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版本《老乞大》看兼语句的发展毕业论文

从四个版本《老乞大》看兼语句的发展毕业论文

ID:802341

大小:291.54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09-05

从四个版本《老乞大》看兼语句的发展毕业论文_第1页
从四个版本《老乞大》看兼语句的发展毕业论文_第2页
从四个版本《老乞大》看兼语句的发展毕业论文_第3页
从四个版本《老乞大》看兼语句的发展毕业论文_第4页
从四个版本《老乞大》看兼语句的发展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四个版本《老乞大》看兼语句的发展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2011届题目从四个版本《老乞大》看兼语句的发展专业汉语言文学学生姓名沈砚琼学号07041112指导教师王国珍论文字数12383完成日期2011年4月湖州师范学院教务处印制15从四个版本《老乞大》看兼语句的发展摘要:本文从兼语句各句式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兼语句各句式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两个方面来重点论述四个版本《老乞大》中兼语句的发展。其中第一个部分分别论述“使令”类兼语句、“有无”类兼语句、“给予”类兼语句、“留下”类兼语句的变化发展,并用表格和函数曲线图以更加清晰地展示,指出各个兼语句在各个版本《老乞大》中的兴替情况。第二个部分重点论述“使令”类兼语句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有

2、无”类兼语句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用图表结合的方法论述,重点阐述“使令”类兼语句中“教”类兼语句和“着”类兼语句在数量上表现出各个时期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性及内部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性。“有无”类兼语句在内部结构发展上的不平衡性。关键词:老乞大,兼语句,发展,不平衡性§0引言《老乞大》本文中的《老乞大》均出自中华书局2005年出版的汪维辉的《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一)》。是韩国旧时的高丽、朝鲜李朝时期人们学习汉语的教科书,内容涉及广泛,白话程度相当高,它有四个典型的版本:《原本老乞大》(简称A本)、《老乞大谚解》(简称B本)、《老乞大新释》(简称C本)、《重刊老乞大谚解》(简称D本)[1]其

3、实在《老乞大谚解》之前,还有一个版本《翻译老乞大》,但据汪维辉教授介绍,《老乞大谚解》的汉语部分跟《翻译老乞大》基本一致,只有少量用字上的差异,且《谚解》是现今有关研究者们利用的主要版本,所以在《丛刊》中没有收录《翻译老乞大》。其中A本反映元代汉语特点,B本反映明代汉语特点,C、D两本反映清代汉语的特点[2]。目前对于《老乞大》的研究著述繁盛,主要有李泰洙和江蓝生[3]、梁伍镇[4]、李得春和金光洙[5]等学者的研究,但都未详细地涉及此文本中丰富的兼语句式。兼语句是汉语句子类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在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中,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张斌[6]、黄伯荣和廖序东[7]、

4、董治国[8]等对其做过不同程度的探讨,但大多仅限于关注其结构特点、句型分类、与其它句式的区别等,即使是王力的《汉语史稿》,也只从总体上粗略地描述其发展,并未从特殊文本出发进行详细地讨论。笔者在对四个版本《老乞大》的兼语句进行穷尽性查找的基础上,总结了元明清这段时期内兼语句发展的两个重要特点:一、汉语兼语句不同句式之间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二、兼语句各句式内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1四个版本《老乞大》中兼语句的句式兼语句是兼语短语做谓语的句子(包括由兼语短语构成的非主谓句),兼语短语是一个述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在一起构成的短语,其中述宾短语的宾语兼主谓短语的主语,即兼语短语里存在一个宾语

5、兼主语的成分,这个成分就是“兼语”[9]。在四个版本《老乞大》中,兼语句的数量各不相同,其中《原本老乞大》中有88句,《老乞大谚解》中有92句,《老乞大新释》中有112句,《重刊老乞大谚解》中有117句。根据兼语动词V在语义平面上的特征,《老乞大》中的兼语句主要可以分为下列几类:1.1“使令”类兼语句“使令”类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是表示使令意义的,如:“使、让、叫、请、派、强迫”等等。第一个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是兼语所发出的行为动作的原因,也就是说,兼语后面的词语所表示的行为动作或状态是由第一个动作所表示的动作引起的[10]。在四个版本《老乞大》中,大多数的兼语句都属于此类型,且主要以“

6、教、着、请”等为兼语动词。如:15(1)教当直的学生将签筒来摇撼动,内中撤一个。(6A)表示此句子在书中的页码,A表示版本,下仿此。(2)你客人只这车房里安排宿处,我着孩儿们做将粥来与你吃。(73B)(3)捕盗官就叫公兵往前赶,约到二十里地方,赶上了那贼,要捉拿他。(116C)(4)教人看了面上的角,背上铺的筋,商量了价钱,然后桦也不迟。(191D)(5)我有些脑痛头眩,请太医来诊候脉息,看什么病。(91B)从上面五个例句可以看出,第一个动词“教、着、请”都具有使令意义,例(1)中“教当直学生”是原因,“将签筒来摇撼动”是结果。同样,例(2)、(3)、(4)、(5)中“着孩儿们”、“叫

7、公兵”、“教人”、“请太医”是原因,“做将粥来与你吃”、“往前赶”、“看了面上的角”、“来诊候脉息”是结果。1.2“有无”类兼语句在这种兼语句中,“有”的宾语(即兼语)多表示存在的人或事物,兼语的谓语是说明或叙述描写兼语的[11],如:(6)那客人射的昏了,苏醒过来,恰好有捕盗官来那里巡警,那客人就告了。(15A)(7)我先番北京来时,你这店西约二十里来地有一坐桥塌了来,如今修起了不曾?(64B)(8)倘有人问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别人将我们看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