗三美学思想的基础部分。康德的审美判断是对《实践理性批判》中提出的自然与自由之关系问题的关联合一式解决,牟宗三认为康德的解决是不彻底的,即关

3、联合一本质上仍是二分,因而称康德的美学思想为分别说,并以中国哲学为依托提出了合一说。第二章是对牟宗三美学思想的分析与质疑,即对分别说与合一说的真善美,以及无相原则的内涵与结构进行分析,提出疑问。区别于康德的合目的性原则,牟宗三以无相原则作为审美判断的超越原则。康德的分别说既有有向性,又有无向性,学界基本认为牟宗三的合一说也是既有有向性,又有无向性,那么,康德的合目的性原则和牟宗三的无相原则是否同质?康德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和牟宗三的合一说究竟有何区分?第三章是分别从自由意志的观照方式、心体主体的性质、现代身心关系与情理结构,以及牟宗三研究等不同

4、角度,就智的直觉问题,对康德、叔本华、现象学、现代脑神经科学、李泽厚的情理结构、杨泽波的“三分方法”,与牟宗三儒学对照,进行比较研究,以突显其智的直觉之彻底合一性,及其作为沟通两界之必要能力。第四章是对道家之智的直觉展开分析。道家的底子属于气性、才性一系,因无道德超越的一维,而归于非完全的分别说。老子的玄理是对此系统内分别说的关联合一,而庄子的迹冥圆融则是对此不完全分别的圆融合一。对一个缺少道德超越的不完全的分别说的圆融合一,牟宗三称之为境界形态的无相合一。第五章是对儒家之智的直觉展开分析。通过对存在之理与形构之理、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对比,

5、可见儒家之天理实体既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道佛,而为完全的分别说。在此基础上,对照程朱一派格物致知的渐修功夫,突出宋明儒大宗逆觉体证的圆顿功夫是实现(对)完全分别的圆融合一的内在正因,因而称之为实有形态的无相合一。从圆教功夫之心体论出发,则儒家之人皆有之的智的直觉,可达致究极境界之功夫作用层无限智心,于此可讲即功夫即本体、即本体即功夫,当体圆顿、体用为一,从而本体创生层无限智心朗现。既超越了感性知性,也超越了上帝之智的直觉,成为知体、心体、性体、道体一体之一本论。第六章是宏观梳理从康德至牟宗三之道德形而上学与圆善论之圆成过程。这一过程从康德提出

6、圆善问题开始,经过康德以《判断力批判》疏通《实践理性批判》中自然与自由的对峙,最后以牟宗三儒释道之智的直觉臻于圆成。而此过程中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即儒家之圆教功夫,实是第七章创生圆成之审美功夫论。在儒家道德形而上学中,宋明儒大宗之圆教顿教要解决的是程朱一派关联合一的渐教无法克服的问题,而审美圆教功夫论解决的也正是此一问题,所以,圆善论之圆教功夫实是审美性的,而非道德性的。第七章对比分析了两种审美功夫论:一种是从分别说的真善美分解超越上去,最终关联合一的审美渐教功夫论,另一种是分别说和合一说当体圆顿、圆融合一的审美圆教功夫论。因为在康德处,分

7、别说的美就已经是分别说的真和分别说的善的关联合一,所以,分别说的美和合一说的美之区分则可称为究竟分别说,分别说的美和合一说的美之间的当下圆顿、一体圆成则是(对)究竟分别之圆融合一。只有到此层面,方可说彻底克服了真善美的分别说,尤其是克服了真善美关联合一之非彻底的合一说,而成为创生圆成之真善美合一论,即创生圆成之美。结论部分通过对康德至牟宗三道德形而上学圆成过程的回顾,总结并肯定儒家圆教功夫论的审美性,确定创生圆成之审美圆教功夫论,作为审美的实践理性,在牟宗三道德形而上学之本体宇宙论中的本体地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