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17∕T 49-2022 巴山青茶加工技术规程(达州市)

DB5117∕T 49-2022 巴山青茶加工技术规程(达州市)

ID:81059134

大小:239.01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3-06

DB5117∕T 49-2022 巴山青茶加工技术规程(达州市)_第1页
DB5117∕T 49-2022 巴山青茶加工技术规程(达州市)_第2页
DB5117∕T 49-2022 巴山青茶加工技术规程(达州市)_第3页
DB5117∕T 49-2022 巴山青茶加工技术规程(达州市)_第4页
DB5117∕T 49-2022 巴山青茶加工技术规程(达州市)_第5页
DB5117∕T 49-2022 巴山青茶加工技术规程(达州市)_第6页
DB5117∕T 49-2022 巴山青茶加工技术规程(达州市)_第7页
DB5117∕T 49-2022 巴山青茶加工技术规程(达州市)_第8页
DB5117∕T 49-2022 巴山青茶加工技术规程(达州市)_第9页
资源描述:

《DB5117∕T 49-2022 巴山青茶加工技术规程(达州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57.140.10CCSX55DB5117四川省(达州市)地方标准DB5117/T49—2022巴山青茶加工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forBashanqingteaprocessing2022-01-27发布2022-02-11实施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117/T49—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达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达州市茶果技术推广站、达州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2、、万源市茶叶局、宣汉县茶叶果树技术推广站、大竹县茶叶(白茶)产业发展中心、达州市茶叶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林、刘军、刘明亮、黄福涛、武涛、王飞、柴华、胡运海、刘福东、向洪远、周虹邑、刘春阳、杨婷、唐岚。IDB5117/T49—2022巴山青茶加工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巴山青茶加工厂房、设备、人员、原料、工艺及产品贮存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达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巴山青茶的加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GB/T32744茶叶加工良好规范GB/T30375茶叶贮存GH/T1124茶叶加工术语JB/T7863茶叶机械术语3术语和定义GH/T1124、JB/T785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巴山青茶bashanqingtea指以达州市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巴山青”命名,用在达州市范围特定地理环境条件下栽培的茶树的鲜叶,经独特工艺加工制成的绿茶。4加工要求4.1加工厂房、设备及人员应符合GB/T32744的规定。4.2加工原料4.2.1鲜叶采摘4.2.1.1采摘方式分手采和机采。4.2.1.2应按标准采,芽叶应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鳞片、鱼叶、茶果与病虫枝叶。4.2.1.3

4、采用安全、清洁、透气性良好的器具储运鲜叶。4.2.2鲜叶分级巴山青茶分为雀舌、毛峰、毛尖、炒青四个类别。鲜叶分级应对应产品类别,鲜叶分级要求见表1。1DB5117/T49—2022表1鲜叶分级要求级别分级要求雀舌单芽至一芽二叶初展毛峰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三叶初展毛尖一芽二叶初展至一芽三叶炒青一芽二、三叶,同等嫩度对夹叶5加工工艺5.1雀舌5.1.1工艺流程鲜叶→摊青→杀青→摊凉→理条→脱毫→辉锅→干燥→精制5.1.2摊青5.1.2.1摊青场所应清洁卫生、阴凉通风,不受阳光直射。器具宜用竹制器具或萎凋槽、萎凋床。方式应以室内自然摊放为主,视加工需要可选择鼓风方式。要求老叶厚摊,嫩叶薄摊,时

5、长视气温和含水量而定,一般在4h~8h。5.1.2.2以青气消失、清香略显、叶色暗绿、叶质变软、茶毫显露为适度。含水量65%~70%。5.1.3杀青5.1.3.1遵循“高温杀青,先高后低;透闷结合,少闷多透;老叶嫩杀,嫩叶老杀”的原则。5.1.3.2采用锅炒杀青方式,锅底或筒内空气温度120℃~150℃,投叶量应视杀青叶质量控制。5.1.3.3以青气消失,清香显露,叶质变软,梗折不断,手捏成团为适度。含水量58%~60%。5.1.4摊凉在制品出锅后,应迅速冷却回潮。5.1.5理条5.1.5.1采用理条机理条。温度宜先高后低,首次理条锅温100℃~110℃,二次锅温80℃~90℃,每槽投

6、叶量0.1kg~0.2kg。5.1.5.2应根据含水量的变化调节温度和震动频率,勤翻多透,适时加棒压扁。5.1.5.3以外形扁、平、直,无闷黄、焦尖、爆点、破皮、碎断等现象为适度。含水量30%~35%。5.1.6脱毫采用理条机将茶毫去尽。锅温70℃~80℃,每槽投叶量0.2kg~0.25kg,时间5min~10min。5.1.7辉锅5.1.7.1采用辉干机、炒干机或理条机将茶条收紧。温度50℃~70℃,时间30min~60min。5.1.7.2以干茶色泽光亮,扁平挺直,茶香浓郁为适度。含水量8%~10%。5.1.8干燥2DB5117/T49—2022采用烘干机、炒干机或理条机进一步收紧

7、茶条,发展香气。温度80℃~120℃,时间10min~20min。茶叶含水量≤6%。5.1.9精制根据成品茶要求,筛分大小,割除碎茶和片末,剔除暗条,使成品茶净度、匀度及色泽一致。5.2毛峰5.2.1工艺流程鲜叶→摊青→杀青→摊凉→初揉→解块→初烘→摊凉→复揉→解块→整形提毫→干燥→精制5.2.2摊青见5.1.2。5.2.3杀青见5.1.3。5.2.4摊凉见5.1.4。5.2.5初揉采用揉捻机初揉。宜自然投叶至装满揉桶,不加压轻揉5min~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