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原虫检查方法与形态鉴别医学ppt

肠道原虫检查方法与形态鉴别医学ppt

ID:8207622

大小:42.77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8-03-09

肠道原虫检查方法与形态鉴别医学ppt_第1页
肠道原虫检查方法与形态鉴别医学ppt_第2页
肠道原虫检查方法与形态鉴别医学ppt_第3页
肠道原虫检查方法与形态鉴别医学ppt_第4页
肠道原虫检查方法与形态鉴别医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肠道原虫检查方法与形态鉴别医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肠道原虫检查方法常见的肠道原虫主要种类阿米巴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迪斯帕内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哈氏内阿米巴布氏嗜碘阿米巴微小内蜒阿米巴波列基内(波氏)阿米巴鞭毛虫蓝氏贾第鞭毛虫脆弱双核阿米巴人毛滴虫孢子虫隐孢子虫人芽囊原虫纤毛虫结肠小袋纤毛虫常见的肠道原虫主要种类一、检查方法常用的有生理盐水直接涂片、碘液染色和铁苏木素染色、三色酸染色法、固定染色、抗酸染色法及培养法等。(一)实验器材显微镜(10×40)、显微镜测微尺、玻片、盖玻片、竹签、记号笔等。(二)实验试剂1、0.85%盐水NaCl0.85g蒸馏水加至100ml2、卢戈氏碘液碘化钾

2、6.0g,碘4.0g蒸馏水至100ml(先用30ml左右蒸馏水溶解碘化钾,再加入碘混匀溶解后加蒸馏水至100ml,充分混匀后储存于棕色瓶中)(三)操作步直接涂片法(用于滋养体检测)标本采集自然排出、无尿液掺混的新鲜粪便(注意保温);取预温洁净载物玻片一张,加滴37℃预温的生理盐水1滴~2滴;在保温条件下,用竹签挑取粪便标本可疑部分(如有粘液、血液应尽可能采取粘液、血液部分),在盐水中涂抹成直径为1cm粪便薄膜,厚度以透过粪便薄膜能看清字为宜;盖上盖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有无活动的滋养体.碘液玻片法(用于包囊检测)涂片时用碘液代替生理

3、盐水,制法及注意事项同直接涂片法;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观察包囊。注意事项涂片的厚度以看清报纸上的字迹为度,太薄易漏查,太厚难以观察;因为虫体大小在鉴定上是重要的依据,因此显微镜必须装备有目镜测微器。二、病原形态鉴别原虫是由单一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真核动物,它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完成的。(一)基本结构主要有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1、表膜:包在虫体表面,可保持虫体的完整性,并参与虫体摄食、排泄、感觉、运动等生理活动,具有很强的抗原性。2、细胞质:多数原虫分内质与外质两部分(1)内质:呈细颗粒状,占细胞质的大部分,内含细胞核、食物泡

4、、伸缩泡等。(2)外质:分布在虫体表层,透明或有微细颗粒,运动细胞器是由外质形成。伪足:是肉足亚门原虫所特有的临时性运动器,为外质的暂时性突出部分,常见为叶状,偶可见树根状或网状。鞭毛:是鞭毛虫纲原虫的运动细胞器官,为外质底下的毛基体发出的细胞质丝状延伸部分,鞭毛数目因虫种而异。纤毛:是纤毛虫纲原虫的运动细胞器,结构与鞭毛基本相似,也是从基体发出,但数量多,短而尖细。波动膜:是毛滴虫的运动细胞器。3、细胞核细胞核在内质中,与原虫的生长、繁殖有关,是原虫分类鉴别的重要依据。分两种类型:泡状核:圆、椭圆或相类似型状。核染色质颗粒量少,

5、分布不均,在碱性染料下着色很浅,呈现为泡状核。阿米巴、鞭毛虫及纤毛虫的小核均属此型。实质核:形状多样,常见有椭圆形、肾形或马蹄形,核染色质颗粒量多。纤毛虫的大核属此型。阿米巴滋养体示意图内质外质内外质不明显,仅在伪足伸出时,才可可见外质阿米巴包囊示意图纤毛虫滋养体示意图肾形,核染色质颗粒多鞭毛虫滋养体示意图(二)鉴别要点1、大小:最小直径仅2µm,大可达200µm2、运动运动形式—伪足、鞭毛、纤毛运动速度—活泼或缓慢运动方向—定向或不定向3、细胞核核数量、形状、位置核膜厚、薄核仁大小、形状、位置4、细胞质滋养体——界细胞质线是否明

6、显,颗粒细密或粗大;浆内有无吞噬的红细胞。包囊——囊壁厚、薄,折光度,细胞质有无纤丝状排列、糖元块和拟染色体。(三)常见肠道原虫的形态特征1、溶组织内阿米巴阿米巴痢疾和阿米巴结肠炎的病原体,寄生在结肠内;可侵犯肝、肺、脑等器官,引起肠外感染;生活史发育阶段为:包囊期和滋养体期。(1)滋养体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具有侵袭性,随时可吞噬RBC;虫体大小在10~60µm之间,胞浆分为内外两层,外浆透明而均匀、折光强,内浆呈细颗粒状,当外浆伸出形成伪足作定向运动时,内浆颗粒即涌入伪足内,使虫体前进。虫体形态多变,运动活跃,在新鲜脓血便和阿米

7、巴肝脓肿穿刺液中,滋养体可以每秒5微米的速度活泼运动。(2)包囊:直径10~20µm,囊壁光滑,透明、折光性强、不着色,厚约0.5µm,包囊内含1~4个核,成熟包囊内常见1个或多个两端钝圆的长棒状拟染色体。1个核包囊3个核包囊2个核包囊2、结肠内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是非致病性阿米巴,也可引起腹泻,主要寄生在人体盲肠和结肠,常与溶组织阿米巴共存,是肠道最常见的共栖原虫。滋养体:直径15~50µm,运动迟缓,无定向,内外质界限不明显,仅在伪足形成时才能看见外质,内质呈颗粒状,内含1个细胞核和许多食物泡,食物泡中含有细菌,不含红细胞。核

8、仁较大,常偏位。包囊:球形,较溶组织阿米巴大,直径10~30µm,1~8个细胞核,偶见成熟包囊超过8个核,细胞质颗粒状,未成熟包囊常有较大的深棕色的糖原泡,位于核周围。拟染色体常不清晰,似碎片或草束状,两端尖细。结肠阿米巴(未染色)碘染色结肠内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