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医诊断基础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医诊断基础

ID:8180013

大小:130.0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8-03-09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医诊断基础_第1页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医诊断基础_第2页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医诊断基础_第3页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医诊断基础_第4页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医诊断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医诊断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 中医诊断基础 第一节 中医诊断学  一、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四诊、辨证、疾病诊断、症状鉴别和病案撰写等。  二、基本原则  望、闻、问、切四诊,是诊断人体疾病的主要方法。中医学认为,通过望人体外部的神色形体变化,听其声音,嗅其气味,切其脉候,问其所苦,可以观察病变的所在和疾病的本质,原理就在表现于机体外部的现象与体内的生理功能是相互关联的。  1.审内察外,整体统一  2.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3.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第二节 四诊  四诊,包括望、闻、问、切四个内容,是诊察疾病的方法,又称为“诊法”。  望、闻、问、切是调查了解疾病不同的四种方法

2、,各有其独特作用,不能相互取代,因此在临床运用时,必须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四诊合参”,才能全面而系统地了解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任何只强调某一种诊法的重要性,而忽视其他诊法的做法,都是不对的。  一、望诊  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的色、质异常变化进行有目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了解疾病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通过望诊就可以了解到机体内部的某些病变。  (一)望神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又指精神意识活动。神是以精气为物质基础的,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露征象,通过机体的形态动静、面部表情、语言气息等方面表现出来。察神的存亡,对判

3、断正气盛衰、疾病轻重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望神,就是观察病人的精神好坏,意识是否清楚,动作是否矫健协调,反应是否灵敏等,以判断脏腑阴阳气血的盛衰和疾病的轻重预后。由于“目”为五脏六腑之精气所注,其目系通于脑,为肝之窍,心之使,“神藏于心,外候在目”,所以察眼神的变化是望神的重要内容之一。  1.得神 神既以精气为基础,故精气充盛则神旺,而精气表现于两目比较突出。在疾病过程中,如患者两眼灵活,明亮有神,鉴识精明,神志清楚,反应灵敏,语言清晰者,称为“有神”或“得神”。表示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即使病情较重,预后亦多良好。  2.失神 在疾病过程中,如病人表现为目光晦暗,

4、瞳仁呆滞,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呼吸气微,甚至神识昏迷,循农摸床,撮空理线,或卒倒而目闭口开、手撒、尿遗等,均称为“失神”或“无神”。表示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后不好。  3.假神 往往见于久病、重病、精气极度衰弱的患者。如原来不欲言语,语声低弱,时断,时续,突然转为言语不休者;原来精神极度衰颓,意识不清,突然精神转“佳”者;原来面色十分晦暗,忽然两颧发红如妆者,都属于假神,是为阴阳格拒,阴不敛阳欲将离决的虚假现象。人们通常把它比喻为“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应予以特别注意。  4.神乱 即神志异常,常见于癫、狂、痫的病人。若表情淡漠,寡言少语,闷闷不乐,继则精神发呆,

5、哭笑无常者,多为痰气凝结、阻蔽心神的癫病;若烦躁不宁,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呼号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者,多属痰火扰心的狂病;若突然跌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四肢抽动,多属痰迷心窍、肝风内动的痫病。  (二)望色  望色,是指望面部的颜色与光泽。面部的色泽,是脏腑气血的外荣。望色也主要是察面部的气色。  国人的正常面色,微黄红润而有光泽,但由于体质的差异,所处地理环境的不一,以及季节、气候、工作之不同,面色可有略黑或稍白等差异。只要是明润光泽,都属于正常面色范围。  色与泽两方面的异常变化,是人体不同病理反映的表现。不同的色反映着不同的病证,而泽则反映着机体精气的盛衰,

6、所以察颜面肤色的润泽与否,对诊断疾病的轻重和推断病情的进退有较重要意义。一般而言,病人气色鲜明、荣润的,说明病变轻浅,气血未衰,其病易治,预后良好;面色晦暗、枯槁的,说明病变深重,精气已伤,预后欠佳。青、黄、赤、白、黑五色,既代表不同脏腑的病变,又代表不同性质的病邪。如《灵枢·五色篇》说“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自为肺,黄为脾,黑为肾”,属于前者;又说“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属于后者。古人这种认识,在临床实践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如脾虚湿盛的病证,面色淡黄而晦暗;久病肾虚病人,面色多黑而无华等。现将五色主病分述如下:  1.白色 主虚寒证、失血证。白为气血不荣

7、之候,凡阳气虚衰,气血运行无力,或耗气失血,致使气血不充,颜面俱呈白色。若白而虚浮,多属阳气不足;淡白而消瘦,多为营血亏损。若急性病突然面色苍白,常属阳气暴脱的证候。里寒证剧烈腹痛,或虚寒战栗时,也可见面色苍白,则为阴寒凝滞,经脉拘急所致。  2.黄色 主虚证、湿证。黄为脾虚、湿蕴的征象,故脾失健运,而气血不充,或水湿不化者,面即常见黄色。面色淡黄,枯槁无泽,称为萎黄,多属脾胃气虚,营血不能上荣;面色黄而虚浮,称为黄胖,多是脾气虚衰,湿邪内阻所致。如面、目、身俱黄,称为黄疽,其中黄而鲜明如橘子色者,为阻黄,多属湿热;黄而晦暗如烟熏者,为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