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思想研究

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思想研究

ID:8167393

大小:7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3-09

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思想研究_第1页
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思想研究_第2页
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思想研究_第3页
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思想研究_第4页
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思想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思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思想研究--基于对《政治学》的分析广东实验中学王鑫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教育思想的研究,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有指导实践的现实意义。亚里士多德生活的经典著作《政治学》,不仅是一部政治学专著,也是一部教育学专著、伦理学专著。对这部书中亚氏教育思想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现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理念,提供许多参考与借鉴,进而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教育,教育思想,和谐教育亚氏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他的教育理论主要集中在《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诗学》、《论灵魂》等著作上。“但是我们仍应当

2、考虑,幼年时期的训练应是理性的还是习惯的训练。因为这两个必须一致,当其一致时,它们将形成最好的和谐。”亚里士多德.政治论[M].第七卷第十七章,第八卷第一章.摘自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559-562.这可能是可能是亚氏关于“和谐教育”的最早论述。一.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亚氏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内容广泛。涉及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公民身、心全面发展的关系,人的成长不同阶段之间教育的关系,教育目的及教育方法等。以下将从五个方面对其教育思想进行概括。1.城邦教育论:为城邦政治服务的教育亚氏十分重视

3、教育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认为教育是城邦要务,惟有教育才能使城邦公民团结统一。他说:“城邦应该是许多分子的集合,惟有教育才能使它成为团体从而达成统一。”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7.他明确指出,国家应大力创办与管理教育,因为教育对国家的兴衰至关重要,少年的教育为立法家最关心的事业,“邦国如果忽视教育,其政体必将毁损。”为此目的,亚氏提出了“教育应由法律规定”的主张,其目的在于把教育纳入国家的法制轨道。他明确提出,儿童和需要教育的各年龄的人都应受到训练,为把城邦治理好,需通过法律的规定,要求全邦公民受教育。并且

4、特别提到了妇女和儿童的受教育问题,“妇孺的善良与否的确有关城邦9的优劣;妇女占据全邦人口的半数;而儿童则不久就要成长为公民。”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2.2.全面发展教育论:体、德、智、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亚氏在总结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具体经验基础上,在《政治学》中论述了对儿童施行体、德、智、美全面发展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提出了一套独立的教育思想体系。第一,体育。亚氏认为,对儿童进行体育训练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使他们拥有强健的体魄,在他看来,在对儿童的教育中,“我们必须首先训练其身体”,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5、[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13.因为健康的身体是公民从事各项工作、参与政治活动的前提条件。其二,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可以培养他们具有尚武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他说,在征战中“得胜的应该是高尚雄强的心怀,只有真正勇毅的人们才能正视危难而毫不畏缩”。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14.第二,德育。所谓美德,按照亚氏的原意是指“卓越的能力和性能”。他认为灵魂可以分为理性的和非理性的两部分,相应的也就有两种德行。一是理智方面的美德,它是以知识和智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由教育和训练实现的;一是道德方面的美德,

6、是以制约情感和欲望的习惯变现出来的,是习惯的结果。因此,在亚氏看来,美德不仅是一种道德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道德行为,知识和理智对于人的德性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唯一条件,还必须要有实际的训练,养成在行为中正确选择的习惯,才能真正全面地完善道德。第三,智育和美育。智育和美育是亚氏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集中体现在《政治学》第八卷的第二章和第七章中。亚氏认为,智力教育源于人类求知的本性,而智育教育的目的则在于将来的实际效用。他指出,儿童通常学习的科目有阅读、体操、音乐和绘画等,因为这些科目在生活中是有多种用途的。由于《政治学》是一本未完

7、成的著作,他未能罗列智育的全部课程,但根据吕克昂学园的教学,我们可以推测出他可能把哲学、逻辑学、物理学、数学等作为智育的重要课程。亚氏认为,智力教育的内容当然还应该包括掌握真理、发展思维能力,通过对事物的直接感受,逐步深入到理性思考,从而掌握事物的内在本质,获得理想知识。只有按照这样的认识顺序,才能正确掌握知识。3.自然教育论:“以7为单位来划分年龄周期的诗人们大体上没有说错”在西方教育史上亚氏最早提出并论证了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天性发展相适应的原则。亚氏主要是从人的灵魂自然发展的思想出发,分析人的自然发展与教育的关系。他把年轻一代从出生到21岁期间

8、受教育的年龄,按每七年为一个自然阶段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出生到7岁为第一个时期;从7岁到14岁为第二个时期;从14岁到21岁为第三个时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